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惠松,1955年8月生,生于南京。著名硬筆書法家,F為中國硬筆書法 協(xié)會主席團成員,江蘇硬筆書法協(xié)會主席執(zhí)行主席(法人)。
20年內創(chuàng)作出版各類硬筆書法字帖高達300余種,總發(fā)行量超過2000萬冊。
學書經歷
幼受父訓,習字不輟。先以《玄秘塔》入手,后習顏體,行書學王羲之、米芾 。小楷臨《黃庭經》、《樂毅論》、《靈飛經》。
王惠松出生于南京的一個書香門第,“文化大革命”時,他隨父母從南京下放到了蘇北江都農村。環(huán)境雖然艱苦,但由于愛好書法,他始終沒有放棄對書法藝術的追求,對他一向要求嚴格的父親也沒有放松對他的督促和教導,不管平時工作多忙,每天上班前父親都要檢查王惠松練的字。還是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王惠松的毛筆字就在學校舉辦的寫大字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
由于生活所迫,王惠松初中畢業(yè)后便學木匠,跟隨師傅輾轉大江南北,在工地上干木工和泥瓦工。艱苦,寂寞,思鄉(xiāng),常人難以想象的生活處境,練習書法成了年輕的王惠松唯一的樂趣,工地上的磚塊,工棚里的邊角料,上山的青石板,路邊的落葉,所有能寫字的雜物,都成了他釋放情緒的書寫載體。在湖南做木工活時,他在縣城的新華書店買到兩本古字帖《玄秘塔》和《多寶塔》,欣喜之余臨寫了上百遍,還常在干活現場用木工筆苦練硬筆字。一位木工老師傅見這位穿著樸實干活賣力的青年整天不多話,丟下鋸子就寫字,心疼地說:“小王啊,功到自然成,不要太性急。齊白石是我們湖南人,也是走南闖北的木匠,雕花手藝精得很呢,后來成了大畫家!崩先说陌参,深深地感動著王惠松。
1979年,王惠松終于回到南京,分配在燕子磯公園。那時的文化活動很少,王惠松一手漂亮的字經常入選省、市及全國的大展。他越寫越有勁頭,成了硬筆書法的獲獎專業(yè)戶。從1988年至今,王惠松先后榮獲國內硬筆書法大賽特等獎和金獎多達十余次,中國青年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等,紛紛找上門來,請王惠松創(chuàng)作出版硬筆書法。他出版的一套高中、初中、小學生古詩文鋼筆字帖,竟然再版8次。如今,很多省、市中、小學同步習字冊,都選王惠松的書體為范字。南京的小學生們對王惠松的字應該更熟悉,因為南京市幾十萬小學生使用的語文課文同步習字冊就是王惠松書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