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傳奇人物
鐵世文為渤遼國的天下兵馬大元帥,他架空渤遼王,對唐朝宣戰(zhàn),最終被薛仁貴用龍門陣擊敗,在逃亡過程中被羅通打下馬來。鐵世文力大無窮,要殺羅通,最終被薛仁貴用弓箭射入口中,噴血而死。(第23集)
歷史原型
淵蓋蘇文(603年—666年),又名淵蓋金,是高句麗末期非常具有爭議性的鐵腕軍事獨裁者。在中國的史書上通常避唐高祖李淵諱而稱為泉蓋蘇文,u2018日本書紀u2019記為伊梨柯須彌。一方面淵蓋蘇文的英勇成功地抵御了唐朝想滅掉高句麗的企圖。因此被許多人認為是朝鮮半島的民族英雄。另一方面,許多人認為他殘暴弒君,鐵腕統(tǒng)治導致了高句麗后來的滅亡。
背景
據《三國史記》記載,淵蓋蘇文是淵太祚的長子,淵凈土的兄長。淵太祚先后是高句麗平原王和嬰陽王的莫離支。淵太祚的父親淵子游也是高句麗的莫離支。有人說淵氏源出東扶余!
弒君攝政
618年,高句麗榮留王登基為王,榮留王和他的大臣們想計劃除掉一些高句麗內部頗有勢力的將領,并準備第一個干掉對其王位最有威脅的淵蓋蘇文。淵蓋蘇文得知榮留王的計劃后,邀請榮留王和他的大臣們視察他的軍隊,并設盛宴款待。在宴席上淵蓋蘇文殺死了榮留王的百名大臣,后又闖入王宮殺死榮留王并分尸,而且沒有給榮留王舉行葬禮。之后淵蓋蘇文自封自己為“大莫離支”(即最高攝政),立榮留王的侄子高寶藏為王并攝政。
與唐朝的戰(zhàn)爭
唐與高句麗的戰(zhàn)爭是東北亞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許多人認為高句麗與唐朝的沖突是唐朝與新羅聯盟并導致高句麗最終滅亡的原因。淵蓋蘇文在高句麗于唐朝的沖突中扮演著主要角色,也是戰(zhàn)爭的導火索。
淵蓋蘇文攝政初期曾試圖與唐朝謀好。 他支持用道教取代佛教,并在643年派人到唐朝索要8部道經。一些歷史學者認為淵蓋蘇文的這一做法是為準備日后與唐的戰(zhàn)爭拖延時間假裝安撫唐朝,因為淵蓋蘇文要吞并新羅的企圖使唐朝與高句麗的沖突不可避免。
隨著高句麗對新羅發(fā)動新的戰(zhàn)爭,高句麗與唐朝的關系開始惡化。645年,唐與高句麗的戰(zhàn)爭爆發(fā),唐太宗親自率兵打高句麗并拿下了幾座高句麗城堡。不過由于安市城城主楊萬春的抵抗,唐太宗受阻于安市城無法前行。唐太宗從海上派出由張亮率領攻打平壤的軍隊受阻于建安城(今遼寧營口)。唐太宗由于楊萬春堅守以及寒冬惡劣天氣被迫返回。
根據申采浩的《朝鮮上古史》,唐太宗在撤退之中,受到了淵蓋蘇文的追擊。不過,朝鮮半島和中國的古代史書文獻都沒有相關記載。
661年,唐太宗的兒子唐高宗再次攻高句麗,但并不成功。662年,蛇水之戰(zhàn),淵蓋蘇文大勝唐朝將軍龐孝泰。不過雖然唐朝的數次入侵沒能滅亡高句麗,但嚴重削弱了高句麗的實力。不過在淵蓋蘇文在世期間,唐與新羅都無法征服高句麗。
淵蓋蘇文有三子,淵男生,淵男產和淵男建。666年五月,淵蓋蘇文病逝,享年64歲。他的三個兒子為王位進行爭奪致使高句麗國力下降,唐與新羅聯盟繼續(xù)攻打高句麗,最后高句麗敗于唐與新羅的聯軍。668年,高句麗最終被唐與新羅聯軍所滅。
異同之處
淵蓋蘇文《大唐雙龍傳》
小時候看評書《薛仁貴征東》,至今已有近20年的時間,大多人物都已忘記,只記得一些瓦崗英雄和薛仁貴的家譜。
這幾天看電視劇《薛仁貴傳奇》,對薛仁貴救主的事件有點迷糊。
記得民間皮影戲里也有“救主”的片斷,今天從網上找到,仔細核對了兩邊的故事情節(jié)。在評書《薛仁貴征東》中,有這樣一個標題:第三十一回 唐貞觀被困鳳凰山 蓋蘇文飛刀斬眾將。發(fā)現如下相同點和不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