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陽
鐘曉陽,廣東梅縣人,父親印尼華僑,母親東北人,1962年生于廣州,后即去香港,成長期間就讀于香港香港圣瑪利諾書院,并畢業(yè)于美國密西根大學(xué)電影系,后來定居澳洲。
十三、四歲開始寫作,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及詩歌,其中以小說創(chuàng)作最為人熟悉。自小受作家張愛玲、瓊瑤及古典文學(xué)紅樓夢的影響,文筆細(xì)致典雅、集世俗與嚴(yán)肅于一身。前往臺灣領(lǐng)取聯(lián)合報小說獎結(jié)交了臺灣文人朱天文朱天心,投入以臺灣為土壤的《三三集刊》,定下日后文字深埋“張腔”的幼芽。
2000年之前的作品分別刊登于香港時報(已?、當(dāng)代文藝、大拇指半月刊(已停刊)、素葉文學(xué)、及臺灣三三集刊、聯(lián)合報等。 自小說作品《遺恨傳奇》出版后,鐘曉陽停止公開作品,并消失于香港及臺灣的文壇。曾參與電影導(dǎo)演王家衞《2046》字幕創(chuàng)作及擔(dān)任電影《鐵三角》(林嶺東導(dǎo)演的一段)的編劇。經(jīng)過十年封筆,鐘曉陽于2007年09月開始在香港報章上再度執(zhí)筆刊載散文作品。
1990年,發(fā)表成名作《停車暫借問》,震驚港臺文壇,成為當(dāng)時臺灣十大暢銷書之一,臺灣地區(qū)著名的純文學(xué)雜志“三三文集”隨即引進(jìn)該書出版,馬上又在寶島紅極一時。
作品《停車暫借問》于2001年被改編為電影,又名《煙雨紅顏》 (臺灣版),導(dǎo)演劉德凱,江平、楊海薇、吳兵編劇,演員張信哲、周迅、邱心志、徐晶。上海電影電視集團(tuán)及臺灣鑫鈺影視有限公司出品。
個人作品及年代表:
小說
《停車暫借問》(1990年,香港天地;1998年12月,臺灣元尊出版;2008年10月,臺灣時報新版)
《哀歌》(1988年01月,香港天地;1987年01月,臺灣三三書坊出版)
《流年》(1990年01月,香港天地;1993年02月,臺灣洪范書店出版)
《愛妻》(1988年,香港天地;1993年02月,臺灣洪范書店出版)
《細(xì)說》(1993年01月,臺灣三三書坊出版)
《遺恨傳奇》(1996年01月,香港天地;1996年10月,臺灣麥田出版)
《燃燒之后》(1992年,香港天地;1992年07月,臺灣麥田出版)
《普通的生活》(1992年09月,臺灣洪范出版)
詩集
《槁木死灰集》(1997年,香港三人出版社;1998年06月,臺灣元尊出版)
散文集
《春在緣蕪中》(1988年,香港天地圖書出版)
歌曲填詞
最愛(李宗盛作曲,張艾嘉主唱)
是這樣的(E Lecuona/J Cacavas作曲,梅艷芳主唱),電影阿飛正傳主題曲
心里的天堂 (姚蘇容主唱)
事情本來就是這樣(黃韻玲主唱)
咖啡杯里的風(fēng)光(黃耀明主唱)
創(chuàng)作年表
1962年12月 生于廣州
1963年 移居香港
約1973年 創(chuàng)作第一首詩 (七言絕句)
1978年12月 到臺灣探訪朱天心
1979年 《明月何皎皎》: 第八屆青年文學(xué)獎第一名
1979年 《販夫風(fēng)景》 第二屆香港中文文學(xué)獎第一名
1981年 《停車暫借問》參加聯(lián)合報小說獎
1980年 完成短篇小說《荔枝熟》
1981年 美國密西根大學(xué)電影系
1981年 完成短篇小說《翠袖》
1982年 完成中篇小說《流年》
1983年 完成中篇小說《二段琴》
1983年 完成散文《里衖之歌》
1984年 完成散文《大熱天》
1984年12月 完成短篇小說《柔情》
1985年3月 完成中篇小說《愛妻》
1985年10月 完成短篇小說《盧家少婦》
1985年11月 完成短篇小說《良宵》
1986年3月 完成短篇小說《離合》
1986年4月 完成短篇小說《喚真真》
1986年4月 完成短篇小說《憶良人》
1986年7月 完成中篇小說《哀歌》
1987年 愛荷華寫作計劃
1989年 構(gòu)思《失樂園》劇本
1992年 中, 短篇小說集《燃燒之后》出版
1992年 亞洲太平洋作家獎金, 移居澳洲
1996年 長篇小說《遺恨傳奇》出版
1997年10月 詩集《槁木死灰集》出版
2007年 擔(dān)任電影《鐵三角》(林嶺東一段)編劇
2007年9月 于明報再度執(zhí)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