個人簡介
胡桑,出生于湖南常德;2000年—2004年,就讀于北京舞蹈學院附中歌舞班;2004—2008年,就讀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2008年,憑借電影《女兒船》參加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同年,正式加盟北京強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并在電視劇《敵營十八年Ⅱ》中出演該劇女主角“柳春桃”。
人物介紹
“純情玉女”胡桑
日前,“純情玉女”胡桑正式加盟北京強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成為該公司力捧新秀。并出演強視傳媒年底大戲《敵營十八年Ⅱ》,出演該劇女主演“柳春桃”角色。
青年演員胡桑憑借電影《女兒船》參加了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在電影節(jié)影展上被眾多圈內(nèi)人士看好,盛贊胡桑是近幾年來不可多得的演藝俱佳的新星。她在電影中的出色表演,更是得到了眾多導演的青睞,相邀她加盟多部影視劇的拍攝。與生俱來的靈氣,更讓胡桑有幸成為央視大戲《敵營十八年Ⅱ》女主演之一,與實力演員杜淳、阿斯茹、王鵬凱、屈菁菁同臺飆戲。
影片《廠窖慘案》由曾執(zhí)導電影《太行山上》的八一電影制片廠導演陳健執(zhí)導,在熱播的電視劇《和平使命》中表現(xiàn)突出的青年演員李東翰、在《潛伏》中飾演廖三民的王毅、憑借《敵營十八年》第二部的精彩演出為觀眾熟知的女演員胡桑為這部影片擔綱主演。
《致命請柬》中,張明達的在溫泉公寓的聚會推理也是一次心靈回歸之旅,胡桑與焦婷兩位實力派玉女明星將用美貌與智慧上演曲折的劇情。胡桑,她的臉很美,熱播劇里常?吹玫剑簧,但除了這些劇,她也沒啥緋聞,沒戀情沒閃婚也沒潛規(guī)則,規(guī)規(guī)矩矩演戲演好戲。有的時候難免讓人生疑,任何一個在娛樂圈的女明星,正值綺年玉貌,一副如妖精般美麗模樣,怎么會安于平靜無波?而如今的電影《致命請柬》中,胡桑終于不甘寂寞,幻化成活潑凌厲的林夕以博人眼球。
首演年代戲 挑戰(zhàn)“新時代女性”
由香港著名導演蔡晶盛執(zhí)導的電視劇《萬水千山風雨情》,自4月份開拍以來一直備受關(guān)注,該劇組告別了廈門鼓浪嶼容谷別墅轉(zhuǎn)站上海繼續(xù)拍攝。該劇有人氣演員鄭嘉穎、徐熙顏、實力新星胡桑等眾多優(yōu)秀演員聯(lián)袂出演,其中,胡桑和鄭嘉穎在劇中飾演一對親兄妹杜雨樓和杜樂晴。 作為當年紅極一時的電視劇《萬水千山總是情》的續(xù)集,雖然同是民國背景,并非單純續(xù)篇或改寫,為了豐富畫面,還將轉(zhuǎn)戰(zhàn)宜興等地取景拍攝。該劇講述了民國時期一個茶商杜家家族的榮辱興衰,胡桑在劇中飾演杜家的大小姐杜樂晴,而最疼她得“二哥”杜雨樓則是由“八爺”鄭嘉穎飾演。胡桑坦言,這是她第一次出演年代戲很是新鮮,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杜樂晴這個角色不同于劇中其他的角色,是個“新時代女性”。在那個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杜樂晴卻大膽的提出“離婚”這個不被世人接受的概念,敢于追求自己的愛情的新時代女性。
胡桑鄭嘉穎首合作
戲里戲外情同兄妹。雖然世人都反對杜樂晴“離婚”的大膽舉動,但是全家上下還有一個人支持她,理解她,就是杜樂晴的二哥杜雨樓(鄭嘉穎飾)。據(jù)悉,鄭嘉穎和胡桑不但在劇中飾演一對感情甚好的兄妹,在戲外二人也如同兄妹一般。胡桑坦言,鄭嘉穎真的很會照顧人,在片場就像自己的大哥哥一樣,還經(jīng)常給大家“加餐”。拍戲時候也會征求胡桑的意見要不要再拍一條,胡桑坦言這次拍戲真的學到很多,最要感謝的就是“二哥”。
主要作品
電視劇
青春集結(jié)號
《少年神探狄仁杰》飾演 儷貴妃 合作演員:黃宗澤 袁弘 林心如
《萬水千山風雨情》飾演 杜樂晴 合作演員:鄭嘉穎 戴春榮 王詩槐
《軍人榮譽之鐵血雄心》飾演 徐娉婷 合作演員:申軍誼 孫瑋
