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張鵬翼幼年雖處于戰(zhàn)亂、饑饉相繼,人民顛沛流離,社會十分動亂的情況下,也從不荒廢學業(yè),仍積極奮發(fā)上進。當清廷統(tǒng)治福建后,統(tǒng)治者為了政治安定,經(jīng)濟發(fā)展,必須收買民心,籠絡知識分子,便采取了開科取士的措施。知識分子在新王朝的統(tǒng)治下,企圖通過金榜掛名,進入仕宦統(tǒng)治階層。故張鵬翼“亦刻意場屋之學”,希望仕途暢達,科舉揚名,而勤奮苦讀于囊螢映雪之中。但他的治學目的,曾明確表示要繼承朱熹“學以致用”的思想,他說:“讀書當思實踐,毋徒事文藝”,這樣一來,他參加科舉考試自然就難得勝而歸了。盡管“屢試不第,而好學之心不倦!
康熙十三年(1674)三藩叛亂,耿精忠給福建人民帶來莫大災難。這時已經(jīng)四十歲的張鵬翼無意于仕途進取,于是“棄舉業(yè),乃返初志”,“終日端坐,跬步不茍”,埋頭鉆研古籍,“銳志問學,虛心集益”,開始認真研究《近思錄》及《朱子全集》。后十年(五十歲)始學習薛文清的《讀書錄》,但因連城新泉僻處萬山叢中,無師友可為共同磋商探討或請教,只好獨坐蕓窗,反復琢磨,刻意求工,探求真諦。終于在學術研究上取得了突破,由是聲名漸播,而成為一代理學巨子。同代人當湖陸清獻與張鵬翼性格相近,皆尊崇程、朱理學為儒學正宗,學術上文字往來,交誼甚密。后來,漳浦蔡文勤聞其名,曾手書“醇學”二字,表彰其鄉(xiāng)里家族。
作品一覽
張鵬翼一生著作很多,刊刻行世的有《理學入門》、《將相諫三譜》(又名《立朝三譜》)、《史案》、《中華世統(tǒng)圖說》、《芝壇雜說》、《四書五經(jīng)說略》、《日讀小記》、《圣道元亨頌》、《負歲錄》、《桑梓錄》、《警世格言》、《芝壇文集》等。
康熙五十四年,一生辛勤治學的張鵬翼,在取得豐碩成果后離開了人世,享年八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