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果湘林,男,京劇旦角。字仲蓮。原籍河北省文安府霸縣。出生:1881年,光緒七年(辛巳);逝世:1965年,農(nóng)歷乙巳年。享年84歲。
其父果福隆曾經(jīng)營糖坊,后因水災(zāi)破產(chǎn),攜帶全家流落北京。為生計所逼,果湘林九歲即賣身學(xué)戲,習(xí)青衣,與王瑤卿同窗,因不堪師傅的打罵和師兄弟的欺侮,曾服毒自殺,幸好被他人救起。十六歲時由一位仗義文人出資贖身,乃得獨(dú)立搭班演出,曾紅過一陣。經(jīng)人介紹,與當(dāng)時名旦余紫云之女余素霞結(jié)婚。果湘林為程硯秋的岳父,程的妻子果素瑛為其二女兒。
活動年表
1923年4月26日,農(nóng)歷癸亥年三月十一日:程艷秋結(jié)婚
程艷秋和果秀英在前門外同興堂飯莊舉行結(jié)婚典禮。整個飯莊喜氣洋洋,四周掛滿了賀喜的祝辭和書畫,賓客達(dá)四五百人。
因?yàn)樾吕沙唐G秋、岳丈果湘林、冰媒梅蘭芳以及新郎的師傅榮蝶仙、王瑤卿,新娘的外祖父余紫云等人,都是唱旦角的,因此在京的旦行名角,幾乎傾巢出動,前來賀喜助興。包括:陳德霖、余玉琴、田桂鳳、王瑤卿、王琴儂、朱幼芳、閻嵐秋、朱桂芬、荀慧生、于連泉、朱琴心、王蕙芳、姚玉芙等,全都在座。報刊稱之為“自有伶人辦喜事以來,真正巨觀之名旦大會也。”
婚后羅癭公為果秀英改名為果素瑛。
1924年8月8日,農(nóng)歷甲子年七月初八日:程艷秋組鳴盛社
程艷秋改組和聲社為鳴盛社,社長為其岳父果湘林。因羅癭公病逝;編劇金仲蓀,羅之未竟遺作《碧玉簪》,由金仲蓀接手完成!傍Q盛社”的班底有李洪春、曹二庚、慈瑞泉、文亮臣、張春彥、侯喜瑞、王又荃、吳富琴等原和聲社老伙伴;王瑤卿先生則退出,搭入尚小云、譚富英的重慶社。在北京三慶戲院演出。
1925年8月20日,農(nóng)歷乙丑年七月初二日:鳴盛社改為鳴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