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藤原嬉子(ふじわら の きし/ よしこ)
生于寬弘四年(1007年),逝于萬壽二年(1025年),嬉子是御堂關(guān)白藤原道長的六女,母親是左大臣源雅信之女源倫子。同母兄姊有宇治殿賴通、大二條殿教通、上東門院彰子、枇杷殿皇太后妍子、大中宮威子。
履歷
寬弘四年(1007年),嬉子出生。
寬仁二年(1018年),任職尚侍。
寬仁三年(1019年),著裳,敘從三位。
寬仁五年(1021年),作為兄長賴通的養(yǎng)女,入皇太子敦良親王(即 后朱雀天皇)后宮。
萬壽二年(1025年)8月3日,親仁親王(即后冷泉水天皇)出生,嬉子因感染赤斑瘡(麻疹的一種)于兩日后逝世,享年19歲;同月29日,嬉子被追贈正一位。
寬德2年(1045年),親仁親王即位,追贈嬉子為 皇太后。
生平
出生
嬉子生于一條天皇寬弘四年(1007年)。
嬉子出身于累代秉政的“準皇族”藤原家,她是當時的御堂關(guān)白藤原道長的第六女,母親是正室源倫子(嬉子在源倫子所生的嫡出女兒中排第四,因此一些資料說她是道長的第四女)。日本歷史上僅有的“一門三后”—— 一條天皇中宮彰子、 三條天皇中宮妍子、 后一條天皇中宮威子是她的胞姐,繼道長之后成為攝政關(guān)白的賴通和教通是她的胞兄。親族中地位顯赫者還包括日本第一位獲得 女院宣下的皇妃——一條天皇生母藤原詮子(東三條院)。
藤原家族的女兒都是聰慧美麗的,《大鏡里書》、《 榮華物語》和《 今鏡》皆形容嬉子“稟性聰慧”,且具有當時被奉為女性美的最重要標志之一“發(fā)長過身”。盡管這不乏世人對掌權(quán)者的阿諛奉承,但可以肯定的是,嬉子和她的姐姐們一樣都是父親道長最為寶貴的政治資本,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她們的命運就與藤原家族的政治前途聯(lián)系在一起,為了父兄的攝關(guān)偉業(yè),注定要犧牲自己的終身福祉。
參內(nèi)
寬仁2年(1018年),在三姊威子受冊為 女御并辭去 尚侍之職之后,嬉子入宮擔任尚侍。
入宮的第二年即寬仁3年(1019年),舉行著裳儀式(女子成年禮),并敘從三位。由于父親道長已經(jīng)出家,最直接的后援人不復(fù)存在,嬉子便過繼為兄長賴通的養(yǎng)女,由這位繼任攝政擔任她的保護人。
寬仁5年即治安元年(1021年)二月,一如世人所預(yù)料的,藤原尚侍嬉子入皇太子敦良親王(即未來的 后朱雀天皇)后宮,居登華殿。
早逝
萬壽2年(1025年)8月3日,東宮御息所(對特別受寵或生下皇子、皇女的皇妃的稱呼)嬉子不負眾望,生下了期盼已久的第一皇子親仁親王,即未來的 后冷泉天皇。但是不幸卻在此際降臨;首映錾亩熘,19歲的嬉子在產(chǎn)褥上結(jié)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罹患麻疹的她沒能繼三位姐姐之后成為道長一門的第四位中宮。
東宮妃的薨逝使得朝野上下一時為之變色,后一條天皇親作和歌悼念這位紅顏薄命的姨母和弟妹,并追贈她正一位。母親源倫子和在 法成寺出家的父親道長得知愛女兇訊都悲痛不已。
嬉子死后葬于舟崗西。
寬德2年(1045年),其子親仁親王即位,追尊母親為皇太后,并下詔設(shè)置國祭。
身后
