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鄭曉(1499-1566),字窒甫,號淡泉,浙江海鹽縣人。嘉靖二年(1523)進士,授職方主事。喜披閱舊文牘,盡知天下扼塞和兵馬虛實強弱。兵部尚書金獻民囑其撰《九邊圖志》,時人爭相傳抄。后以爭“大禮”,被廷杖。大同兵變,鄭曉極言叛軍不可赦,為張孚敬所賞識,欲改置翰林及言官,鄭曉皆不赴,不久即以父喪歸家。至許贊為吏部尚書,調他為吏部考功郎中,逆大學士嚴嵩,被貶為和州(今安徽和縣)同知,遷太仆丞,歷南京太常卿。后改兵部右侍郎,兼副都御史總督漕運。時大江南北皆為倭寇所擾,漕船幾為阻塞。鄭曉請發(fā)庫銀數十萬,造戰(zhàn)船,筑城堡,練兵將,積米糧,前后督兵斬倭九百余級。進吏部左侍郎,遷南京吏部尚書。世宗以鄭曉知兵,改右都御史協理戎政,尋拜刑部尚書。因為上疏反對各衙門私自受理詞訟,要求事權歸一,為嚴嵩所陷,嘉靖三十九年四月十九日被罷落職。鄭曉通經術。嘉靖四十五年九月十四日卒,年六十八。
個人履歷
明嘉靖元年(1522)鄉(xiāng)試第一。
嘉靖二年(公元一五二三年)進士,授兵部職方主事,著《九邊圖志》,名噪一時。張孚敬執(zhí)政,擬任鄭曉為翰林,鄭曉以父親去世,歸里不應。許贊為吏部尚書時,調鄭曉至吏部,任考功郎中。因鄭曉除去喬佑等十余名與嚴嵩關系密切的人,又反對嚴嵩之子嚴世藩為尚寶丞,引起嚴嵩不滿,被貶為和州同知。不久,調任太仆丞,歷任南京太常卿、刑部右侍郎,旋改為兵部右侍郎兼副都御史,總督漕運。時倭寇進犯江淮,漕運受阻,通州人顧表通倭為奸,鄭曉懸重賞捕戮之。又募鹽民為兵,在泰州、瓜州等口岸設防,在通州、如皋、海門等地連敗倭寇,最后圍殲于狼山前后,斬倭寇900余人。
以功召為吏部左侍郎,后升為南京吏部尚書。因其通曉軍事,改任右都御史,協理軍機大事。在兵部尚書楊博出征期間,鄭曉遷兵部尚書。旋任刑部尚書。時嚴嵩興大獄,重典寬假,每同鄭曉對立。初,在京軍民的訴訟狀,須先投送通政司,再由法司判決。后因嚴嵩胡作非為,各司不遵此規(guī)。鄭曉提出按原規(guī)章辦,與巡按御史鄭存仁發(fā)生爭論,各不相讓。為嚴嵩所惡,乘詔未下之隙,假意奏請要讓賢引退,激起嘉靖皇帝對鄭曉的不滿,鄭曉終于落職歸家。
曉熟諳典,通達國體,鄭曉精通經學、術數及國家典故,甚孚時望,頗獲時譽。因受權貴傾軋阻扼,不能施展抱負。落職還鄉(xiāng)后,居百可園,園名取意于汪敬民“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穿著布衣,與鄉(xiāng)里父老來往交游。卒后葬海鹽歟城構塍。隆慶初年,追贈太子少保,謚端簡。
著作
著作豐富,沒后恐累畀火,什不存一。
至其孫鄭敬仲始搜集為《鄭端簡公文集》十二卷,與《吾學編》、《徵吾錄》、《古言》、《今言》、《鄭端簡公奏議》、《史論》、《策學》、《禹貢圖說》、《四書講意》等,《四庫總目》并行于世。
評論
曉乃朱彝尊母家先祖!督浟x考》引鄭氏語每曰「鄭公曉」者是也。(楊果霖語)
副主任醫(yī)師 鄭曉
鄭曉,男,副主任醫(yī)師,大學本科,石門路康復科。擅長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頸椎病、骨性關節(jié)炎、腰突癥。
擅長疾病
運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骨關節(jié)炎,頸椎病,腰突癥等。
簡介
