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申萬勝
生卒:1946年~
描述:軍隊書法家
籍貫:貴州省金沙縣
人物履歷
總政直屬工作部部長
申萬勝:
祖籍四川省廣安縣,1946年9月生于貴州省金沙縣禹木鎮(zhèn)。
1963年8月參加工作,1968年8月入黨。
中央黨校畢業(yè),大學學歷。
1963年8月任貴州畢節(jié)第一小學教師。
1968年3月任第13集團軍37師炮團戰(zhàn)士、文書、班長。
1970年8月任第13集團軍37師政治部宣傳科干事。
1976年6月任成都軍區(qū)政治部宣傳部教育科副科長。
1983年6月任成都軍區(qū)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
1985年7月任成都軍區(qū)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
1987年7月?lián)纬啥架妳^(qū)政治部文化部部長。
1990年8月任總政歌舞團政委、黨委書記。
1992年8月任總政文化部副部長,后任某集團軍副政委、濟南軍區(qū)政治部副主任。
1999年4月任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正軍職),
2003年12月任總政直屬工作部部長。
2006年12月退役。少將軍銜。
是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2000年12月當選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第四屆副主席。
2005年12月當選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第五屆副主席
個人影響
申萬勝在習書之余尤重書外功之錘煉,走“藝術之貴在融通和互為體現(xiàn)”之路,于詩詞、文學、美術均有建樹。僅在率團訪問拉美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旅程中,他就寫下了數(shù)十萬字的散文隨筆,文筆流暢,朗朗上口,妙語如珠。申萬勝對于軍隊書法藝術的發(fā)展和書法隊伍的壯大更是予以極大的關注,開班講學、組織展覽、提攜后學,在他的帶動下,軍隊書法近幾年可謂紅紅火火,軍隊書法群體已成為當代書壇一支備受矚目的生力軍。
古人云:“兵者以武為精,以文為種!辈粦(zhàn)而屈人之兵,是文的極致發(fā)揮,也是武的最高境界。申萬勝以軍人的品格和胸懷,師自然造化,悟民族精神真諦,并在工作、生活中把書法藝術的探索置于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始終保持著嚴肅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執(zhí)著的求索精神,借筆墨寫精神,借筆墨抒胸懷。毋庸置疑,這種執(zhí)著的藝術追求和頑強的進取精神,正是他的書法向更高境界邁進的有力保證。
人物評價
申萬勝于軍旅生涯中長期負責部隊文化宣傳工作,由于工作之便和志趣所投,于諸多藝術門類涉獵頗深,而又以書法用心、用志、用情為著。他對于書法藝術不是一般的喜愛,而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真愛、摯愛和酷愛,并把書法當做事業(yè)和生命的重要部分來看待。幾十年來,他樂此不疲,孜孜以求,再加之融以軍人豪爽豁達的氣質和大度灑落的個性,終于形成了拙雅沉雄、渾厚高古的獨特書風,為識者所稱道。
申萬勝軍旅工作的繁忙是可想而知的,但對于書法的熱情卻從未有絲毫減弱。難有整塊時間臨池,他就在工作間歇里讀帖、默帖,而每每周末或午夜,為避親友、故舊之擾往往閉門于居室,流連于筆情墨韻之間,幾達廢寢之境。
申萬勝習書自魏晉入手,對秦漢及明清書風格外偏愛,并從中找到了與自我性情的契合點。他癡迷于書法傳統(tǒng),在碑版的反復轉換中,培植了深厚的筆墨根基。他對優(yōu)秀傳統(tǒng)的汲取,絕不僅僅局限于形似,而是強調對“度”的把握,并堅持縱向取幽,橫向取勝,多方擷取著所需要的營養(yǎng)。
申萬勝于諸體中最擅長行草。與時下書風截然不同的是,他的行草作品執(zhí)意追求重、拙、大的渾厚之美,以博大沉雄的力感來感染觀眾,并從中體現(xiàn)書家作為軍人對“壯美”這一審美理想的追求。其書風碑帖融合,氣格曠達,沉雄灑脫中寓凝重、老辣、生澀,無論結體與線條,均不主故常、不假修飾而一任自然。同時他注重線條、墨色的豐富變化和結字的騰挪避就,注重點畫的縱橫結合,注重情感和性靈的流露,從而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視覺張力和時代精神。其落筆作書之際,橫豎波磔,圓中寓方,枯潤相間,輕雋求挺而不失之野,爽然求潤而不失之媚,時而蒼雄若古,時而沉著華滋。其書無論是巨制佳構還是尺短小品,字里行間處處充溢著直率、樸厚、開張的氣象,散發(fā)著濃濃的文人氣息。其書風形成除悟性與功力因素外,還來自于秉性與取法,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一個在長期求索中發(fā)現(xiàn)自我、把握自我的過程。
申萬勝把書法置于當代文化大背景中進行認真思考,不斷擴展著對書法內涵和外延的認識。內斂的筆勢、含蓄的起止、剛毅的內質、古拙的趣味,印證著他性格的執(zhí)著。濃郁的書卷氣為外在表現(xiàn)形式的儒家思想內涵,是申萬勝書法藝術中很重要的支撐因素,故他的作品給人以儒雅、灑脫的審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