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江味農

    江味農

    江味農居士,(1872一1938)名忠業(yè),一名杜,號定翁,法名妙熙、勝觀。江蘇江寧人。幼讀儒書,曾中鄉(xiāng)舉。1918年開始信仰佛教,聽諦閑講經(jīng)。曾赴日本學東密,歸國后隨白普仁喇嘛在滬、杭、湘、鄂等地弘揚藏密。1931年任上海省心蓮社社長,常在社中講經(jīng),一生教宗般若,行在凈土,矗理有諦閑講《大乘止觀述記》;著有《金剛經(jīng)講義》印行。

    人物介紹

       江味農居士,(1872一1938)名忠業(yè),一名杜,號定翁,法名妙熙、勝觀。江蘇江寧人。幼讀儒書,曾中鄉(xiāng)舉。1918年開始信仰佛教,聽諦閑講經(jīng)。曾赴日本學東密,歸國后隨白普仁喇嘛在滬、杭、湘、鄂等地弘揚藏密。1931年任上海省心蓮社社長,常在社中講經(jīng),一生教宗般若,行在凈土,矗理有諦閑講《大乘止觀述記》;著有《金剛經(jīng)講義》印行。

    居士1872~1938年

      江味農,原名忠業(yè),字味農,法名妙熙,晚號定翁。生于清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他原籍江蘇江寧,為江寧南鄉(xiāng)凌閣村人,因祖父秉群公在湖北服官,故他幼年隨著祖父、父母全家人寄籍湖北。

      味農幼年在家塾攻讀儒書,十分好學,且天資聰穎,學而能解,他祖父樂群公一生信佛,日常持誦《金剛經(jīng)》,味農自幼隨著祖父持誦,以后終生不輟,故他與《金剛經(jīng)》的因緣特深。他晚年講《金剛經(jīng)》,著《金剛經(jīng)講義》,早植因于此。

      味農的父親讱吾公,亦是科甲出身,歷官州縣,是有名的循吏,他一生宦游江西、四川數(shù)十年,廉潔自持,所至有政聲。

      味農于光緒二十八年壬寅參加鄉(xiāng)試,中式舉人,以后曾以道員候補,但他不樂仕進,隨著父親讱吾公,在任所隨侍襄贊。他中年喪偶,因感悟人生無常,故潛心學佛,不擬續(xù)娶。后以親命難違,續(xù)娶繼室,然他素有出家之志,以父母在而未決。

    江味農

      宣統(tǒng)三年(一九一一年)辛亥,讱吾公已年老致仕,味農奉父母自四川返湖北。未幾革命軍興,家遭兵燹,資財蕩然。全家避地東下,初居武林,后至上海,又遷蘇州,雖顛沛流離,備受艱苦,而他侍親樂道,處之泰然。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讱吾公年邁病逝,味農哀毀逾恒。他乘機勸他母親郭太夫人也長齋茹素,郭太夫人自幼奉觀音大士,至此禮誦益虔。翌年春,他自己也禮禪宗大德微軍和尚為師,受菩薩戒,以后他盡力參究,為道精盡不懈。

      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年),他至上海,與上海佛教界諸居士游,互相切磋。是年,華北五省發(fā)生旱災,災情慘重,味農受上海大善士簡照南之托,攜銀洋十萬元北上,參加佛教會放賑工作。

      簡照南,名耀登,字肇章,廣東南海人,與弟玉階。在上海創(chuàng)辦“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是上海有名的大企業(yè)家,也是有名的大善士。他信佛虔誠,早晚誦經(jīng)念佛不輟,晚年擬把住宅捐出來,作為佛教公共功德地。事未果而病逝,時為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他的弟弟玉階繼其遺志,把他的住宅包括佛堂、會堂、假山、石池、亭榭、樓閣等全部捐了出來。他的住宅就是上海有名的“南園”。后來,上海佛教凈業(yè)社諸居士,把南園改名覺園,作為佛教凈業(yè)社的社址,成為上海有名的弘法道場。

      味農北上平津放賑,全活災民甚眾,他在北京結識服務教育部的蔣維喬(竹莊),由維喬之介紹,與佛教居士徐文蔚(蔚如)、梅光羲(擷蕓)等交往。時,徐蔚如等發(fā)起講經(jīng)會,請寧波四明山觀宗寺諦閑法師北上講經(jīng)。

