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奉
趙奉(1086~1150),字孟承,浙江縉云人。為北宋開國宰相趙普第六世孫。其父趙期在宋徽宗時期任兵部尚書。理學(xué)名家楊時的門人。初以神童試,入太學(xué),任尚書郎。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以父蔭補國子博士。靖康之難,金人議立張邦昌為帝。即率太學(xué)生發(fā)難。宋高宗即位,任國子司業(yè)。建炎二年(1128),任翰林洗馬兼寶謨閣待制。三年春,趙構(gòu)兩次命令他起草與金議和文書,都嚴(yán)辭拒絕說:“金人不守信用,前車可鑒,我寧愿殺頭也不肯托墨以偷生”。金人再度南侵,趙構(gòu)避難于臺溫海上,對趙奉說“卿真先見之明”。八年,升兵部右丞充真、和諸路招討使。十一年率部收復(fù)真州、和州。升兵部侍郎,封大中大夫,真定郡公。五月又上疏不可與金議和。他與岳飛是朋友,岳飛下獄,深感營救無效,就以身體不好為理由,退休而歸。死后謚忠允。有《五云清唱》、《風(fēng)雅遺音》等,同學(xué)張九成為他作傳。事見《五云趙氏宗譜》卷一八。其墓在縉云縣城山嶺頭,坐東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