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概述
文亮臣,男,京劇老旦。滿族。1938年6月病故于北京,年六十一歲,身后蕭條,善后事均由程硯秋一手辦理。
藝術(shù)經(jīng)歷
因好皮簧而廢學(xué),以票友身份演唱。20歲以后拜師羅福山,轉(zhuǎn)為專業(yè)演劇。初搭祥慶和班,以后為程硯秋配戲最久,程倚之為膀臂。曾在中華戲曲?茖W(xué)校擔(dān)任老旦教師。
藝術(shù)特色
文亮臣扮相端莊華貴,嗓音高亮清越,唱念非常響堂。不足之處是少于韻味。
代表劇目
他除一般老旦劇目如《釣金龜》、《母女會(huì)》、《四郎探母》均能演出外,在《寧武關(guān)》中飾演趙氏一角,以表情逼真聞名一時(shí)。
活動(dòng)年表
1924年4月13日,農(nóng)歷甲子年三月初十日:程艷秋首演《金鎖記》
程艷秋于北京三慶園日?qǐng)鍪籽荨督疰i記》。程艷秋飾竇娥,王又荃飾蔡昌宗,郭仲衡飾海瑞,文亮臣飾蔡母,曹二庚飾張?bào)H兒,慈瑞泉飾禁婆,慈少泉飾山陽縣知縣,李四廣飾張母。
1924年8月8日,農(nóng)歷甲子年七月初八日:程艷秋組鳴盛社
程艷秋改組和聲社為鳴盛社,社長(zhǎng)為其岳父果湘林。因羅癭公病逝;編劇金仲蓀,羅之未竟遺作《碧玉簪》,由金仲蓀接手完成。“鳴盛社”的班底有李洪春、曹二庚、慈瑞泉、文亮臣、張春彥、侯喜瑞、王又荃、吳富琴等原和聲社老伙伴;王瑤卿先生則退出,搭入尚小云、譚富英的重慶社。在北京三慶戲院演出。
1925年8月20日,農(nóng)歷乙丑年七月初二日:鳴盛社改為鳴和社
在鳴盛社支持一年有余后,社長(zhǎng)果湘林先生不勝勞煩,程艷秋亦不忍老岳受累,決定自行出面組班,特聘梁華亭先生任社長(zhǎng),經(jīng)理內(nèi)外社務(wù),改組鳴盛社為鳴和社,班底成員有郝壽臣、侯喜瑞、曹二庚、慈瑞泉、郭仲衡、文亮臣、金仲仁、王又荃、周瑞安、李洪春、張春彥、董俊峰、李多奎等原和聲社老伙伴。請(qǐng)高登甲先生抱本子任后臺(tái)管事,文武場(chǎng)面則有琴師穆鐵芬、鼓師杭子和、陳鴻壽及錫子剛等。由金仲蓀任編劇,程艷秋掛頭牌自兼編導(dǎo)和唱腔身段設(shè)計(jì)。
1926年1月29日,農(nóng)歷乙丑年十二月十六日:程艷秋首演頭二本《福壽鏡》
程艷秋于北京華樂園日?qǐng)鍪籽蓊^二本《福壽鏡》。吳富琴、王又荃、王瑤卿、郭仲衡、文亮臣、周瑞安、蔣少奎合作演出。
1926年5月29日,農(nóng)歷丙寅年四月十八日:程艷秋首演《沈云英》
程艷秋于北京華樂園日?qǐng)鍪籽荨渡蛟朴ⅰ。程艷秋飾沈云英,王又荃、文亮臣、郭仲衡、吳富琴、周瑞安、侯喜瑞、曹二庚合作演出。
1927年1月15日,農(nóng)歷丙寅年十二月十二日:程艷秋首演《斟情記》
程艷秋于北京華樂園日?qǐng)鍪籽荨墩迩橛洝。程艷秋飾朱福姑,王又荃飾陳多壽,文亮臣、郭仲衡、曹二庚合作演出。
1927年4月30日,農(nóng)歷丁卯年三月廿九日:程艷秋首演《朱痕記》
程艷秋于北京華樂園日?qǐng)鍪籽荨吨旌塾洝贰3唐G秋飾趙錦棠,張春彥飾朱春登,侯喜瑞飾李仁,文亮臣飾朱母,曹二庚飾宋成,李四廣飾宋母,慈瑞泉、慈少泉飾兩衙役。
1930年3月,農(nóng)歷庚午年:程艷秋首次重組鳴和社
程艷秋重組鳴和社,以郝壽臣易侯喜端,李洪春、李洪福易周瑞安,王少樓易郭仲衡,姜妙香、程繼仙易王又荃,新聘傅小山、扎金奎、馬連昆、劉春立、李多奎、金少山搭入,言菊朋被邀短期搭入,使“鳴和社”陣容愈加壯大。演于鮮魚口內(nèi)小橋路南華樂戲院。
本次重組是因1929年程率班社赴滬演出后首次轉(zhuǎn)赴漢口,時(shí)某坤伶出重金策動(dòng)將程艷秋本戲戲本及“鳴和社”的一半班底拉了出來,加緊排練程派新劇上演,只有程艷秋的老伙伴們曹二庚、吳富琴、張春彥、文亮臣、李四廣和琴師穆鐵芬、鼓師杭子和仍堅(jiān)守鳴和社陣地未曾離去。后經(jīng)梁華亭籌措復(fù)于本年初在原班底基礎(chǔ)上將班社重建。
1930年3月1日,農(nóng)歷庚午年二月初二日,晚:1930年3月1日開明戲院演出
永勝社在開明戲院演夜戲。
演出劇目
倒三:《上天臺(tái)》(言菊朋)
壓軸:《鴛鴦!罚ㄐ缕G秋,王又荃,文亮臣)
大軸:《鐵籠山》(楊小樓,錢金福)
1931年1月26日,農(nóng)歷庚午年十二月初八日:程艷秋首演《荒山淚》
程艷秋于北京中和園夜場(chǎng)首演《荒山淚》。程艷秋飾張慧珠,文亮臣、曹二庚、周瑞安、范寶亭合作演出。
1931年8月,農(nóng)歷辛未年:程艷秋首演《春閨夢(mèng)》
程艷秋于北京中和園首演《春閨夢(mèng)》。程艷秋飾張氏,俞振飛飾王恢,哈寶山飾曹襄,吳富琴飾李氏,文亮臣飾劉氏,蘇連漢飾趙克媽,曹二庚飾李信,李四廣飾孫氏,侯喜瑞飾公孫瓚,慈少泉飾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