      諦閑法師抵京,在江西會館開講《圓覺經(jīng)》。在開講之前,原編有講義發(fā)給聽眾。但諦老登座開講后,稱性而談,于講義外多所發(fā)揮,當時味農就與蔣維喬和黃少希(顯琛)每天作筆記,由味農總其成,講經(jīng)結束,味農整理出筆記記錄,與蔣維喬同呈法師鑒定,經(jīng)法師印可,為之取名曰《圓覺經(jīng)親聞記》。

      味農滯留在北京這一段時間,與徐蔚如、蔣維喬等創(chuàng)辦了“北京刻經(jīng)處”。以后,味農及蔣維喬等離京南下,刻經(jīng)處由徐蔚如一人主持,蔚如就終生致力于刻經(jīng)事業(yè)。

      味農在京,由蔣維喬之推薦,到京師圖書館去整理敦煌石室的殘經(jīng),他以近兩年的時間,在數(shù)千卷殘缺不全的經(jīng)頁中,整理出《大乘稻芊經(jīng)隨聽疏》兩卷、《凈名經(jīng)集解關中疏》二卷。

      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味農在京聞母親郭太夫人生病,立即趕回上海,侍奉母病。他的母親江太夫人,為人寬仁恭儉,孝敬翁姑,相夫教子,有古時賢母風范,時年八十余歲,在廣東南華寺潛修的寬律法師,輯著《近代往生隨聞錄》,錄中載有江母小傳,稱她:

      太夫人幼奉觀音大士,經(jīng)常持誦《般若心經(jīng)》,晚年始持長齋,禮誦益虔。日誦《心經(jīng)》七卷、彌陀圣號五千聲。每念誦佛號時,或遇事打岔,就從頭再念,不肯含糊放過,其行嚴密,大抵如此。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夏,飲食忽減,常以濁世無常,曉諭家人,六月初二日晚上,趺坐床上,冥目合掌,告味農居士言:“當我去世時,就照這樣子,你看好嗎?”六月上旬,每日但飲米汁半碗,命其子味農居士講《彌陀經(jīng)》。味農居士與家人,輪流侍坐念佛,太夫人甚喜。太夫人年六十時,耳患重聽,至此忽聽覺靈敏,別室有人作細語,亦能了了聞知。

      至十五日早晨,向助念居士言:“天氣暑熱,可請少歇,時候還早,我到午刻才去呢!笔c十分,命人扶起坐定,自將衣服鞋子整理就緒,面向西方,雙手合掌,仰望空中凝眸而笑,泊然往生。雙目已暝,而笑容猶自可掬,世壽八十有二,往生后,體軟頂溫。次日入殮,面色紅潤豐滿,狀如五十許人。

      由于郭太夫人往生有此瑞相,更增加了味農學佛的信念。他有感于多生多劫的習氣一時難以革除,想藉密宗神咒之力以消除之。于是他于葬母后北上,想到北京去學密。這時適有日本和尚覺隨在北京傳授密法,味農約得同志數(shù)人,請覺隨設壇傳授,及至圓滿之日,他修法時頓覺自己現(xiàn)高大身,上窮無際。事后,覺隨和尚語味農曰:“此番修法,惟你得益最大!

      未幾,覺隨和尚歸國,味農隨他東渡日本,原意是到高野山研究東密,后以他事障礙,未能潛修,乃由日本返回上海。

      在上海,他與簡照南、玉階昆仲創(chuàng)辦了一處功德林佛經(jīng)流通處,搜集南北各地刻經(jīng)處及各名山刻印的經(jīng)籍,流通全國,弘布佛法。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夏天,諦閑法師應上海諸居士之請,在上海功德林講《大乘止觀》。味農每日筆記,并于幽深微妙之處,曲折譬喻,加以說明,講經(jīng)結束后再就正于諦閑法師。再三往復,到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始脫稿,法師命名為《大乘止觀述記》,且以此書十之八九皆是味農的述作,而不肯居作者之名,味農則謂此書是法師發(fā)其端緒,必以作者之名歸之,彼此謙讓。又以書中一些專名典句,慮及社會人士難以了解,復屢經(jīng)修改,如此荏苒八年,始成書二十卷。至此,諦閑法師亦感于味農之誠意,允居作者之名,并致書味農曰:

      記文不惟詞意通暢,其吃緊要關、旨趣淵微之處,透澈明了,此皆全是老維摩以精妙見地所發(fā)揮也。

      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內蒙古的白普仁尊者到上海主持金光明法會,味農襄助尊者赴各地弘化,曾到杭州、長沙、武漢、九江、南京,輾轉數(shù)千里始返回上海。

