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永福
荊永福(生卒年不詳)、秦腔司鼓。藝名敬亭,祖籍陜西省西安市,生于秦腔音樂世家。他的父親荊貴荃,是二、三十年代秦腔音樂界的名流。他從小就受其家庭影響和熏陶,成了秦腔樂壇上的全才:吹、拉、彈、打、文、武(場)兼?zhèn)。他繼承了秦腔打擊樂的豐富遺產(chǎn),專長于武(場),能熟練地演奏秦腔打擊樂〔十樣景〕、〔南瓜蔓〕、〔湖廣鑼〕等七個開場鑼鼓。除了掌握了舞臺上常用的鑼鼓經(jīng)外,他演奏的〔浪頭〕、〔浪頭帶板〕、〔鹿架子〕、〔龍架子〕、〔虎架子〕、〔鬼架子〕等樂點也不同凡響。他的鼓板演奏技藝獨具一格,一般人用的鼓錘長二十二厘米,他卻用二十五厘米的,他的伴奏技藝嫻熟自如,鼓點剛勁有力。他伴奏的〔慢板〕、〔二六板〕、〔帶板〕等各類唱腔和曲牌,和板胡相輔相成,渾然一體,被譽為鼓中之王。三十年代,他與荊生彥入正俗社,為秦腔正宗李正敏伴奏。因藝術(shù)上志同道合、配合默契,結(jié)為知音,從而名馳秦腔界。荊永福是舞臺上的伴奏家,還是秦腔古典管弦樂曲(亦稱吹鼓樂)的演奏專家。他繼承和掌握了頗為豐富的秦腔古典管弦樂和曲牌、套曲,如:嗩吶套曲〔射鹿〕、〔斬狐〕、〔瑪腦冠〕等,弦樂套曲〔打連廂〕、〔五更愁〕等。1952年,荊永福入西北戲曲研究院演員訓(xùn)練班任教,傳授技藝。他治學(xué)嚴(yán)謹,特重基本功的訓(xùn)練。門下高足有慕家壁和馬凌元等,曾將其打擊樂譜整理成冊,1960年由長安書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