嬉子的死亡也使不詳?shù)亩蜻\籠罩道長一門。就在萬壽2年(1025年),她的異母三姐敦明親王妃寬子(道長與側(cè)室西宮左大臣源高明之女源明子所生庶長女,六姐妹中排行第三)也離開了人間。兩年后的萬壽4年(1027年),二姐三條天皇中宮妍子、異母三哥入道前右馬頭顯信(源明子所生庶次子,七兄弟中排行第三)先后撒手人寰。子女紛紛謝世沉重打擊了道長,這位曾吟詠過“此世即吾世,如月滿無缺”、創(chuàng)造了“一門三后”偉業(yè)的 攝關(guān)政治巔峰人物,于萬壽4年帶著憂傷和驚懼在其營造的法成寺佛像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嬉子是被藤原家族寄予厚望的女兒,在三個姐姐都成為天皇中宮的情況下被送入東宮,道長父子期盼她成為家門中第四位中宮,使“一門三后”的偉業(yè)更進一步成為“一門四后”,更期盼她像彰子一樣產(chǎn)下皇子而在未來成為國母,以確保家門的攝關(guān)地位。但道長的野心卻被命運之輪碾得粉碎,歷史證明他“如月滿無缺”的錦繡生涯只是家族衰敗前的夕陽返照。
嬉子沒能成為 中宮即死去,成為道長所有入宮的女兒中最早亡故的一位,她的逝去是臨照于攝關(guān)家的太陽光輝西斜的開端。此前,繼彰子之后被冊立為中宮的妍子和威子都沒有誕育皇子;而后冷泉天皇誕生以后,道長一門的女兒(包括賴通的女兒寬子,教通的女兒生子和歡子;其中生子曾產(chǎn)下一名皇子,但出生當天即夭折)就再沒有人能夠生下皇子,這導(dǎo)致了與藤原氏沒有直接血緣關(guān)系的 后三條天皇(后冷泉天皇異母弟)得以登上皇位。這位銳意改革的天皇及其繼任者的施政使得藤原氏的權(quán)力日益衰微,并逐漸讓位于新興的地方武士集團。攝關(guān)制度在平安末期走向終結(jié)。
家族
長輩
祖父: 藤原兼家。
祖母:藤原時姬(?-981),藤原中正女;藤原兼家正室。
父親:藤原道長(966年-1027年),藤原兼家第五子。
母親:源倫子(964-1053),左大臣源雅信的女兒,母親是藤原朝忠的女兒穆子;藤原道長正室,別稱鷹司殿。
姑母
藤原超子(954-982),藤原兼家長女,冷泉天皇女御,三條天皇生母。
藤原詮子(962-1001),藤原兼家次女,圓融天皇女御,一條天皇生母;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院,院號東三條院;十分疼愛幼弟道長。
伯父
藤原道隆(953-995),藤原兼家長子,一條天皇皇后 藤原定子之父。
藤原道兼(961-995),藤原兼家三子,人稱“七日關(guān)白”。
丈夫
后朱雀天皇(1009-1045):諱敦良,日本第69代天皇;一條天皇第三皇子,母上東門院彰子。
兄弟姊妹
同母
長兄: 藤原賴通(992-1074),攝政、關(guān)白,太政大臣,別稱宇治殿。
長姊: 藤原彰子(988-1074),一條天皇中宮,后一條天皇、后朱雀天皇生母;院號上東門院,是以大內(nèi)宮門為女院院號的先例,世稱“大女院”;她被冊封為中宮也開創(chuàng)了日本天皇一帝二后的先河。
二姊:藤原妍子(994-1027),三條天皇中宮,女兒是禎子內(nèi)親王(后朱雀天皇皇后,后三條天皇生母,院號陽明門院),別稱枇杷殿皇太后。
五兄: 藤原教通(996-1075),關(guān)白太政大臣,別稱大二條殿。
四姊: 藤原威子(998-1036), 后一條天皇中宮,別稱大中宮。
異母
二兄: 藤原賴宗(993-1065),右大臣。
三兄:藤原顯信(994-1027),入道前右馬頭。
四兄:藤原能信(995-1065),權(quán)大納言。
三姊:藤原寬子(999-1025),敦明親王妃。
五姊:藤原尊子(1003?-1084),源師房(賴通的養(yǎng)子)妻室。
六兄:藤原長家(1005-1064),權(quán)大納言(御子左家之祖)。
七妹:藤原盛子,三條天皇尚侍。
七弟:藤原長信(1014-1072),東寺法務(wù)僧正,通稱池邊僧正。
兒子
后冷泉天皇(1025- 1068):諱親仁,后朱雀天皇第一皇子;是日本歷代天皇中唯一 三后并立的天皇(在后冷泉天皇逝世2日前,女御藤原歡子成為皇后。依入宮順序,三后的身分改為——中宮章子內(nèi)親王為皇太后、皇后寬子為中宮,歡子仍稱皇后); 紫式部的女兒 藤原賢子是他的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