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紅經歷
2009年,唐章勇剛滿30歲,唱歌是他的業(yè)余愛好。2008年4月,唐章勇“瞎玩”的第一次翻唱,模仿32位明星演唱了《星光依舊燦爛》受到網友的熱棒。網上這首歌的點擊率已有上百萬。之后,唐章勇還做了《四海一心》、《女兒情》的《北京歡迎你》的翻唱版,均有不錯的點擊量,成為了網上小有名氣的翻唱紅人。
2009年,唐章勇在看“快女”比賽時,喜歡上了“綿羊音”的曾軼可,又有了模仿一個明星版的念頭。7月底的一晚,唐章勇自彈自唱完成了15位明星翻唱版的《獅子座》,他選擇的15位明星分別是劉德華、黎明、張學友、郭富城、費玉清、崔健、王杰、祖海、成龍、童安格、廖昌永、伍佰、齊秦、張宇和羅文。之后,他把錄好的“作品”發(fā)給了一位朋友,對方大為驚嘆,專門找出15位明星的歌唱視頻一一配上,并很快掛上了網絡。
8月底,明星劉德華與朱麗倩結婚的消息公布之后,引起了各界的關注。唐章勇再度“現(xiàn)聲”,模仿劉德華的聲音,翻唱錄制了《練習告別單身》歌曲,表示以此祝福劉德華。歌詞以劉德華的視角解讀結婚事件,并嘆“做天王多么不易”。記者看到,這首《練習告別單身》是在劉德華經典歌曲《練習》的基礎上,對歌詞進行修改,講述一個天王巨星決定告別單身、公布婚訊的心路歷程,以此表達一個粉絲對偶像的決定的理解和對其婚姻的祝福。記者通過百度搜索看到,相關網頁已經有25000多條。
他一曲成名之后受到了很多媒體的邀請,甚至登上了快樂大本營的舞臺,他還說:不再滿足之前的小打小鬧,首個計劃將是受邀演唱花兒朵朵的主題曲《世界上唯一僅有的花》,
四川衛(wèi)視《中國愛大歌會》
花兒朵朵主題曲《世界上唯一僅有的花》將推出多個版本,大牌明星都會前來助陣,而來自草根的聲音并不覺得壓力大,因為唐章勇有自己的法寶。他依舊會用自己的“百變模仿唱腔”來演繹,但“陣容”肯定會比去年的獅子座更強大
自我評價
對于網友們的追捧,唐章勇說,網絡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只要熱愛生活,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嘗試,就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收獲更多的快樂。
唐章勇說,按照他多年k歌總結的閱歷,每個明星都有各自的發(fā)聲特點,“好比劉德華,喉音特殊重,破曉聲音溫存,卻有點小跑調;郭富城卷舌音平和聲都對比重;張學友的共識用得很好,要以靠近美聲的唱法模擬;至于費玉清,他的音階對比高,我只需夾緊肛門便可模擬;崔健嘛,就得象打槍彈相象,把歌詞一個一個打出去,必然不要唱清晰,不然就不象崔健了;王杰是鼻音加哭腔;祖海用微笑加民歌頌法就可搞定;成龍的音對比高;童安格則是咬字對比狠;廖昌永是支吾弄,歸正美聲唱法我搞不懂;伍佰就用u2018臺灣腔u2019的普遍話唱;齊秦要捉住吐煙圈后收歸去的嗅覺;張宇要把氣味放在嘴里打轉;羅文只需字正腔圓就行了!
模仿作品
1、2008年4月,模仿32人演唱《星光依舊燦爛》首發(fā),贏得千萬點擊率。
2、2008年5月,模仿17人演唱《四海一心》首發(fā)。
3、2008年7月,一個人模仿所有人演唱《北京歡迎你》首發(fā)。
4、2009年6月,模仿15明星演唱《獅子座》首發(fā),在網絡大火。
5、2009年8月,模仿劉德華演唱《練習告別單身》。
6、2009年12月,改編譚維維《譚某某》并模仿17明星演唱《某某某》調侃大腕無歌可唱,被《快樂8》雜志評價為“一個某某唱翻娛樂圈”。
7、2010年3月,發(fā)表自己寫的中國風歌曲《青春在憂傷》。
8、2010年4月,改編譚維維《如果有來生》并模仿15明星演唱抗旱救災歌曲《愛不變》,得到網友尤其是黃家駒歌迷的追捧。
9、2010年4月,發(fā)表原創(chuàng)歌曲《遠城》獻給青海玉樹地震,模仿12人演唱。
10、2011年2月14日,與優(yōu)酷名人——磚家合唱了一首原創(chuàng)的《傷心情歌》。
模仿
個體自覺或不自覺地重復他人的行為的過程。是社會學習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兒童方面,兒童的動作、語言、技能以及行為習慣、品質等的形成和發(fā)展都離不開模仿?煞譃闊o意識模仿和有意識模仿、外部模仿和內部模仿等多種類型。
音樂名詞
模仿,復調音樂的基本技法之一。當某一聲部所陳述的主題或動機在另一聲部中跟隨出現(xiàn)時,即謂模仿。先出現(xiàn)的聲部稱為開始聲部(或起句),后出現(xiàn)的聲部稱為模仿聲部(或應句)。根據模仿音程的精確程度,可分為嚴格模仿與自由模仿兩類,前者指模仿時音程作完全一致的移位;后者指模仿時僅保持音程的度數,不作精確移位,以使調性統(tǒng)一,或有個別音級的改變。就模仿的方式而言,有正格式模仿與變格式模仿的區(qū)別:前者的應句在音調、方向、節(jié)奏等方面與起句相同,后者則有種種變化,如將起句時值加以成倍的增減,則為增時模仿與減時模仿;將起句作音程上的轉位,即以某音為軸使動機或主題作上下方向相反對稱的改變,則為倒影模仿;將起句各音出現(xiàn)之順序改為自右至左的進行,則為逆行模仿等。當起句與應句之間出現(xiàn)主音屬音相互對換以保持調性一致時,則為守調模仿;當主題或動機尚未奏(唱)完而模仿聲部即已進入與之交疊者,則稱密接和應。
模仿最早出現(xiàn)于13世紀的某些民間多聲音樂中,如輪唱曲等。16世紀時作為一種作曲技法被廣泛應用。由于運用模仿手法陳述主題和開展樂思能使各聲部之間獲得更為緊密的聯(lián)系,使樂曲發(fā)展更具動力,因而成為復調音樂寫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術手段。
在一個模仿的時代,我們模仿了別人的技術,卻有意識地忽略了別人的制度。
模仿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模仿制度,另一種是模仿技術和工業(yè)化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