紅色碟戰(zhàn)劇《敵營十八年之虎膽雄心》飾演:柳春桃 合作演員:杜淳、朱虹、阿斯如
《因為愛了別說痛》飾演:冉芳 合作演員:恬妞、程皓楓、厲娜、李立群
《狐仙》飾演:杜月榮
合作演員:秋瓷炫、遲帥、樊少皇、鄭凱
《帶淚梨花-紅蝎子2》飾演:荷花
《美麗重生》飾演丁紫璇
電影
《一代跤王》飾演:李欣怡
合作演員:沙學周、池程
《致命請柬》飾演:林夕
膠片電影《廠窖慘案》飾演:九妹
數(shù)字電視電影
《最佳夫婿》飾演:柳婧妍合作演員:侯京健、郭嘯、溫文、王帥
《謎孔雀》飾演:錢多多
合作演員:關(guān)慧卿、劉恩佑、高健、林冶、劉妍希
《古墓奇緣》飾演:艾麗莎
合作演員:武文佳、齊冰、邢琪琦、甘露、張馨月
舞臺劇
話劇《一人頭上一方天》
話劇《稱心如意》
廣告代言
競賽畫報
新旅行
瑞麗服飾
精品購物
雜志拍攝等
獲獎記錄
2005年夢想劇場獲一等獎
詩人胡桑的詩歌特色
胡桑,新銳詩人、批評家和學者。同濟大學哲學系博士生。1981年生于浙江省德清新市鎮(zhèn)。德國波恩大學訪問學者。2007年至2008年任教于泰國宋卡王子大學普吉島分校。曾于2006年獲《上海文學》詩歌新人獎,2009年獲北京大學未名詩歌獎,2012年獲《詩刊》“詩歌中國”青年詩人獎。2007年上海大學詩歌節(jié)召集人。譯著辛波斯卡詩選《我曾這樣寂寞生活》(湖南文藝出版社)。著有詩集《賦形者》(長江文藝出版社),F(xiàn)居上海。
代表作《惶然書》曾獲《詩刊》2012年度“詩歌中國”青年詩人獎。評委會認為,胡桑的《惶然書》堅實內(nèi)斂、開合有度、從容不迫,在詞與物、智識與感悟之間,融入生存的經(jīng)驗與思辨。
詩集《賦形者》收入長江文藝出版社的“星叢詩系”,2014年4月12日晚,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召開書籍發(fā)布會。
胡桑的所有寫作都是有節(jié)制地從“世界”返回“事物”(我會再次提及這兩個在他文本中異常重要的概念)、從外在返回自身,并且,再以相反的方向重新出發(fā)。胡桑首先擁有的是對世界/事物的智性,而并非他精湛的語言技巧;而在智性之中,他又始終試圖超越固有的、穩(wěn)定的自我,從阿波羅向一個略顯清醒的狄奧尼索斯趨近。他很顯然地意識到,詩歌寫作藉由哲學思辨而獲得的平衡與匠人般的手藝都不能讓自己滿足,不能讓語言滿足。對發(fā)表作品的不甚在意實際印證了他對詩歌、事物與自身內(nèi)部已有存在的絕對在意:對自己聲音的可能性與多變的必然性的在意。與我們時代的許多詩人相比,他從不急于在自己名后寫下過長的注釋,那些用以裝飾身份的金屬片。這是一種于喧囂中瀕臨滅絕的氣質(zhì)。
《惶然書》、《褶皺書》和《十一月五日午后,狂風大作》這樣的詩作真正代表了胡桑詩歌獨異的品質(zhì)——廣闊而精確,平衡,帶質(zhì)疑的理性,節(jié)制中釋放的力量。許多人會在較淺顯的閱讀后得出判斷,認為胡桑的寫作是內(nèi)斂并自我抑制的;但恰恰相反,他并沒有簡單地從外部回到自己、回到發(fā)出聲音的螺殼內(nèi)部藏匿起來,而是將自身作為天平的支點,同時穿透“世界”和“事物”那隨刻變動的、對偶的意義砝碼。簡單點說,他從未被已有的存在抑制,不管那存在來自詩或哲學。
主要成就
詩歌、散文、評論和翻譯作品等見于《山花》、《書城》、《詩刊》、《詩選刊》、《詩林》、《詩歌月刊》、《上海文學》、《特區(qū)文學》、《詩江南》、《西部》、《青年作家》、《上海文化》等刊物。
2007年5月,發(fā)起并主持第二屆上海大學詩歌節(jié),主題“一代人的漢語”;2009年9月,參加第四屆珠江(國際)詩歌節(jié)。
2010年起為深圳《特區(qū)文學》“詩人聯(lián)席閱讀”和“十面埋伏”專欄特邀批評家之一。
2010年,與辛酉、茱萸等主編《中國80后詩全集》,共收包括臺灣在內(nèi)的178位詩人詩作。所容80后詩人與詩作數(shù)量相對同類詩選為最齊全。
2011年入選“中國u201880后u2019詩歌十年成就獎”之中國“80后”10佳理論建設(sh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