      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年)秋,味農應閩中善信的約請,到福州去為信眾講經(jīng),歷時三月余始返回上海。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他在上海講《大乘止觀述記》,歷時年余始講完。這時,以蔣維喬為首的佛教居士們組織省心蓮社,推味農為社長。自此即常在社中開講大乘經(jīng)典,并領導社員念佛禮懺。

      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他在省心蓮社開講《金剛經(jīng)》,法會圓滿,積稿盈尺,這就是后來出版為《金剛經(jīng)講義》的原稿。

      味農老年,每到黃梅雨季就要生病,往往一病數(shù)月。后來又以國內連年內戰(zhàn),南北死難之軍民不可勝計,味農為啟建大悲懺,虔心超度,帶病辛勞。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味農以年老多病,不能他遷,仍居留上海。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夏初,黃梅雨季節(jié),味農舊疾又發(fā),且又合并胃病,蓮社居士輪流探視,尤以蔣維喬居士,每二、三日必往省視一次,因病狀較往年為重,以致臥床不起。味農的弟子們在他居室外的佛堂為其念佛,終日佛號不斷,味農亦安然默念,神志清醒,到了舊歷五月中旬,病狀增重,而他神志愈清。

      他臨終的前兩天,蓮社同仁朱光琪去探病,用朱書大字示之,勸其一意往生,勿戀塵世。味農在榻上視之,合掌稱謝。朱光琪走后,味農對左右弟子說:“我勤修一世,豈于這一關也過不了?朱君也是過慮了。”

      到了五月十八日晚間,味農自言云:“金光遍照,佛來接引了!币茏友姷烙训绞覂饶罘。其中有一位蔡清居士,因事于十二點才到,味農猶語蔡曰:“修持以普賢行愿為最要。”然后就合掌不再說話,在家族及諸道友念佛聲中,安然而逝,享年六十七歲。

      (于凌波著)

    居士傳

      居士姓江氏,名忠業(yè),字味農。法名妙煦。晚年改名杜,號定翁。于其所著書中,或署幻住,或署勝觀。隨時取意,初無一定。

      先世本居江蘇江寧南鄉(xiāng)淩閣村。因王父樂峰公,筮仕鄂省,遂家焉。居士幼時,即隨樂峰公,持誦金剛經(jīng),終身未嘗少輟。父讱吾公,為前清循吏,有政聲。

      居士以光緒壬寅舉于鄉(xiāng),旋得陜西補用道。然養(yǎng)志承歡,不樂仕進。讱吾公宦游數(shù)十年,歷贛至蜀,居士皆隨侍贊襄。事無鉅細,必躬親之。

      居士中年喪偶,悟人世之無常,即潛心學佛。雖以父母之命,續(xù)娶繼室。然在家出家,其志已早決矣。辛亥之秋,讱吾公以年老致仕。居士奉父母,自蜀返鄂。值革命軍興、家產(chǎn)蕩然。避地東下,初居武林,后至上海。雖流離瑣尾,艱苦備嘗,而養(yǎng)親樂道,處之泰然。讱吾公忠貞亮節(jié),嚴命居士,不許再入仕途。居士謹受教,不敢忘。

      丁巳,讱吾公卒。居士于哀毀中,乘機勸母郭太夫人長齋念佛。戊午春,禮禪宗大德微軍和尚為師,受菩薩戒。盡力參究,頗得消息。時北五省旱災慘重,居士受簡照南之托,攜款北上。參加佛教籌賑會放款十萬,全活甚眾。

      余以辛壬之間,始與居士相識于滬上。至是,又與相見于北京。是年夏,道友徐文霨、梅光羲等,延請觀宗寺諦閑法師北上,開講圓覺經(jīng)。自編講義,分給聽眾。然法師稱性而談,于講義之外,多所發(fā)揮。余因請居士及黃士恒,各述所聞。每日筆記,由居士總其成。成后,以呈諦師。諦師印可,為取名圓覺親聞記。

      時京師圖書館搜藏燉煌石室寫經(jīng)八千余卷,中多秘笈,需專家校理。余乃獻議于教育部,請居士任校理之職。自戊午迄己未,先后二年,居士于殘亂卷帙中,輯成大乘稻芊經(jīng)隨聽疏一卷,凈名經(jīng)集解關中疏二卷。

