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城之母”
練氏夫人, 練寯,浦城練湖人,(872~952年)。嫁與 章仔鈞為妻。唐天祐年間(904~ 907年),章仔鈞撰《時論三策》獻給閩王 王審知,得到王的賞識,任西北行營 招討使,配給步兵5000名,屯守浦城西巖山。有一次,唐將盧某托言借路經(jīng)過山下,到時卻忽然擂鼓攻打營壘,包圍營盤。章急派 邊鎬、王建封兩名校兵往 建州求援。兩校兵因雨延誤時間,按軍法應當處斬。練夫人出面勸阻說:“形勢危急,正是用人之時,怎可殺壯士?”于是,仔鈞釋放了兩名校兵。后來,邊鎬和王建封投靠南唐。
后晉天福八年( 943年), 王延政在建州稱帝, 國號大殷。次年到福州為閩王,改大殷為閩國,國都仍設在 建州。南唐乘王延政初定福州,派查文徽率兵攻打建州,用 王建封為先鋒, 邊鎬接應,城破,王延政投降。當時 章仔鈞已死。邊鎬和王建封查知練氏夫人移居建州,為報恩德具備金銀、布匹贈送夫人,同時還交給一面白旗,說:“ 唐兵就要屠城,請夫人將這旗子插在門前,以免兵士誤犯。”夫人慨然退還所有金銀、布匹,連白旗也交還給他們,并鄭重地說:“你們?nèi)绻櫮钆f時恩情,我希望保護全城。如果一定要屠城,我全家愿意與城同存亡。唯獨留住我一家,也沒有什么意義。”邊、王二人大為感動,停止屠城,全城百姓得以保全。
練氏族譜記載
練何,第八世孫,練 侯籍 ,字在書,號蕓香, 唐朝,公年十五考郡案邑庠生。妣龔孺人,合葬於綠浦嶺。生二子:練第高、練第享。生女名:練玉姑,又名練寯,人稱練氏夫人,適浦城章太傅仔鈞之妻,生而肉發(fā),深沈端毅,不茍言笑,不貪一己之生,能救建州滿城之命,郡人德之,列縣志名載史記。奉旨建祠立碑,春秋二祀。(摘自 練氏族譜)
練玉姑世系
練氏始祖 練何,字子俊, 原姓東,是 伏羲后裔;浕榛母Ρ伲駵嗀帐衔粗。自 太昊嗣興帝,號伏羲, 伏羲氏以木德王 其姓風氏。民之 有姓,實自此始。厥裔 羲仲,帝堯時,命掌東方, 青陽之令,易風姓為東方氏,取義青陽,曾稱 濟陽為郡。東方氏三傳有 東不訾者,蓋帝舜七友中人,居太原墟,因帝呼為東友,即更其覆,而仍相傳為東,由居太原,故又易其郡為太原。東不訾九十六代嗣裔 東何,乃漢仕郎中 涇州東富公二十七代 元孫,本貫河南省 河內(nèi)縣(今 沁陽市),以 河內(nèi)為郡。公智勇超常,於唐貞觀時為 總管府 錄事參軍,貞觀十八年( 公元644年)十一月庚子日(農(nóng)歷11月30日),從 李勣伐 高句麗,貞觀十九年( 公元645年)五月 甲申日(農(nóng)歷5月17日),獻火攻策南蘇羅城( 遼東城,史書又稱 遼州),有功回朝,於貞觀十九(645)年十月戊午日(農(nóng)歷10月23日),在臨渝關(guān)的漢武臺刻石記功會上,唐太宗以“精練軍戎”,賜姓練,封 岐山侯,封三世 恩榮 世襲騎尉將軍。 欽差大臣兵御尚書大總管李勣贊曰拜題:“舜友賢裔,岐山侯第,貞觀恩及, 賜姓啟宇,詩書冠冕,詒謀濟美!卞w氏,封 一品夫人,與夫合葬於河南省 懷慶府 河內(nèi)縣紫金壇(今沁陽市 神農(nóng)壇)。生二子: 練舜麒、 練舜麟。上述內(nèi)容在《 中國人名大辭典》1525頁、《 四庫全書》 萬姓統(tǒng)譜卷一百二、《 中國通史》第六卷中古時代隋唐時期(下冊)、《 資治通鑒》唐紀、《 尚友錄》卷十八、《 舊唐書》太宗下卷三、《 新唐書》太宗本紀卷二、《 列卿錄》等書均有記載。
