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陸象先年輕時(shí)便很有度量,因考中 制舉,被授為揚(yáng)州參軍,后在 吏部侍郎吉頊的舉薦下,擔(dān)任洛陽縣尉,歷任左臺監(jiān)察御史、殿中 侍御史,累遷至中書侍郎。
擔(dān)任宰相
711年(景云二年),太平公主欲推薦 崔湜為宰相。崔湜道:“陸象先素有人望,理應(yīng)拜相,不然的話,我也不敢擔(dān)任宰相!碧焦鳠o奈,只得同時(shí)舉薦陸象先。陸象先遂被任命為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并監(jiān)修國史,成為宰相。他為人清心寡欲,言辭議論高妙玄遠(yuǎn),受到輿論的推崇。
712年(先天元年),皇太子 李隆基登基,是為 唐玄宗,尊父親睿宗為 太上皇。當(dāng)時(shí),太平公主干預(yù)政事,權(quán)傾朝野,宰相崔湜、 蕭至忠、 岑羲等人爭相依附,只有陸象先不肯,始終沒有前去拜訪過她。
713年(開元元年),太平公主欲廢黜唐玄宗,另立皇帝,召集宰相商議,道:“寧王是太上皇 嫡長子,而皇帝只是 庶子,我們不應(yīng)廢嫡立庶。”陸象先道:“那皇帝為何得以繼位?”公主道:“他只是一時(shí)立功,才登上帝位。如今失德,理應(yīng)被廢!标懴笙葎t道:“因?yàn)橛泄Ρ涣榛实,那么有罪才可以廢黜。如今皇帝沒有罪過,怎能被廢?”太平公主只得另與 竇懷貞等人商議。
罷為外任
七月,唐玄宗搶先發(fā)動(dòng)政變,誅殺太平公主黨羽。陸象先因是太平公主所舉薦,也被捕獲。唐玄宗將他釋放,還加封他為兗國公。當(dāng)時(shí), 唐睿宗支持太平公主,聞變登上承天樓,對前來護(hù)駕的群臣道:“愿意幫助我的,都留下來。不愿意的,就請離開!”有些大臣為表忠心,便留了下來,并在名單上署名。
政變平息后,唐玄宗得到名單,命陸象先進(jìn)行搜捕,陸象先卻將名單焚毀。唐玄宗大怒,打算加以治罪。陸象先謝罪道:“赴君之難是忠誠的表現(xiàn),陛下以德行教化天下,怎能殺行義之人?我違背您的命令,是為穩(wěn)定大局,讓心懷疑慮之人安心!碧菩谶@才醒悟。當(dāng)時(shí),唐玄宗還要進(jìn)一步清洗蕭至忠、岑羲的黨羽,陸象先暗中進(jìn)行營救保護(hù)。很多人得以保全,但都不知是陸象先所為。
不久,陸象先被罷去相位,出任 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劍南道按察使。他為政寬仁, 司馬韋抱真進(jìn)言道:“請您嚴(yán)肅刑罰以立威,不然會(huì)使百姓無所畏懼!标懴笙刃Φ溃骸盀檎叻且眯塘P來樹立威信嗎?”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后改任 蒲州刺史,兼 河?xùn)|道按察使。
晚年生活
722年(開元十年),唐玄宗撤銷按察使之職。陸象先回朝,歷任太子 詹事、工部尚書、 刑部尚書,后因喪母而辭職。
725年(開元十三年),陸象先被起復(fù),擔(dān)任 同州刺史,后改任 太子少保。
736年(開元二十四年),陸象先病逝,終年七十二歲,追贈(zèng)尚書左丞相,賜謚文貞。
軼事典故
陸象先曾道:“天下本來沒有那么多是非,庸人自己心里不安,才生出許多是非。如果能從心靈的源頭上開始清理,那天下的事就簡單多了。”他擔(dān)任蒲州刺史時(shí),有小吏犯罪,只是批評了事。州 錄事進(jìn)言道:“按照規(guī)矩應(yīng)該施以杖刑!标懴笙鹊溃骸叭诵亩际窍嗤ǖ模y道他們不理解我的話嗎?如果你一定要施杖刑,那就從你開始!”錄事羞愧而退。
人物評價(jià)
吉頊: 陸景初才望高雅,非常流所及。
一行:陸氏兄弟皆有才行,古之荀、陳,無以加也。
宋璟:陸象先閑于政體,寬不容非。
張說: 開府宋璟,清介獨(dú)立,倚法不回;詹事陸象先,清明向道,臨事能斷:其高明有素,歷朝之所仗委;其積行無疵,眾人之所體信。
劉昫:象先益高人品,尤著相才,全濟(jì)有名,孤立無禍。
家庭成員
父母
陸元方,官至 鸞臺侍郎、 同平章事。
賀氏, 賀知章族姑。
兄弟
陸景倩,官至右臺監(jiān)察御史。
陸景融,官至工部 尚書。
陸景獻(xiàn),官至 屯田郎中。
陸景裔,官至 光祿卿。
子孫
兒子
陸泛,官至 秘書少監(jiān),襲爵兗國公。
陸廣,官至 沂州刺史。
陸偃,官至泉州刺史。
孫子
陸冀,陸泛之子,官至橋陵縣令。
陸潀,陸泛之子,官至刑部 郎中。
陸該,陸泛之子,官至溧水縣令。
陸眺,陸廣之子,官至夏陽縣令、大理 司直。
陸謀,陸偃之子,官至丹楊 縣丞。
陸秘,陸偃之子,官至奉天 縣尉。
陸預(yù),陸偃之子。
史籍記載
《 舊唐書·卷八十八·列傳第三十八》
《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六·列傳第四十一》
《 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唐紀(jì)二十六》
《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一·唐紀(jì)二十七》
《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二·唐紀(jì)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