      居士跋大乘稻芊經(jīng)隨聽疏有云:u2018曩聞燉煌經(jīng)卷中有稻芊經(jīng)疏十余卷,為大藏所佚。及來圖書館,亟取而閱之。蕪亂偽脫,幾不可讀。為之爬梳剔決,排比聯(lián)綴。并取重覆之卷,互勘異同,亦有援據(jù)他書以校補者。其不可考者,則存疑焉。積八月之力,錄成一卷,仍闕首尾。會傅增湘購得一殘卷。所缺疏文,悉在其中。于是千年秘著,遂成完書。u2019是可知其搜輯之艱辛,而時節(jié)因緣之不可思議也。其敘凈名經(jīng)集解關中疏有云:u2018此疏向叢殘萬卷中,重事搜輯。載更寒暑。竟得勘訂成書,首尾完具。止中間闕一小段,不礙大體也。夫關中凈名經(jīng)疏。今猶有聞者,僅一肇注。然校以此書,往往此猶加詳,始知其已非原本。況復什門諸作,此書備載。而又為之科解,提挈分疏。及其所未及,言其所未言。譬如無上妙味,萃聚而調節(jié)之,取精用宏,飫之彌旨。此亦如是。一編之中,妙義兼羅。茍其息機靜對,即異以會通,觀心而契體。尚何經(jīng)旨之不明,神智之弗啟也。u2019可見是疏之珍秘矣。

      庚申,回滬。母郭太夫人示疾,居士為誦大悲咒加持之,并令家人虔誦佛號助之。太夫人臨終起坐,向西合掌,念佛而逝。居士從此信念愈堅。

      嘗憾多生習氣,思藉密教神咒之力,以消除之。復至北京,適遇日本覺隨和尚,專修供養(yǎng)大圣歡喜天法。居士乃約同志數(shù)人,請其設壇傳授。及圓滿之日,居士頓覺現(xiàn)高大身,上窮無際。覺隨謂之曰:u2018此番修法,惟子得福最大。u2019既而覺隨率居士赴日本高野山,研究東密。卒以他事障礙,未克潛修。

      不久返國,與簡照南玉階昆仲,籌辦功德林佛經(jīng)流通處于海上。搜集南北刻經(jīng)處及名山各版經(jīng)籍,流通全國,以弘法利生。居士嘗謂南岳思大師之大乘止觀,為東土撰述中稀有瑰寶。智者大師之摩訶止觀,即從此出。學者不先通南岳之義,即習摩訶止觀,難得要領。然南岳心法,久湮海外。宋時雖傳入中國,措意者稀,深為惋惜。

      會辛酉之夏,海上南園居士,發(fā)起講經(jīng)會。居士即獻議,啟請諦閑法師,講大乘止觀。居士每日筆記,并于幽深微妙之處,曲折譬喻,以說明之。就正諦師,再三往復。至癸亥始脫稿,名之曰述記。

      諦師自謙謂此書十之七八,系居士所述,不肯居著作之名。居士則謂諦師發(fā)其端,必以著作之名歸之,彼此謙讓。又以書中專名典句,慮有難明,復屢經(jīng)修改。荏苒八年,始成書二十卷,刊版印行。諦師亦鑒居士之誠,允為居名。然其致居士之函則云:u2018記文不惟詞意通暢。其吃緊要關,旨趣淵微之處,透徹了明。此皆全是老維摩以精妙見地所發(fā)揮也。u2019

      乙丑夏,白普仁尊者南來。主持金光明法會。海上同人。公推居士襄助尊者宣揚。于是由滬而杭而湘而鄂而潯而寧,輾轉數(shù)千里。躬親會務,條理井然。藉此機緣,得以研究藏密。

      己巳秋,應閩中善信之請。赴福州,宣說佛法,三月始歸。

      庚午秋。在滬開講大乘止觀述記。逾年方畢。省心蓮社成立,被推為社長。從此常在社中,開講大乘經(jīng)典。并領導社員念佛禮懺。余知居士于金剛經(jīng)獨有心得,于甲戌之夏,請居士為余講述大意。既而省心蓮社同人,要求公開,乃正式開講。余每次為筆記,記畢,即呈居士修改。后居士乃每次自寫講義,畀余抄錄。及法會圓滿,積稿至四厚冊。居士以為尚須潤色,并將初分所缺者補足,方可成書。

      同人以居士在家,問道者多,不能專心撰述。因謀另辟靜室,供養(yǎng)居士。謝絕一切,期以一年,將金剛經(jīng)講義撰補完成。然居士每歲遇黃梅時節(jié)必病,病輒數(shù)月。又以憫念南北死難眾生,啟建大悲懺,虔心超度。因此遷延,講義卒未脫稿,然已得全書十之六七矣。

