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寄明,生于1917年,卒于1997年,女作曲家,鋼琴演奏家。原名吳亞貞。江蘇淮安人。自幼學習多種樂器,曾考入上海國立音專主修琵琶和鋼琴?箲(zhàn)爆發(fā)后積極參加抗日歌詠活動。1939年9月上海國立音樂?茖W校畢業(yè)后,進延安中國女子大學學習,是當時第一位女鋼琴家,并在延安魯藝任職。
1941年入魯迅藝術文學院音樂系任教,并從事音樂研究。
1945年后任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音樂系、東北魯迅文藝學院教員。
1947年任牡丹江魯迅文工團演出科長、副團長,先后創(chuàng)作《歌唱劉胡蘭》、《莊稼人小唱》、《干活好》等一批歌曲和小歌劇。
1948年任東北音樂工作團研究員和兒童音樂班主任。建國后,歷任東北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教授,東北音樂?茖W校副校長等職。
1953年在中央電影局音樂處任職。
1955年,調任上海電影制片廠作曲,先后為《平凡的事業(yè)》、《李時珍》、《鳳凰之歌》、《春滿人間》、《英雄小八路》、《金沙江畔》、《燕歸來》等二十余部影片作曲。
個人成就
寄明歌曲選抗戰(zhàn)爆發(fā)后積極參加抗日歌詠活動,1939年赴延安魯藝任職,是當時第一位女鋼琴家。解放后長期從事電影作曲。為《小八路》、《鳳凰之歌》、《李時珍》、《平凡的事業(yè)》等近30部電影作曲,其中《鳳凰之歌》、《給解放軍叔叔洗衣裳》等影片插曲廣為流傳。曾經為《李時珍》、《魯班的故事》、《金沙江畔》、《英雄小八路》、《燕歸來》等20多部影片作曲。1978年為《英雄小八路》創(chuàng)作的主題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獲1954~1979年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chuàng)作一等獎,并由共青團中央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1980年獲少年兒童音樂作品一等獎。
1980年《我愛我們的班級》獲上!秲和杪暋冯s志“小百靈”優(yōu)秀歌曲獎;
《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獲全國1976~1981年少年兒童歌曲優(yōu)秀獎。
寄明還創(chuàng)作了《浪花親我小腳丫》、《花要飄香人要美》等一批兒童歌曲。《鳳凰之歌》插曲《山中的鳳凰為何不飛翔》也廣為傳唱。
創(chuàng)作故事
寄明電影音樂從一位歌唱祖國找不到
1981年春天,寄明正忙于為一部電影片譜寫樂曲。一天,郵遞員送來一封信,寄明拆開一看,原來是一位作者寄來的一首歌詞——《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啊,多美的題目,她馬上朗讀起來:“我們歡樂的笑臉,比那春天的花朵還要鮮艷;我們清脆的歌聲,比那百靈鳥還要婉囀……。”這不正是自己一直盼望譜曲的歌詞嗎?她讀了一遍又一遍,終于,一個動人的旋律隨口飛了出來,創(chuàng)作出《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全國各省市的電臺都播放著這首少年歌曲。全國千百萬少年兒童都唱起了這支美麗的歌曲。這首歌還被編在《少先隊活動歌曲選》里。
八十年代初,文化部、團中央向全國征歌,寄明參加了評獎,當時這首歌差點兒落選,主要是錄音問題,寄明帶了一個上海的錄音,一聽覺得這首歌錄的不太好,就覺得這個歌不太好。再有就是感謝中央電臺少兒部的負責人凹麗容,她說:"我這里還有一個錄音,你們再聽聽。"她一放這個錄音,一下子就震了,太好了,所以這個錄音的好壞對一個作品實在是太重要了。然后就評上了一等獎中的最好的,這以后就大力推薦,文化部就把它作為必唱歌曲,好幾年連續(xù)推。當時已經是評上大獎了,寄明還是很認真,還戴著她那個高度的近視鏡還在改。她有一句話,我們對孩子要負責任,雖然作品獲獎了,但不是說對作品就終止創(chuàng)作了。
夫妻情深
寄明和丈夫瞿維在延安老年癡呆癥在路旁張為蒸雞蛋親愛的榨汁機在床上長期臥床氣墊電熱毯
瞿維上海新華藝術?茖W校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長春電影制片廠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上海交響樂團中國音樂家協會上海音樂家協會白毛女
病入膏肓錦心繡口植物人
痊愈琵琶不治之癥
人物評價
寄明同志這一生作了很多很好聽得歌,是一個對孩子負責,對人民負責,對黨負責的好同志。她的《中國少先隊隊歌》是中國共和國少年的英雄形象的、可以作為里程碑式的這樣一個音樂作品,它鼓舞了幾代人,而且今后還將繼續(xù)鼓舞中國的少年兒童去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而奮斗。寄明同志寫這首歌對共和國的兒童音樂創(chuàng)作是有巨大的貢獻。在粉碎"四人幫"以后,又創(chuàng)作了《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據評論家說,這個作品又是寄明同志一個里程碑式的當代少年之歌。
寄明同志對每一個音符都要精雕細刻的去推敲。她這個精神以后一直影響許多著名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如谷建芬。她的名字是在延安的時候改的,意思就是寄希望于明天。她的名字貫穿她的人生,這里面包含著她的信仰、理想和追求,她為孩子、為共和國的明天去創(chuàng)作。她的一生很多都浸透在音符里了,聽她的一些音樂,包括過去的一些電影,都覺得能感受到寄明同志生命的活力。雖然寄明同志已經去世了,但是相信在未來的時間空間中,她的音樂作品是永生的,是不朽的,還將激勵著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去為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她也會在含笑聽這些歌回響在祖國大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