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會
『蘭溪會』是浙西四賢和聞名江南的才女“楚蘇”(楚方玉和蘇坦妹)每年一次的聚會,堪稱佳話。而12歲的蘇坦妹在第一次亮相蘭溪會時便詩壓四賢,獨領風騷。但如此風雅的一個文藝之會卻在無情殘酷的戰(zhàn)亂之中“風雨飄搖”。
死因詳推
蘇坦妹死因詳推起來,全是源于她的憂國憂民之懷。她沒有將自己的絕頂聰明、絕世姿容藏身于亂世之后。
事情是這樣的(以下情節(jié)據(jù)電視劇《傳奇皇帝朱元璋》所述,未考諸正史,請讀者自酌):
朱元璋的部隊打下浙江,他便竭力誠邀賢人志士。當時的浙西四賢朱元璋早有耳聞,一面派人四處查詢,一面在他占領的城池張貼告示,體恤百姓。老百姓在看朱元璋的貼文,可是由于教育的盲點,百姓不懂貼文的意思,蘇坦妹卻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為大家解釋貼文的含義,這個舉動釀成了蘇坦妹之死的誘因。
她的這個舉動被正在巡邏的朱元璋的養(yǎng)子朱文正和胡大海的兒子胡德濟看到了,他們被蘇坦妹的驚人美貌和獨特的氣質而震撼,于是借口“私藏惑亂百姓的傳單”將蘇坦妹掠走。朱文正想以此表示孝心,將蘇坦妹獻給父親朱元璋。
而當朱元璋看到蘇坦妹的美貌時,他感到震驚,半晌無語。他說:這樣的美麗再鐵石心腸的男人都會心動的。說完帶點兒神魂顛倒的臆想走了。這是朱元璋第一次也是從未感覺過的“近美情怯”。
第二天,朱元璋審理胡德濟一案,原因是胡德濟攻下城池后將青樓女子掠至家中淫樂,敗壞軍紀。胡德濟在庭上為自己力辯:前有車,后有轍。他所指即朱元璋的養(yǎng)子獻美女蘇坦妹的事情。
為匡正軍紀,朱元璋將蘇坦妹也帶來庭審。當時的朱元璋在整治軍隊上律法嚴明、不徇私情,也絕對不會徇私枉法。他冒胡大海謀反之險毅然斬了他的兒子胡德濟和那些青樓的女子。
同樣,為體現(xiàn)自己以身作則,朱元璋殺了蘇坦妹。蘇坦妹的死亡僅僅是一個冤枉的犧牲品,朱元璋不殺,則無法對殺胡德濟的事作出交代,更無法服眾。一代才女就這樣在24歲時成了“紅顏薄命”又一個版本。
這個識字不多的皇帝也曾經誦讀過蘇氏的詩作,可是他為了帝王大業(yè),還是殺了才女。雖然事后朱元璋非常后悔,在蘇坦妹的墓碑前豎了“罪已碑”,再次俘獲了天下士人的心,但是一代才女的香消玉殞是無法挽回的。
蘇坦妹死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她的美麗與氣質。美麗與獨具氣質是沒有錯的,可是錯的是她在不適當?shù)臅r間展現(xiàn)給了那個好色而又野心勃勃的乞丐首領。蘇坦妹的美麗在朱元璋眼中變成了一種他自己都無法抗拒的魔力,這種魔力很可能會消蝕他的志向,使他沉淪于此而不能自撥。在這種魔力面前,朱元璋的心理壓力得到了空前的考驗與折磨,繼而在無法承受或是零承受的狀態(tài)下變成了魔鬼化的魔鬼選擇。朱元璋在蘇坦妹的美麗面前潰不成軍,他害怕,他恐懼,因為這種害怕和恐懼,朱元璋的所有男人的尊嚴和人格而構筑起的摩天大廈在蘇坦妹的美麗面前轟然崩潰。蘇坦妹的美麗對不堪一擊的朱元璋構成了致命的威脅。所選擇了破壞美、撕裂美!
從另一個層次看,朱元璋殺胡德濟算是替蘇坦妹抵命,因為正是這個混混小子把蘇才女掠到了營中,最終才有了這樣的下場。而蘇氏的死,又向胡大海證明了“我朱元璋是公平的”,不光殺你兒子,也殺了全天下的美女、才女。你胡大海就別不心服了。在才女之死的背后,朱元璋結結實實收了一回“一箭雙雕”之利。
才女之死,無非是命運不濟,生逢亂世而又碰到了朱元璋這個殺人魔王(從他登基以后殺人如麻的舉動看,送他這么一個稱號是不足為過的),只能令我們扼腕嘆惜、追祭香魂!
祭詞曰:
京門傷古,無限躊躇。元明風流,江浙沉浮。詩文盛會,首推楚蘇。
浙西諸賢,抱袖折服。流離亂世,宋劉結廬。卿居蘭溪,抱玉懷璞。
三章詔告,閱帖代撫。勸農喻桑,教化村夫。豈知狼豺,潛蹤掠居。
蘭心蕙質,催若柳蒲。明堂詰酋,怒斥鷹狐。罪其懷璧,犬死殃魚。
玉碎鐘毀,白練血圖。萇虹化碧,哀猿啼枯。悲卿之喪,哀慟江湖。
百代相望,我為卿哭。韶華已逝,詩文在竹。遍求館藏,竟無一櫝。
秋風既起,置酒推樽。芳容渺遠,唯在我心。拙詞以祭,安饗香魂!
長雁孤鴻,梧桐聲聲。商商湯湯,祭者何人?紅樓劍客,狷狂書生!
注:“宋劉”指浙西四賢中最出名的劉伯溫和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