      其解釋金剛經(jīng),多有古德所未發(fā)者。如佛說他經(jīng)時,恒放大光明,六種震動,現(xiàn)種種瑞相。獨說金剛般若甚深經(jīng)典,僅云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wèi)大城乞食等語。居士為之釋曰:u2018是經(jīng)最大旨趣,是發(fā)揮不應住相之理。故開首記世尊舉動,與尋常比丘相同,是即成佛而不住佛相。弟子亦視為尋常。惟須菩提窺知其意,所以嘆為希有。否者,持缽乞食,何足令人驚嘆耶。u2019

      通行之金剛經(jīng),兩周問答,皆作云何應住。居士乃依據(jù)古注及燉煌寫經(jīng),勘定前周作應云何住,后周作云何應住。兩問意義,絕不相同。而為之說曰:u2018前周應云何住,是問菩提心應云何安住,俾無馳散,為初發(fā)大心修行者說也。后周云何應住,是問既應離一切相發(fā)心,則菩提心云何獨應住耶。若不住此法,又何謂之發(fā)心。若不應住而應降伏者,豈非不發(fā)心耶。然則云何降伏其心耶。是為已發(fā)大心修行者說也。u2019其于金剛妙義,發(fā)揮精透類如此,此特略舉其一二端耳。

      戊寅首夏,天氣陰濕,居士依舊示疾,胃納不舒。余每隔二三日,必往省視。見其臥床不能起,較往歲為重,甚為憂慮。居士則云:u2018一過黃梅病當霍然。u2019而其弟子等,則在隔室佛堂,為之念佛,終日佛號不斷。居士亦安臥默念,神志極清。

      至舊歷五月中旬,疾漸增,而神志愈清。道友朱光琪用朱書大字,勸其一心往生,勿戀塵世。居士審視數(shù)過,合掌謝朱,口稱歡喜贊嘆。朱既去,則謂左右曰:u2018吾勤修一生,豈于此一關尚不了了,朱君殆過慮矣。u2019

      及十八之夕,自云:u2018金光遍照,佛來接引。u2019邀集諸道友,而蔡濟平因事,至十二時方至。居士猶詔之曰:u2018修持以普賢行愿為最要。u2019遂合掌不復語,于諸道友及家族佛號聲中,安然而逝。壽六十有七。

      余與居士交二十余年,初僅知其泛濫各宗,歸宿凈土。近年交誼益密,研討益深。方知居士一生得力于般若,從事參究,早得消息;砣淮笪颍恍某T诙ㄖ。晚間無夢,至今已五年余矣。故恒自言:u2018教宗般若。行在彌陀。u2019其說法也,稱性而談。旁通曲達,自在無礙,余于經(jīng)典及修持功夫,偶有懷疑,以質居士。其解答總高人一著。而其戒行之嚴,進修之密,足為一世模范。居士誠佛門龍象哉。

    TAGS: 人物
    名人推薦
    • 奧托·蘭克
      奧托·蘭克(Otto Rank 1884.04.22-1939.10.31),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最早和最有影響的信徒之一。他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貧窮...
    • 李壯飛
      李壯飛,山東淄博人,1988年1月24日出生,足球運動員,司職后衛(wèi)或后腰,也曾擔任前衛(wèi),F(xiàn)租借效力中甲麗江飛虎足球隊。李壯飛1999年進入魯能足校訓...
    • 闞金明
      闞金明黑龍江人,曾演過的電影作品有 孔子、燭光 點亮生命、 漢太尉楊震、 等到天亮、消失的小學、天下無雙、 英雄。電視劇作品有 望族、 浴...
    • 徐正運
      徐正運,1940年11月30日,1964畢業(yè)于中央戲曲學院表演系,后分配到西安話劇院當演員,是一個科班出身的專業(yè)演員。30多年來,共參與了100多部話劇與...
    • 杜易澤
      杜易澤,率先創(chuàng)立了“中國跑酷的第一支團隊”,形成了跑酷第一的品牌,2007年創(chuàng)建的中國跑酷俱樂部成為全國各地發(fā)展的效仿對象,杜易澤又是第一個實...
    • Jirayu La-ongmanee
      哲拉予·拉翁馬尼(Jirayu La-ongmanee, 1995年10月29日-),泰國著名演員,出生于泰國羅勇府,現(xiàn)就讀于Amatayakol中學,泰國第七屆Star Pi...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