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姓名:
戴光全
Name:
DAI Guangquan
職稱:
副研究員
Title: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所在系:
會展經(jīng)濟與管理系
Department:
Dep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職務:
系主任
Position:
Director of Department
研究領域
會展經(jīng)濟與管理、節(jié)慶節(jié)事旅游、旅游規(guī)劃研究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Event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 Tourism Planning & Study
主授課程
會展業(yè)概論,節(jié)事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案例研究,會展與節(jié)事旅游研究
Intruduction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Event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 Case Studies in Tourism Management, Study on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CE), 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FSE) Tourism
教育經(jīng)歷
2001.9-2004.7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guī)劃學院 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999.9-2001.7 中山大學地球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 碩士研究生,提前攻讀博士學位
1984.9-1988.7 華東師范大學大學地理系 本科,獲學士學位
2001.9-2004.7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 Phd.
1999.9-2001.7 School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SUN Yat-Sen Uni. Candidate for Master
1984.9-1988.7 Dept. of Geography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 Bachelor
工作經(jīng)歷
2008.3— 華南理工大學經(jīng)濟與貿(mào)易學院會展經(jīng)濟與管理系 系主任
2008.1— 華南理工大學經(jīng)濟與貿(mào)易學院會展經(jīng)濟與管理系 副研究員
2007.1-2007.7 華南理工大學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旅游會展管理系 系主任
2007.1-2007.12 華南理工大學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 副研究員
2004.7-2006.12 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1988.5-1999.8 云南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云南財貿(mào)學院 助教、講師
2008.3— Dep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UT) Director
2008.1— Dep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 SCUT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ARF)
2007.1-2007.7 Dept. of Event Tourism, Shool of Tourism & Hotel Management, SCUT Director
2007.1-2007.12 Dept. of Event Tourism, Shool of Tourism & Hotel Management, SCUT ARF
2004.7-2006.12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 Guang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Sciences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ARF
1988.5-1999.8 Yunan Provincial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u2018s Colledge & Yunan Finance and Trade Colledge Office manager, Lecturer
科研項目
縱向項目(近5年):
1. 2002-2004 城市旅游理論體系、結構功能及游憩商業(yè)區(qū)研究(項目主持人:保繼剛,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批準號:40171027)(主要參加者)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0171027)
2. 2003-2005 海島型區(qū)域文化的形成及發(fā)展研究——以海南島為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主持人:朱竑,批準號:40301011)(主要參加者,排名第三)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0301011)
3. 2004.7.-2006.12. 廣州2010年亞運會的旅游影響和對策研究(廣東省科學院優(yōu)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項目2004年度)(項目主持人:戴光全)
4. 2006.1.-2008.12.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10年亞運會與廣州體育旅游發(fā)展研究(項目主持人:戴光全,項目編號:5301104)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No. 5301104)
5. 2006.1.-2007.6. 廣東省軟科學研究項目:廣東省旅游業(yè)技術水平的區(qū)域比較分析及對策(項目主持人:戴光全,項目編號:2005B70101058) Soft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No. 2005B70101058)
橫向項目(近5年):
1. 2003.3.-2003.3. 廣州市芳村區(qū)世界美食之窗概念策劃(中山大學保繼剛教授主持,戴光全為主要參與者)
2. 2003.4.-2003.10. 西雙版納瀾湄次區(qū)域旅游合作中的戰(zhàn)略研究(同上)
3. 2003.4.-2004.4. 荔灣區(qū)西關民居民俗風情區(qū)旅游發(fā)展研究(中山大學朱竑副教授主持,戴光全為主要參加者)
4. 2003.4.-2004.5. 福建省上杭縣古田生態(tài)文化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旅游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中山大學朱竑副教授主持,戴光全為主要參加者)
5. 2004.12.-2006.6.23 廣州市增城旅游資源普查(戴光全為項目副組長)
6. 2004.7.-2005.12.10 河南省旅游形象策劃(中山大學彭華教授主持的河南省旅游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子課題)(戴光全為子課題項目主持人)
7. 2005.5.-2007.7. 廣州從化流溪溫泉度假區(qū)近期旅游項目策劃(戴光全為主要參與者)
8. 2005.12.-2007.2. 珠海旅游市場開發(fā)與營銷戰(zhàn)略研究、珠海海洋旅游開發(fā)研究(珠海市旅游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修編專題,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主持,戴光全為該兩項專題項目主持人)
9. 2006.1-2007.4. 從化良口鎮(zhèn)聯(lián)溪景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中山大學協(xié)作項目,戴光全為項目主持人)
10. 2005.10-2006.7.6 桂林“十一五”旅游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桂林市旅游局委托項目,戴光全為項目主持人)
11. 2005.10-(項目進行中) 桂林市旅游營銷戰(zhàn)略規(guī)劃(桂林市旅游局委托項目,戴光全為項目主持人)
12. 2007.3.-(項目進行中) 洪江市旅游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專題研究(中山大學協(xié)作項目,戴光全為項目主持人)
13. 2007.7.-(項目進行中) 美酒河旅游總體策劃(中山大學協(xié)作項目,戴光全為項目主持人)
14. 2008.9.-(項目進行中) 佛山市三水區(qū)旅游總體規(guī)劃專題研究(中山大學協(xié)作項目,戴光全為項目主持人)
著作論文
專著(近5年):
1. 戴光全. 重大事件對城市發(fā)展及城市旅游的影響研究——以u2019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為例. 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 2005.7. 第一版, 32萬字.