練玉姑世系是: 練何——練舜麒—— 練友明——練賢佐——練裔慶——練岐安——練山毓——練 侯籍,——練玉姑。練侯籍即是練氏夫人的父親。練氏夫人是練何的第九世孫。
人物縮影
她用大愛演繹了中國唐五代時期的“辛德勒名單”,她用大智拯救了萬戶黎民免受血光之災。面對城門外的刀光劍影,面對一觸即毀的 建州古城,她以仁者的力量,以愿殺老嫗 一身,免城中老幼一劫的英雄氣概,讓屠城者止步城下,放下屠刀。
建州 黎民百姓的“ 芝城之母”,浦城父老鄉(xiāng)親的“越國夫人”,就這樣定格在閩北歷史長廊中。她的恩德?lián)纹鹑诵缘幕娘L采折射生命的靈光。
芝城之母--練氏夫人(練嶲)(872~952年),浦城仙陽練村人,五代閩西北行營 招討使 章仔鈞之妻。
保全建州
唐天祜年間(904-907), 章仔鈞撰“時論三策”獻給閩王 王審知,得到王的賞識,任為西北行營 招討使,配給步兵5000人,屯守浦城西巖山.有一次,唐將盧某托言借路經(jīng)過山下,到時卻忽然擂鼓攻打營壘,包圍營盤.章派 邊鎬、王建封兩名校兵往 建州求援,兩校兵因雨延誤時間,按軍法應當處斬。練夫人出面勸阻說:“形勢危急,正是用人之時,怎好殺壯士?”于是,仔鈞釋放了兩名校兵。后來,邊鎬和 王建封投靠南唐。
南唐 保大一年(943), 閩國 王延政在建州稱帝,國號殷。次年,福州 朱文進殺 王延曦,自立為閩王。不久,王氏舊部又殺朱文進,迎王延政入福州為閩王,改 殷國為閩國,國都仍設在建州。此時南唐乘王延政入福州之機,派兵進攻 建州。以大將查文微為元帥,命王建封為先鋒、 邊鎬接應,并下令城破之日要將建州百姓殺盡。王、邊二將聽說 章仔鈞死后、練氏夫人遷居建州。此時建州危在旦夕,當設法保全昔日恩人生命財產(chǎn)安全。遂備金銀財帛、解甲步行到練氏夫人家拜謝,并授白旗告夫人曰:“吾輩曾蒙夫人恩活,豈敢忘報,F(xiàn) 唐兵將屠滅建州百姓,請植旗于門為號,當保全之!狈蛉吮M還金帛和白旗曰:“建州城中居民六、七萬人,只有極少數(shù)是你們的敵人,郡等若記舊德,望保全此城。若必屠殺,則我家愿與城俱亡,不愿獨生!倍䦟⒙勓裕钍芨袆,遂令收回白旗,并告全城居民以植楊柳為記,當可保全。夫人令子孫家人連夜遍告州民。第二天,南唐大軍進城,家家門前遍插楊柳,兵卒均不敢犯。結(jié)果只殺了36個將士,并在城外大州放了一把火,報稱“火燒一大州,殺了36條街人”。全城百姓安然無恙。
后世尊護
建州人民感念練氏夫人全城大德,在夫人辭世后,破城治不許建墓禁例,將 練氏夫人墓建于州署后衙(今 工人文化宮前),并題碑曰“全城眾母”。每屆清明節(jié)家家戶戶門前遍插楊柳,以志紀念,至今千年,不少人仍保留這一習俗。
明正德十五年(1505年),建寧府同知湛龍,撤銷城西敬客坊 天后宮,改為章 太傅練氏夫人祠。后來,城西夫人祠移往郡城桐樹坡。清乾隆十年(1745),立墓碑稱“宋追封太傅 瑯玡王唐金紫大夫武寧伯章公諱仔鈞元配越國夫人練太夫人!惫饩w三年(1877),浙江金華章倬標撰《修祠記》題為“敕封保唐靈佑渤?ぞ毞蛉恕!背俏鞣蛉遂粢圃诳こ峭淦拢船F(xiàn) 在企業(yè)局宿舍)。1990年,建甌人民又在原墓址附近新鑄 練氏夫人銅像一座,并刻大理石碑記其傳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