* 所在醫(yī)院: 上海中醫(yī)院
* 科室:骨科
* 醫(yī)院所在地區(qū): 上海閘北區(qū)
* 職稱: 副主任醫(yī)師
* 從醫(yī)日期: 1993-01-01
女主任醫(yī)師 鄭曉
鄭曉女主任醫(yī)師,放療十一病區(qū)主任。
醫(yī)院科室:浙江省腫瘤醫(yī)院放射治療科擅 長:
對腫瘤的放射治療有較深的研究,為食管癌肺癌超分割放療同步化療術中放療科研中的學科帶頭人,掌握放療治療的國內外動態(tài)三維適形放療的先進技術治療,鼻咽癌、頭頸部腫瘤食管癌、胰腺癌、腦腫瘤等達國內先進水平重點研究,食管癌、肺癌、乳腺癌、惡性淋巴瘤、大腸癌的綜合治療,擅長乳腺癌的術前新輔助化療術后輔助放療和化療以及乳腺癌的內分泌綜合治療。
對腫瘤的放射治療有較深的研究,為食管癌肺癌、超分割放療同步化療、術中放療科研中的學科帶頭人。掌握放療治療的國內外動態(tài),三維適形放療的先進技術治療鼻咽癌、頭頸部腫瘤、食管癌、胰腺癌、腦腫瘤等達國內先進水平,重點研究食管癌、肺癌、乳腺癌、惡性淋巴瘤、大腸癌的綜合治療,擅長乳腺癌的術前新輔助化療、術后輔助放療和化療、以及乳腺癌的內分泌綜合治療,綜合方面與同道協作,共同完成全國多中心研究。晚期腫瘤、轉移性腫瘤的放療合并化療,生物靶向治療的Ⅱ和Ⅲ期全國多中心研究中居國內前列。撰寫論文30余篇,不僅重視腫瘤的臨床和研究,而且還重視腫瘤防治和科普宣傳工作,經常撰寫科普文章和在電視電臺進行專家講座,積極推廣腫瘤防治科普知識。
1958年10月出生,1982年浙江溫州醫(yī)學院本科畢業(yè),從事腫瘤放射治療臨床工作25年,1987.10-1988.10 上海腫瘤醫(yī)院放射治療科進修,1998.3-1998.7 赴澳大利亞昆斯布里斯班瑪特醫(yī)院放射治療研究中心進修,兼任中國抗癌協會放射治療食管委員會主委會委員,中國肺癌專委會委員中國腫瘤臨床協作中心會員,浙江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專委會副主委,浙江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委會委員,浙江省抗癌協會康復專委會副主委兼秘書,浙江省抗癌協會面頜部腫瘤專委會委員,浙江省中西醫(yī)綜合治療委員會委員。
代表性論文:惡性腫瘤肺轉移,980例肺癌放療化療療效探討(總結1983-1992年隨訪資料),食管癌術中放療方法及療效探討,肺轉移性惡性腫瘤療效分析168例Ⅰ和Ⅱ,非小細胞肺癌放射治療療效,觀察非小細胞肺癌術后放射治療開始時間與預后。
科研成果:1996年~1999年,省衛(wèi)生廳課題:食管癌術中放射治療與單純外科手術比較,與外科協作,胃癌術中放療總結論文食管癌術中放射治療的方法及療效探討,《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第10卷第1期第10-12頁。該項目獲浙江省科技創(chuàng)新獎二等獎。“惡性腫瘤肺轉移“一文闡述了惡性腫瘤肺轉移的綜合治療,《醫(yī)師進修雜志》第26卷第1期第7-9頁,獲2003年中華醫(yī)學優(yōu)秀科技成果一等獎“。肺轉移性惡性腫瘤療效分析“,《中國癌癥雜志》第11卷第3期第231-233頁,獲2001年度中國衛(wèi)生改革實踐與基本形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