2. 戴光全 等. 節(jié)慶、節(jié)事及事件旅游:理論·案例·策劃.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5.9. 第一版, 25萬字.
3. 保繼剛 等著. 旅游規(guī)劃案例. 廣州: 廣東旅游出版社, 2003年5月 (戴光全定稿人之一, 編寫第三章, 4萬字).
4. 周常春, 苗學玲, 戴光全 主譯. 國際旅游規(guī)劃案例分析.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4.1. 原版:Lynn C. Harrison (Editor), Winston Husbands (Editor). Practicing Responsible Tourism: International Case Studies in Tourism Planning, Policy, and Development. John Wiley & Sons, 1996(戴光全譯校5章,共8.8萬字).
5. 池雄標 主編. 濱海旅游理論與實踐.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4.7 (戴光全參編第五章全部和第八、九章部分內(nèi)容,5萬字).
6. 保繼剛 等著. 城市旅游:原理·案例.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5.1.(戴光全參著2章、6.0萬字: 戴光全, 周常春. 第九章 重大事件對城市旅游的影響:昆明案例;保繼剛, 戴光全, 鄭海燕. 第十五章 國際旅游城市客源市場空間結構演變:桂林案例).
7. 保繼剛 等著. 旅游區(qū)規(guī)劃與策劃案例(貴州赤水十丈洞旅游區(qū)規(guī)劃, 戴光全; 大香格里拉旅游區(qū)開發(fā)策劃, 甘盟雨, 戴光全). 廣州: 廣東旅游出版社, 2005.2.(戴光全參著2章, 4.5萬字).
教材及譯著:
1. 戴光全, 馬聰玲 主編. 節(jié)事活動策劃與組織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部統(tǒng)編國家級職業(yè)教育規(guī)劃高職高專院校會展專業(yè)教材). 北京: 中國勞動出版社. 2007.2. 第一版, 29萬字.
2. Mike Weed and Chris Bull 著, 戴光全 朱竑 主譯, 郭淳凡 校譯. 體育旅游. Sports Tourism: Participants, Policy and Providers.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6.3.第一版,27萬字.
3. 彭青主編. 旅游經(jīng)濟學. 沈陽: 東北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 2007.7.第一版. (戴光全參編3章,2.5萬字.)
4. 張成嫻主編. 新編市場營銷學.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5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戴光全編寫兩章, 4萬字).
5. 彭開聰, 陳曉紅, 于克信主編. 中國現(xiàn)代工業(yè)經(jīng)濟管理學.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7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戴光全編寫兩章, 5.5萬字).
6. Stephen L.J. Smith著, 吳必虎 等譯, 保繼剛校. 游憩地理學:理論與方法. Recreational Geography.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戴光全翻譯兩章, 5.5萬字).
期刊論文(中英文):
1. 戴光全(執(zhí)筆). 從嚴治院加強教學秩序管理. 云南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1991, (4)(本文獲“1989-1991年云南省高教學會高教研究論文三等獎”).
2. 戴光全. 關于進一步搞好楚雄市電器成套設備廠的調(diào)查報告. 云南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1992, (2).
3. 邢德茂, 陸金聲, 戴光全. ?h掛鉤興校富縣. 經(jīng)濟管理干部教育(北京). 1992, (4).
4. 戴光全(執(zhí)筆). 我院教師教學情況調(diào)查的統(tǒng)計分析. 云南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1994, (3).
5. 戴光全. 論生活資料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基礎的基礎”. 云南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1995, (1).
6. 李明龍, 戴光全. 旅游資源的包裝與景區(qū)景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南昌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00, (3): 75-78.
