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概要
愛新覺羅u2022永瑆,乾隆帝第十一子。十八年,林清變起,在紫禁城內督捕,上嘉其勤勞,免一切處分及未完罰俸。二十四年正月,加其子不入八分輔國公綿{勤心}郡王銜。二十五年,綿卒,贈郡王。
人物簡介
愛新覺羅·永瑆生于乾隆十七年二月初七。永瑆幼工書,高宗愛之,每幸其府第。永瑆嫡福晉富察氏是大學士傅恒之女,永瑆嫡母孝賢皇后侄。嘉慶四年正月,仁宗命在軍機處行走,總理戶部三庫。故事,親王無領軍機者,領軍機自永瑆始。二月,儀親王永璇罷總理吏部,并命永瑆俟軍務奏銷事畢,不必總理戶部。三月,和珅以罪誅,沒其園第,賜永瑆。七月,永瑆辭總理戶部三庫,允之。八月,編修洪亮吉上書永瑆,譏切朝政,永瑆上聞,上治亮吉罪。語在《洪亮吉傳》。十月,上諭曰:“自設軍機處,無諸王行走。因軍務較繁,暫令永瑆入直,究與國家定制未符。罷軍機處行走!庇垃w嘗聞康熙中內監(jiān)言其師少時及見董其昌以前三指握管懸腕作書,永瑆廣其說,作撥鐙法,推論書旨,深得古人用筆之意。上命書裕陵圣德神功碑,并令自擇書跡刻為詒晉齋帖,以手詔為序?坛,頒賞臣工。
十八年,林清變起,永瑆在紫禁城內督捕,上嘉其勤勞,免一切處分及未完罰俸。二十四年正月,加其子不入八分輔國公綿{勤心}郡王銜。五月,祭地壇,終獻時,贊引誤,永瑆依以行禮。上以永瑆年老多病,罷一切差使,不必在內廷行走,於邸第閉門思過,罰親王半俸十年。綿{勤心}亦罷內大臣,居家侍父。二十五年六月,綿{勤心}卒,贈郡王。有司請謚,以非例斥之,著為令。仁宗崩,有旨免迎謁。語見儀親王傳。十月,命曾孫載銳襲貝勒。道光二年十月,上還自行在,永瑆進食品十六器,以非例卻之。三年三月,薨,年七十二,賜銀五千治喪,謚曰哲。載銳襲郡王。綿(勤心)及載銳父奕綬并追封如其爵。咸豐九年,薨,謚曰恭。子愛新覺羅·溥莊,襲貝勒,加郡王銜。
書法成就
對其書法的評價,有楊翰《息柯雜著》謂:“王得窺內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故書法大備如是,大抵皆從帖中問津,未深究古碑耳!保ㄇ澹┒Y親王昭梿《嘯亭雜錄》謂:“永瑆幼時握筆,即波磔成文,少年工趙文敏,又嘗見康熙時內監(jiān)。言其師少時猶及見董文敏用筆。惟以前三指握管,懸腕書之,故王廣推其語,作撥燈法!庇终f:“永瑆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只字,重若珍寶。論者謂國朝自王若霖(澍)下,一人而已。”《息柯雜著》又謂:“詒晉齋書,素未究心,但知其從趙承旨上溯歐陽率更,雖偶涉諸家,終不離兩家宗旨。集卷隨手雜臨,竟有脫盡町畦,不似本家筆意者。篆、隸亦有法度,蓋書非一時,臨非一家,不甚經意,而精神所寄,一一渾足,此無意勝于有意也。”
善收藏。著有《詒晉齋詩文集》及《續(xù)集》、《隨筆》、《倉龍集》等!肚迨犯濉肪矶俣挥袀。永瑆作為皇族,其書法的成就也得益于眼界寬、收藏廣。
永瑆傳世的書跡甚多,集中收入其個人叢帖。
主要作品
《詒晉齋書》,共五卷。嘉慶九年(1804 )奉圣旨摹勒,長沙陳伯玉、元和袁治刻。此帖專刻永瑆一人之書。首卷為御制文四種。后四卷以臨古為主,共十九種。此刻因摹勒出自名手,永瑆亦摹古功深,故頗為可觀。
《壽石齋藏帖》,四卷。嘉慶十年(1805 )昆山孫銓撰集,陳景川刻。孫氏曾匯刻清代七十四家書,亦名《壽石齋藏帖》,本文所指藏帖則?唐渌赜垃w一人之書,共六十余則。
《詒晉齋巾箱帖》,十六卷,嘉慶十二年(1807 )金匱錢泳摹勒四卷,名“巾箱帖”;嘉慶十六年( 1811 )增刻四卷,名“集錦帖”;嘉慶十七年(1812 )續(xù)增刻“藏帖”及“藏真帖”各四卷,后三種皆元和袁治摹勒。以其均為小冊,故統(tǒng)謂“巾箱帖”,皆永瑆書。除“集錦帖”十四種臨古、自書各半外,其它皆以臨古為主。
