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張堪出身于南陽豪門大族,很早便成為孤兒,他把父親留下的數百萬家產讓給堂侄。張堪十六歲時,來到長安受業(yè)學習。張堪的品行超群,諸儒都稱他為“ 圣童”。光武帝 劉秀還是一介布衣的時候,看到張堪品行兼優(yōu),常?洫勊
劉秀登基稱帝后,中郎將 來歙舉薦張堪,劉秀便征拜張堪擔任郎中。經過三次調遷后,升任 謁者。劉秀派他轉運積聚的布帛,并率領騎兵七千,前往協(xié)助 大司馬 吳漢征伐 公孫述。在半道上又追任為蜀郡太守。當時吳漢的部隊只剩下七天的軍糧,因此暗地準備船只打算退兵。張堪聽說后,趕緊拜見吳漢。張堪對吳漢說,公孫述必敗,不應在這個時候退兵。吳漢采納他的意見,于是故意示弱以引誘敵人。公孫述果然中計,率兵出城追擊,而被斬首于城下。成都被攻占后,張堪首先派兵占據城池,然后清查倉庫,收其珍寶,并將它逐件記錄,上報朝廷,沒有半點遺漏。他還慰問、安撫成都的吏民,使蜀地的吏民十分高興。張堪在 蜀郡擔任太守前后兩年,劉秀再次調任他為騎都尉。
后來,張堪率領驃騎將軍 杜茂的部下士卒,在高柳擊敗匈奴,被任命為漁陽 太守。在任期間,他率領軍隊追捕奸險狡猾的人,功勞賞罰非常分明,官吏百姓都愿意追隨他,為他所用。有一次,匈奴一萬騎兵入侵漁陽,張堪率領數千騎兵飛奔出擊。最后大敗敵軍,邊界地區(qū)得以安寧太平。緊接著他在 狐奴縣開辟稻田八千多頃,鼓勵百姓進行耕種,從而使百姓逐漸殷實富有。百姓編成歌謠唱道:“桑樹茂盛無旁枝,麥結雙穗豐收時。張君治理郡中事,其樂融融不可支!睆埧霸跐O陽任職八年,匈奴不敢進犯邊塞。
劉秀曾召見各州郡主管考核官員的官吏,詢問各地的風土人情及其前后守令賢能與否。蜀郡的計吏樊顯進言道:“漁陽太守張堪昔日在蜀郡時,心地仁慈,愛護部下,他的威名足可以討伐奸賊。在以前擊敗公孫述的時候,珍寶堆積如山,他掌握的財富,足可以使子孫享受十代。而他解職還都時,乘坐的只是一輛斷轅的破車,車上只有布被包袱而已。”劉秀聽后,嘆息好久,任命樊顯為魚復縣長吏。正準備征召張堪,張堪不幸病逝。劉秀為他深深地哀悼、嘆息,頒發(fā)詔書,褒揚他的功績,并賞賜布帛一百匹。
主要成就
張堪擔任漁陽太守期間,在郡中 狐奴縣境內開墾稻田,教會百姓種植水稻,百姓因此而殷富。童謠唱道:“桑樹多齊整,麥苗雙穗生,張?zhí)貋懋斦,老百姓樂騰騰!睆埧霸谌伟四,匈奴不敢來侵犯邊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