7. 戴光全, 李明龍. 從科學哲學看現(xiàn)代自然地理學研究的對象,內(nèi)容和方法. 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 自然科學版. 2000, 21(4): 47-50.
8. 戴光全. 旅游資源創(chuàng)新問題的初步研究. 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 2001, 12(1): 12-14.
9. 戴光全. 基于FFII的城市旅游景觀塑造:伊春市案例. 熱帶地理, 2001, 21(3): 251-256.
10. 保繼剛, 戴光全. 評《區(qū)域旅游規(guī)劃原理》. 地理學報,2001,56(6): 744.
11. 保繼剛, 鄭海燕, 戴光全. 桂林國內(nèi)客源市場的空間結構演變. 地理學報, 2002, 57(1): 096-107.
12. 戴光全, 吳必虎. TPC及DLC理論在旅游產(chǎn)品再開發(fā)中的應用——昆明市案例研究. 地理科學, 2002, 22(1): 123-128.
13. 張驍鳴, 戴光全. 恐怖主義活動對目的地國家入境旅游的影響——以土耳其為例. 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 2002, 13(1): 77-82, 85.
14. 陶偉, 戴光全, 吳霞. “世界遺產(chǎn)地蘇州”城市旅游空間結構研究. 經(jīng)濟地理, 2002, 22(4): 487-491.
15. 陶偉, 戴光全. 區(qū)域旅游發(fā)展的“競合模式”探索:以蘇南三鎮(zhèn)為例. 人文地理, 2002, 17(4): 29-33.
16. 保繼剛, 徐紅罡, 戴光全. “告別三峽游”的影響及理論解釋. 地理研究, 2002, 21(5): 608-616.
17. 鄭海燕, 徐紅罡, 戴光全. 構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旅游產(chǎn)品結構體系——以蘇州為例. 人文地理, 2003, 18(2): 55-59.
18. 張驍鳴, 戴光全, 保繼剛. 從事件旅游角度對SARS進行“后危機管理”研究(筆談). 旅游學刊, 2003, 18(4): 7-8.
19. 戴光全. 國際會議市場細分及其特點. 中國會展, 2003(6月), (12): 44-45.
20. 保繼剛, 戴光全. 西方會議會展與會議旅游——發(fā)展簡況、研究簡介與國際機構. 中國會展, 2003(7月), (14): 57-59.
21. 戴光全. 旅游關系營銷:旅游營銷創(chuàng)新的一個概念性框架. 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 2003, 14(4): 9-13.
22. 戴光全, 保繼剛.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內(nèi)容、方法與啟發(fā)(上). 旅游學刊, 2003, 18(5): 26-34.
23. 戴光全, 保繼剛.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內(nèi)容、方法與啟發(fā)(下). 旅游學刊, 2003, 18(6): 111-119.
24. 戴光全, 保繼剛.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文獻分析. 世界地理研究, 2003, 12(4): 78-83.
25. 李志剛, 戴光全. 國際會議安全管理初探——以桂林2002博鰲亞洲旅游論壇為例. 旅游學刊, 2004, 19(3): 72-76.
26. 戴光全. u201899中國麗江國際東巴文化藝術節(jié)及其旅游后續(xù)效應——節(jié)事活動的系列化運作. 社會科學家, 2004, (3): 82-84, 86.
27. 戴光全, 保繼剛.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方法. 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4, 15(3): 13-16, 21.
28. 朱竑, 李鵬, 戴光全. 科技與旅游結合模式探析. 廣東科技, 2004, (4): 24-26.
29. 戴光全, 張驍鳴. 生態(tài)旅游區(qū)容量控制的三維框架. 規(guī)劃師, 2004, 20(11): 101-105.
30. 朱竑, 戴光全, 保繼剛. 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旅游產(chǎn)品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世界地理研究, 2004, 13(4): 94-101.
31. 戴光全, 楊麗娟. 體育旅游及其國外研究的最新進展. 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 2005, 16(1): 68-74.
32. 周常春, 戴光全. 大型活動的形象影響研究——以u201999昆明世博會為例. 人文地理, 2005, 20(2): 38-42.
33. 宗曉蓮, 戴光全. 節(jié)事旅游活動中的文化表達及其旅游影響——國際東巴文化藝術節(jié)的旅游人類學解讀. 思想戰(zhàn)線, 2005, 31(2): 134-140.
34. 朱竑, 戴光全. 經(jīng)濟驅動型城市的旅游發(fā)展模式研究——以廣東東莞市為例. 旅游學刊, 2005, 20(2): 41-46.