《詒晉齋巾箱續(xù)帖》,四卷,嘉慶十三年(1808 ),共刻永瑆書十七種,臨古與自書各半。平江貝墉摹勒。
《話雨樓法帖》,八卷,嘉慶二十三年(1818 )華陽卓秉怡撰集,金陵周玉堂等摹勒。此帖八十一種,皆永瑆書,臨古、自書各半。此刻出自雙鉤,故精美在諸刻之上。
《快霽樓法帖》,四卷,嘉慶二十三年(1818 )華陽卓秉怡摹勒,皆永瑆書,共十八種,卷帙雖少,精美不讓前帖。
《詒晉齋法書》,十六卷,嘉慶二十四年(1819 )金匱錢泳摹勒,共刻永瑆書六十二種。臨古與自書各半。永瑆以書名于時,錢泳又工于摹勒,故此帖刻成后,海內風行,翻版者眾。
另《搶沖齋石刻》,嘉慶二十五年(1820 ),共十二卷,以趙孟睢⒍洳夷N鰨蠖砦汕淄跤垃w所書。《雍睦堂法書帖》中也有成親王法書冊。
《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中收入成親王永瑆的楷書作品《臨歐陽詢楷書軸》,十二行共二百四十六字,今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刊于《文物 ·書法叢刊》。評者謂其雖是臨歐陽詢,實“貌合神離”,因摻入了趙孟畹木晷閿肟∫藎緣謾拔攣畝,循箣箣D。”其佻书立轴×P男泄財呤遄鄭諶氈盡睹髑迨櫚勞妓怠貳F勒呶醬聳榭拔汕淄醯目櫬磣鰨饒艿門費粞,“笔力遒劲士M,除r嬡刖兀髀涑,笔墨蕴籍”,“笔咒X骼觶樘宓溲,古試槰郁,隅娦衼y,功力闪b獺!薄噸泄櫸ń竇?middot;碑帖印譜》中收入了成親王小楷《群仙賦》, 1971年臺灣文化圖書公司出版!冻捎H王臨化度寺碑墨跡》,1916年刻。收入《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的永瑆行書作品有《題畫菊扇面詩軸》,為七言律詩,五行共五十九字,刊于日本《中國書道全集》。評者謂其:“清疏靈秀”,章法上體現了“行楷間出的節(jié)奏”。其中的楷法“筆畫瘦硬挺峭,行距疏朗,終不離歐陽詢和趙孟畹撓跋!薄肚鍶兆甑糜訝聳槭帷罰逖允皇,五行共六十二奏崿刊又R氈盡噸泄櫚廊貳F勒呶醬聳檎路ㄈ蘊逑腫判鋅嗉淶姆綹,“臭溨二、三阜d趾,接着三、五隔櫺书奏崿加之墨色的协钓崿袖\畹鈉胝⑹櫪,给人一涢秀、温润的脵谛!薄噸泄櫸痛蟠塹洹坊故杖肓似湫惺欏對帕汲際帷罰哐躍湟皇,四行共二十八奏崿临狛省博五H菔詹,刊又R氈盡噸泄櫚廊貳?/p>
另外,1971年臺灣文化圖書公司出版了《成親王書歸去來辭》,1986年巴蜀書社出版了《成親王書竹枝詞》!督笥^》還收入了《成親王書多心經》,《楹聯墨跡大觀》收入了成親王的《楷書七言聯》“青李來禽書旨邃,荔枝盧橘賦才多”。
藏書大家
乾隆間封為成親王,謚號哲。嘉慶間任軍機處行走,總辦理戶部三庫。精于書法、善纂、隸體,曾書寫裕陵圣得神功碑,作《撥鐙法》,論述懸腕作書之法。富于藏書,因家藏有陸機真跡《平復帖》,遂名其藏書處為“詒晉齋”,另有“看云閣”、“聽雨屋”,所藏多宋元舊刻秘籍,宋元代的書畫,為一時之冠。藏書以經、史、子、集編次為目。曾題詩有“錦軸牙簽富自夸,深居也說積書家。空巢未肯從東野,拈買猶須嘆浣花”。藏書印有“皇十一子詒晉齋印記”、“皇子永瑆之印”、“成親王”、“校理秘文”、“皇十一子永瑆鑒賞古書真跡珍藏之印”、“詒晉齋印”、“皇十一子”等。刊刻有《詒晉齋法書》。著有《詒晉齋詩文集》、《詒晉齋隨筆》、《倉龍集》、《聽雨屋集》等。
家族人物
有子綿勤,襲親王爵,薨。子奕綬襲爵,薨。子載銳襲郡王,薨,謚曰“恭”。子綿懿,過繼三阿哥永璋,襲其貝勒爵。子綿偲,過繼十二阿哥永璂,襲其貝勒爵。演員沈傲君的兒子就是永瑆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