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釋本圓釋本圓,俗名尤啟明,1961年10月出生于閩南永春縣蓬壺鎮(zhèn)魁園村,1979年畢業(yè)于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學。因感世事無常,1988年在順昌龍頭巖云峰寺禮上了下緣和尚為師皈依佛門,落發(fā)出家,法名本圓,字迷盡,為臨濟宗碧天派“迷(惟)”字輩,先后依止正堅法師學法,參學圓拙法師、定妙法師等。
理念
把寺院辦成修心養(yǎng)心的道場,常年講經(jīng)布道,一切香火供養(yǎng)隨緣,成為朝圣、修學、用功、辦道的理想地方,所有來者皆平等對待,因此慕名者來自海內(nèi)外四面八方。特別是合掌巖石窟的開拓、雕刻,迎來各界人士的矚目,紛紛獻謀建言,出力捐資,給寺院和地方帶來無限生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
語錄
人生
“一切眾生應面對現(xiàn)實、認認真真盡心盡力去做利益眾生的事,這樣才能得到幸福、快樂、自在圓滿!薄尡緢A
大圣精神
“圣”用閩南話講,是“靈感”、“準確”、“威嚴”的意思,表示崇高不可抗拒、非常有權(quán)威的意思。佛教歷史能稱經(jīng)的,只有佛說的可稱,還有唐朝六祖慧能大師講《六祖法寶壇經(jīng)》可以稱經(jīng),其余都不能稱經(jīng)。如來佛祖封佛,受封佛的只有孫大圣悟空堪稱“斗戰(zhàn)勝佛”,這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是少有的!岸窇(zhàn)勝佛”的大智慧、大神通、大善巧、施無畏,為團隊精神、為社會和諧、為大眾安樂,這種大圣精神遠遠超越三界內(nèi)的一切神仙。
中國人講葉落歸根,死歸故里。福建順昌最有力依據(jù)的就是有雙圣合葬墓碑,印證了中國人葉落歸根的說法,順昌有很多大圣信仰者和有很多的大圣文化精髓、大圣精神。特別是大圣靈應、感召力,非常殊勝,不是可以言傳的,只有用心去體驗,才能有默契感應。大圣留下這么多東西是啟發(fā)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不論你信還是不信,事實永遠是存在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要努力體驗,人人皆會成就,實現(xiàn)幸?鞓防硐。 ——釋本圓
建設(shè)江南第一窟
“江南第一窟”在順昌縣,有人說,不知道縣長叫什么不稀奇,但不知道釋本圓的幾乎沒有,這不僅是因為釋本圓要在合掌巖搞萬佛窟,還因為他經(jīng)常不顧寒暑打赤腳出入各種場合,讓人感覺另類。從2003年開始,釋本圓依靠各方布施在合掌巖開鑿萬佛窟,迄今(2010年2月)已投入了2000多萬元,但估計還要四年時間和3000萬元的經(jīng)費。在很多正式場合,這個沒完工的石窟,被稱作“江南第一窟”。
據(jù)釋本圓介紹,這個大石窟要雕刻的佛像群,都是佛經(jīng)上的故事,主題有千佛繞毗盧、東方凈琉璃世界等,上面會雕刻上含消災延壽藥師,日光、月光菩薩,十二藥叉大將,飛天,東方七如來等。大洞頂上要雕金剛經(jīng)、心經(jīng)等,而其他的幾個小洞窟,有兩個比較有順昌特色。其中通道里第一個小洞窟,雕刻的是順昌本地有名的肉身和尚圣杰祖師,第二個小洞,因為順昌寶山被一些專家認為是齊天大圣祖地,閩北山區(qū),民間很流行大圣信仰,洞窟里雕的是斗戰(zhàn)圣佛孫悟空,而且是目前為止,整個洞窟中唯一舉行過開光儀式的佛像,這個小洞窟,一面墻壁上雕刻著猴山的圖景,另一面墻壁雕刻的是孫悟空司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的場景。
解釋
釋本圓說:“這些對他來說也是修行,世俗的壓力,他也要坦然面對,其中還包括一些對修石窟的不同觀點。這些對他來說也是修行,世俗的壓力,他也要坦然面對,其中還包括一些對修石窟的不同觀點!
從2003年開始建石窟到現(xiàn)在(2010年),釋本圓稱,他看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有衣著樸素,匆匆而來,扔下50萬、100萬,又匆匆走掉的;也有張牙舞爪,要東要西,最后拍拍屁股就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