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羅伯特·博世( Robert Bosch,1861年9月23日—1942年3月12日), 德國企業(yè)家, 工業(yè)時代的先驅者之一,羅伯特·博世 股份有限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童年和事業(yè)初期
1861年9月12日,羅伯特· 博世出生在德國 烏爾姆的一個小村莊,他是父母12個子女中的第11個。父母在當地農民中屬于上層階級,父親是 共濟會的成員,傾注了很大精力讓子女獲得 良好的教育。1869年到1876年羅伯特·博世在烏爾姆上中學,學習機械,其后又分別在德國的不同企業(yè)、美國 愛迪生手下和 西門子在英國的分公司工作了7年。
創(chuàng)立公司
羅伯特·博世發(fā)明的火花塞。1886年11月15日,羅伯特·博世在德國 斯圖加特創(chuàng)辦了“精密機械和 電氣工程車間”。1887年他在這家工廠里,對Deutz機械設備公司尚沒有 申請專利的內燃機火花塞設備做了突破性的改進,獲得了他事業(yè)上的第一次成功。這種火花塞用來產生 電火花,引燃內燃機中的混合氣體。1897年,羅伯特·博世第一次成功把這種火花塞安裝在一個 汽車發(fā)動機上,就此解決了內燃機 點火系統(tǒng)這個在當時被 奔馳汽車公司創(chuàng)始人 卡爾·本茨稱為“難題中的難題”[1]。
直到1902年,羅伯特·博世的第一位工程師戈特羅布·霍諾爾德(Gottlob Honold,1876年8月26日—1923年3月17日)發(fā)明了高壓電磁點火系統(tǒng),才真正使得快速運轉的 汽油發(fā)動機成為可能,羅伯特·博世就此注冊了他最成功的專利之一。這項發(fā)明成為羅伯特·博世事業(yè)發(fā)展的里程碑,從此這家德國的小車間開始走上了向世界知名跨國企業(yè)發(fā)展的輝煌道路。這個火花塞的圖形也成為博世公司的標志。
公司發(fā)展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羅伯特·博世將他的公司業(yè)務擴展到了國外,首先是1898年的英國,接著是歐洲各國,1906年在美國開設了第一家辦事處,1910年美國的第一家工廠開業(yè),到了1913年,公司業(yè)務已遍及了美洲、亞洲、非洲和澳大利亞,公司盈利的88%來自德國以外。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羅伯特·博世將他對汽車的革新迅速推出市場,1927年發(fā)明了柴油機注射泵。在20世紀20年代末的 全球經濟危機壓力下,羅伯特·博世在他的公司內首先發(fā)起了現(xiàn)代化 生產流程和多種化經營,短短幾年內,公司從手工生產的汽車零件供應商發(fā)展成為國際性的電子設備集團。
回報社會
作為成功企業(yè)家的羅伯特·博世有很強烈的 社會責任意識,從博世公司創(chuàng)建之初開始,他就很重視對員工的培訓,1906年他的公司成為德國第一批實行8小時工作制的企業(yè),這也給他帶來了“紅色博世”的美譽。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羅伯特·博世未曾在軍備訂單上賺一分錢,相反卻捐獻了數百萬馬克給公眾事業(yè)。1940年他在斯圖加特又捐資建造了一所醫(yī)院,1969年改建后的該醫(yī)院以他的名字命名為“羅伯特·博世醫(yī)院”。
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羅伯特·博世也參與了社會政治活動,作為一個自由企業(yè)家加入了許多經濟組織,他投入了巨大的經歷和財力,致力于德國和法國之間的經濟交流,他希望借此實現(xiàn)歐洲的持久和平和無 關稅壁壘的 歐洲貿易。
可惜德國納粹的掌權使得羅伯特·博世的努力很快化為烏有,博世公司不得不接受軍備訂單并強迫員工勞動,但同時羅伯特·博世又資助反抗 希特勒的運動,并救助他的猶太人員工和其他被 納粹德國追捕的人免于被放逐。
逝世
1910年羅伯特·博世在斯圖加特建造的別墅。1942年3月12日,羅伯特·博世在斯圖加特去世。
1937年羅伯特·博世將它的公司改制為 股份有限公司,即羅伯特·博世股份有限公司,并且立下遺囑規(guī)定公司的盈利必須回饋給公眾和 慈善事業(yè),他還在遺囑中設計和起草了 公司章程。1964年,他的繼任者根據他的遺愿,修訂和實施這部 章程并一直沿用至今,同年還成立了非盈利性的博世 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它在1969年改制成為“羅伯特·博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