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趙建林(1914—2004)男,原名轉姓。長武縣昭仁鎮(zhèn)李家溝村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陜西省勞動模范。
任務事跡
趙建林家居山區(qū),周圍溝壑叢橫,每縫雨季,水土流失十分嚴重,莊家收成不好,農(nóng)民雖終年辛苦勞累,但仍不能溫飽。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帶頭植樹造林,決心改變家鄉(xiāng)面貌。從1953年春季開始,帶領妻子,兒女上山下溝,開荒地,修林帶、并采集杏核、刺槐等樹種4千余斤,育苗6畝,植樹3.3萬余株。一次全家人忙于植樹造林,女兒無人照看,在溝坡玩耍時被狼叼走,趙建林強忍悲痛,仍義無反顧地投身于植樹造林工作,以更大的干勁帶領和發(fā)動社員育苗、栽樹,群眾夸他老實肯干,稱其為“植樹迷”。1957年,被評選為陜西省林業(yè)勞動模范。受到省長趙壽山的親切接見。并將他的乳名轉姓改為建林,為其長子起名育森。1958年,帶頭創(chuàng)建全縣第一個隊辦林場。他發(fā)動社員,劃定區(qū)域,落實地塊,固定勞力,成立專業(yè)造林隊,本人也以場為家,吃住在林場,每天帶領造林隊早出晚歸,植樹育苗。1959年,被評選為全國林業(yè)勞動模范,并赴北京參加全國勞模表彰獎勵大會,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同時與周恩來總理合影留念。政治上的殊榮,使他更加堅定了植樹造林、改變家鄉(xiāng)面貌的信心和決心,在他的帶領下,李家溝大隊的林場越辦越好,多次受到首、市、縣有關部門的表彰獎勵!拔母铩逼陂g,被“取消”勞模稱號,“開除”黨籍,“撤消”黨支部書記職務。但他始終堅信黨的領導,不忘共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始終堅守在林場勞動,挖山不止,植樹不停。1978年,得到平反昭雪,重新恢復了名譽、職務、黨籍。他激動地說:“我這輩子是個造林的,能為國家和子孫后代造福,心里才踏實”。1980年,先后當選為縣政協(xié)委員、縣人大代表、縣人大常委會委員。晚年一直秉承“生命不惜,奮斗不止”的人生信念,不顧體弱多病,仍堅持義務造林護林,從不計個人名利。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造林事業(yè),共育苗160萬株,植樹57萬棵,帶領全村群眾造林綠化荒山1120畝,為保持水土流失、綠化環(huán)境、造福子孫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成為林業(yè)戰(zhàn)線上的一面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