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1919年,宋景華出生于江西省吉水縣。
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同年轉(zhuǎn)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任少共國際師連指導員、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二團俱樂部主任、紅二十七軍組織科科長。參加了中央蘇區(qū)反“圍剿”、長征和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任八路軍留守處警備第一團政治處主任,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第四團政治委員兼鄜甘警備區(qū)政治部主任,三八五旅七七○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吉林軍區(qū)吉南軍分區(qū)副政治委員,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十一師政治委員兼長春衛(wèi)戍司令部政治委員,東北軍區(qū)第一六四師政治委員、炮兵第六師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炮兵學校政治委員,第二海軍學校政治委員,旅順基地政治委員,北海艦隊副政治委員、顧問。
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曾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事跡
14歲當上傳令兵
“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句話用在宋景華身上恰如其分。宋景華1919年出生于江西省吉水縣。1930年,剛滿11歲的他就加入了兒童團,第二年加入了紅軍。“1933年,我在連里當傳令兵,那是個很危險的工作。連長一下命令,不管有多危險,也要冒著炮火在最短的時間把命令傳達到各排里去,否則,一旦貽誤戰(zhàn)機,后果不堪設想!彼尉叭A說。
宋景華家一子三女,作為家里惟一的男孩子,雖然家庭條件非常艱苦,但父母還是讓宋景華讀了三年書,這讓宋景華很快就在部隊里出類拔萃,長征初期,宋景華就挑起了紅一方面軍少共國際師直屬隊總支書記的重任,這一年,他才15歲。
炸彈氣浪掀翻偽裝
1933年在第五次反圍剿時,宋景華歷經(jīng)了一次生死之劫!澳且彩窃诮,戰(zhàn)士們都在陣地上,當時我趴在一道工事里,敵人的飛機不斷地在上空盤旋,一顆顆炸彈直往下扔。最危險的時候,一顆炸彈落下來,那氣浪把我蓋在身上的偽裝全掀起來了,可見炸彈離我有多近!彼尉叭A說,“現(xiàn)在常常有人問我,你當時怕不怕。其實那時,吃了早飯就不知道晚上還活不活著。但當時就是不怕,覺得即使是死了,也是光榮的。我們都堅信即使敵人再強大,我們也能打敗他,就是這種最樸素的信念支撐著我!”
難忘指導員犧牲畫面
七十年前,戰(zhàn)場上廝殺,征途中的遭遇,那慘烈的一幕幕至今還留在宋景華的腦海里:“湘江戰(zhàn)役,太慘了,八萬多紅軍!打完了那一仗僅剩了三萬人!連湘江水都被染紅了。”“還有石城保衛(wèi)戰(zhàn),在石城廣場上,敵人的飛機不斷地轟炸,戰(zhàn)士的尸體一片一片的!薄斑^草地的時候,一腳踩進沼澤,掉下去就再也上不來了!薄胺┥,空氣稀薄,體質(zhì)弱的戰(zhàn)士很多一坐下就再沒起來……”
最讓宋景華揪心的還是1933年的一次戰(zhàn)斗,“那時我跟部隊在江西打游擊,連指導員被飛來的子彈打中頭部,當場撲倒在地上犧牲了。敵人的追兵就在后面,我們甚至來不及埋掉指導員的尸體。告別他的時候,連里的戰(zhàn)士發(fā)誓,一定要讓敵人血債血還!”宋景華說。
左右夾擊繳獲兩百匹馬
在一段段令人揪心的故事之外,宋景華還憶起一場大捷,再現(xiàn)當時場景時,這位開國將軍不斷地打著手勢,時不時發(fā)出幾聲爽朗的笑聲,把人帶入一種蕩氣回腸的氛圍之中!澳鞘1935年6月,我當時在陜甘支隊。部隊過了草地,又過了六盤山,向青石嘴進發(fā)。首長正在用望遠鏡向前了望,派出的偵察員傳來緊急消息:u2018前面發(fā)現(xiàn)了敵人!敵人正在吃飯,上百匹戰(zhàn)馬拴在一邊。u2019u2018遇上敵人的騎兵連了!u2019首長馬上做出判斷。我們陜甘支隊的戰(zhàn)士們顧不上吃飯,加緊趕路,分兩路把敵人迂回包圍,槍聲一響,已陷入包圍圈的敵人瞬間就潰敗了。那場戰(zhàn)斗,我們繳獲了兩百匹戰(zhàn)馬,成立了騎兵連,這可是紅軍的第一支騎兵連,我就是騎兵連的指導員!彼尉叭A說。
空屋里留下十塊大洋
還有一段經(jīng)歷讓宋景華記憶猶新,那是在過草地前籌備儲存糧草時。部隊派宋景華和另外兩名戰(zhàn)士到一戶老百姓家去買糧食。
“當時我推開那家的房門,家里空無一人,但家里堆放了一袋袋的青稞、面粉。我們扛走了糧食,留下了一張字條,還有十塊大洋。當時的紀律就是這么嚴明!彼尉叭A說,“因為有了鐵的紀律,有了支持的后盾,經(jīng)過了兩萬五千里,長征最后勝利了!”
參考資料
[1] 江西文明網(wǎng) http://heroes.jxwmw.cn/system/2007/11/01/010010351.shtml
[2] 逸名網(wǎng) http://www.uname.cn/celeb/celeb_88730.html
[3] 中國紅軍網(wǎng) http://www.1927-08-01.com/web3.asp?id=1657
[4] 人物ABC http://www.rwabc.com/diqurenwu/diqudanyirenwu.asp?people_id=11984&id=2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