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朱克柔(1139~1152),生卒年不詳。幼習(xí)繪畫與緙絲(也稱刻絲), 積累配色和運(yùn)線經(jīng)驗(yàn)。她與定州的沈子藩等同為宋代緙絲名家。宋徽宗至高宗時期以織造緙絲著稱于世,亦善畫。她的緙絲作品,題材廣泛,有人物、樹石、花鳥等,風(fēng)格清淡古雅,形象生動,為一時之絕技。收藏家將其作品視如名畫。有《牡丹》、《山茶》、《 蓮塘乳鴨圖》、《桃花畫眉》、《鹡鸰紅蓼》等作品流傳至今,既富有畫意,又具有深厚的裝飾趣味。當(dāng)時緙絲的生產(chǎn)中心“北有定州,南有松江”,朱氏是松江的杰出代表。
履歷
主要活躍于南宋高宗時期,以緙絲女紅聞名于世,同時也擅長作畫,這個特長 對她的緙絲創(chuàng)作有一定影響。朱克柔所緙的作品,除了取材花草、 翎毛及其他圖案外,也有很多仿緙名人書畫,而且質(zhì)優(yōu)品高,深受當(dāng)時人的喜愛,成為那時文人顯達(dá)們爭相購買的珍貴工藝品。她創(chuàng)作緙絲,花鳥、人物都非常精巧,運(yùn)絲如筆,暈色巧妙,古淡清雅,為—時之絕技。從而使緙絲由純實(shí)用性,向裝飾性發(fā)展,并成為獨(dú)立的藝術(shù)品。她的緙絲作品,題材廣泛,有人物、樹石、花鳥等,風(fēng)格清淡古雅,形象生動,為一時之絕技。收藏家將其作品視如名畫。其傳世緙絲作品有《蓮塘乳鴨圖》( 上海博物館)、《 山茶》和《 牡丹》(均藏 遼寧省博物館,(見彩圖緙絲《牡丹》(宋)))等,緙工精細(xì),風(fēng)格高雅,形神生動,為南宋緙絲之精品。這些精品既富有畫意,又具有深厚的裝飾趣味。
生平
朱克柔,女,南宋高宗時緙絲名手、畫家。字朱強(qiáng)、朱剛。 南宋云間( 今上海市松江縣)人。生卒不詳。家境貧寒,從小學(xué)習(xí)緙絲,以緙絲女紅聞名于世。朱克柔織的緙絲,表面緊密豐滿,絲縷勻稱顯耀,畫面配色變化多端,層次分 明協(xié)調(diào),立體效果極佳,有的類似雕刻鑲嵌。她所的人物、樹石、花鳥均極精,暈色和諧,清新秀麗。后世收藏家珍同名畫。甚至連宋朝皇帝也派 宦官到江南去搜刮。宋徽宗還親筆在一幅“碧桃蝶雀圖”上題詩:“雀踏花枝出紈,曾聞人說刻(緙)絲難。更知應(yīng)是宣和物,莫作尋常黹繡看!鼻骞使儆小犊|繪集錦冊》二十開。見《墨緣匯觀》、《石渠寶籍》續(xù)編。安儀周《墨緣匯觀·名畫》,文彥可題字:“朱克柔,以女紅行世,人物、樹石、花鳥,精巧疑鬼,工品價高,一時流傳至今尤成為罕見。曾此尺幀,古澹清雅,有勝國諸名家,風(fēng)韻洗去脂粉,至其運(yùn)絲如運(yùn)筆,是 絕技,非今人所得夢見也,宜寶之!薄吧徧寥轼唸D”(上海博物館藏)、“山茶”和“牡丹”(遼寧博物館藏)為朱克柔的傳世珍品。
朱緙
“朱緙”被譽(yù)為中國緙絲技術(shù)的高峰,其作品成為當(dāng)時官僚文人爭相搶購之物。朱啟鈐作《絲繡筆記》上云:“精巧疑鬼工,品價高一時! 清代安儀周《墨像匯觀·名畫》中收有朱克柔緙絲作品,文彥可題字云:“朱克柔,以女紅行世,……此尺幀,古澹清雅,……至其運(yùn)絲如運(yùn)筆,是絕技,非今人所得夢見也,宜寶之。”
作品點(diǎn)評
朱克柔的傳世作品之一《蓮塘乳鴨圖》,制作工巧,生意渾成,可謂 巧奪天工。另一緙絲作品《山茶蛺蝶圖》、《牡丹》,于磁青色絹上,用彩緯緙織盛開的三朵山茶花和一只飛舞的 蛺蝶,為宋代緙絲畫中絕佳作品。今 上海博物館、遼寧博物館等處均藏有其傳世作品。
蓮塘乳鴨圖
《蓮塘乳鴨圖》長107.5厘米,寬108.8厘米。畫面生動活潑,色彩富有變化,紅葉白鷺,綠萍翠鳥,蜻蜓草蟲,雙鴨游樂,白鷺鳥神情精靈剔透一雌一雄雙鴨游哉悠哉。青石上緙制隸書小款“江東朱剛制,蓮塘乳鴨圖”, 畫面左下角有“克柔”朱紅印一方。此件緙絲幅式很大,組織緊密織細(xì),絲縷勻稱,層次分明,制作工巧,生意渾成,可謂巧奪天工。著名緙絲藝人朱克柔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