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基本資料
委羅奈斯(1528-1588),意大利畫家,作品有《開那的婚宴》、《利維家的宴會》等,色彩絢麗,調(diào)子豐富。
風(fēng)格
在威尼斯畫派中,委羅奈斯是堅持意大利文藝復(fù)興美術(shù)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最后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在維也納一個雕刻家的家庭里,從小受到藝術(shù)的熏陶。后來,他跟隨當(dāng)?shù)氐漠嫾野矕|尼奧·巴底勃學(xué)畫,1551年來到威尼斯,在威尼斯度過了全部的藝術(shù)生涯。委羅奈斯一生主要是從事教堂和宮殿以及貴族、商人家庭的壁畫繪制。這些畫大多以神話、寓言及世俗生活中具有戲劇性的安逸享樂的情節(jié)為題材。創(chuàng)作中,他傾心于含有自然光的明亮色彩并具華麗的裝飾味,他追求的是畫面中豐富的感覺和詩一般自由的幻想。他喜好以宏大壯麗的建筑物為背景,描繪有眾多人物的盛大場面,他筆下的那些美麗動人的人物、豪華艷麗的服飾、富麗堂皇的建筑及燦爛奪目的器皿、珍寶等,成了十六世紀(jì)威尼斯社會的宿影!独醇业难鐣肪褪瞧渲幸患拇碜髌。
作品賞析
《西蒙家的最后晚餐》
這幅畫是圣約翰圣保羅教堂的訂件,畫的原名是《西蒙家的最后晚餐》,取材于新約全書中的故事:耶穌被猶大出賣后,他感到死期將臨,愈越節(jié)的晚上,他和門徒們在西蒙家舉行了最后的晚餐,畫面描繪的是晚餐的情景。然而,委羅奈斯在創(chuàng)作中完全背離了這個宗教主題,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把“最后的晚餐”變成了豪華的盛大宴會。宴會設(shè)在一所宏偉華麗的有著三扇大型拱門的大廳里,廳里聚集著各種人物,有歐洲人也有東方人,有貴族也有平民,甚至還有一條狗。耶穌雖然坐在中間位置,但從其動態(tài)、形象的處理上并沒有受到特別的重視;紅衣主教在一旁無聊地坐著,回頭看著一條狗;兩個侏儒在樓梯口為一只鸚鵡而爭吵。畫家將自己也畫在其中,他身穿灰綠色的上衣,伸展雙臂向仆人們大聲地表示著謝意;仆人們有吃有說對他的致謝并無多少反應(yīng),兩個持戟的人坐在石階上,一個吃著食物,一個在酗酒;他們身后的人們,有的互相交談,有的穿梭往來,全都沉湎在美酒佳肴之中。這一宴會場面,全然沒有基督在不幸降臨前的最后的晚餐的氣氛,卻更象一個上下層社會交雜的聚餐會。教會為此非常惱怒,認為這幅畫是對耶穌的不恭,對宗教的褻瀆,違背了教會的成規(guī)。因此,委羅奈斯受到了宗教法庭的傳訊。法庭上,畫家機智地進行辯論,他說:“應(yīng)當(dāng)允許畫家在繪畫中采取象詩人寫詩時所采取的那種自由的詩意般的u2018放肆u2019,藝術(shù)家都應(yīng)有自己的個性和創(chuàng)作的自由,寫詩可以盡情盡興地描寫,繪畫也應(yīng)可以有自己豐富的想象。”法官說不出他有什么罪,但限他三個月內(nèi)必須修改,否則要受到懲罰。為了緩和矛盾避免沖突,委羅奈斯決定將這幅畫改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