35. 戴光全, 保繼剛. 大型事件活動的特點和場館的性質(zhì)轉變——昆明世博會和順德花博會的案例. 熱帶地理, 2005, 25(3): 258-262.
36. 戴光全, 楊麗娟. 慎用“節(jié)慶”的名義. 中國會展, 2005, (17): 54-56.
37. 楊麗娟, 戴光全(點評). 城市體育旅游產(chǎn)品及其產(chǎn)品策略研究. 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 16(5): 14-17, 99.
38. 戴光全, 楊麗娟. 花博會 讓陳村如此美麗——記廣東順德陳村花博會與花經(jīng)濟. 中國會展, 2005, (21): 46-48.
39. 戴光全, 江璐明, 楊麗娟. 科學、規(guī)范、全面、高質(zhì)、完整——廣州增城市旅游資源普查試點工作體會. 旅游學刊. 2006, 21(2): 9-10.
40. 戴光全, 保繼剛. u201899昆明世博會對昆明城市形象的影響研究. 人文地理, 2006, 21(1): 29-33.
41. 戴光全. 節(jié)慶: 生命之根植何處? [論壇, 答記者問] 中國會展, 2006, (9): 26-29.
42. Peng, Q., G. Q. Dai and H. Yue. The Competency Model for Middle and Senior Managers in High Star-rating Hotels in China. China Tourism Research, 2006, 2(1-2): 116-129.
彭青, 戴光全, 岳輝. 中國高星級酒店中高層管理者素質(zhì)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中國旅游研究, 2006, 2(1-2): 104-115.
43. 戴光全, 張驍鳴. 從TPC談會展產(chǎn)品和管理的屬性. 中國會展, 2006, (21): 54-55.
44. 戴光全, 保繼剛. 昆明世博會效應的定量估算——本底趨勢線模型. 地理科學. 2007, 27(3): 426-433. (6月)
45. 戴光全, 保繼剛. 城市節(jié)慶活動的整合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以昆明市為例. 地域研究與開發(fā). 2007, 26(4): 58-61, 78. (8月)
46. 戴光全, 宋秀卿. “大觀園”的后遺癥——大型會議活動“后會議效應”的調(diào)查. 中國會展, 2007, (19): 26-31. (10月)
47. 戴光全, 張驍鳴. 參展商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從第四屆中國會展經(jīng)濟國際合作論壇談起. 中國會展, 2008, (1): 46-47. (5月)
48. DAI Guangquan, BAO Jiga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grated Impact Index of Mega-event —A Case Study of Expo u201999 Kunm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8, 18(3): 214u2013223. DOI: 10.1007/s11769-008-0214-2.
獎譽Honors
1. 1989年7月獲得云南省省級機關講師團“優(yōu)秀講師團員”。
2. 1992年獲“1989-1991年云南省高教學會高教研究論文三等獎”。
3. 1993年9月獲云南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先進工作者”稱號。
4. 1996年9月及1997年9月連續(xù)兩次獲云南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優(yōu)秀教師”稱號。
5. 1997年9月被評為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函授教育十周年“先進教育工作者”。
6. 2002年11月,被評為中山大學2001-2002學年度優(yōu)秀研究生。
7. 2003年7月,獲中山大學獲地理科學與規(guī)劃學院論文獎勵。
8. 2004年3月,被評為廣東省2003年普通高校南粵優(yōu)秀研究生。
9. 2004年6月,獲中山大學獲地理科學與規(guī)劃學院論文獎勵。
10. 2004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最佳新人。
11. 2008年7月,獲中國地理學會旅游地理專業(yè)委員會陳傳康優(yōu)秀旅游地理學術論文獎。
社會兼職
1. 2004年12月起,擔任中國地理學會旅游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2. 2005年3月起,任廣東省地理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理事
3. 2005年5月起,任國際節(jié)慶協(xié)會(IFEA)·中國委員會、北京節(jié)慶文化發(fā)展中心專家會員
4. 2005年10月起,任廣東省地理學會第十一屆旅游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
5. 2006年2月起,任國際節(jié)慶協(xié)會(IFEA)·中國委員會、北京節(jié)慶文化發(fā)展中心《中國節(jié)事年鑒》編委會委員
6. 2008年7月起,任中國地理學會會員
圖書
作者:戴光全,馬聰玲 主編
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504558923
字數(shù):291000
頁碼:18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標識:20584795
編輯推薦
本書由北京節(jié)慶文化發(fā)展中心負責主持編寫。經(jīng)過專家、學者及節(jié)事專業(yè)人士的共同努力,終于完成了此書的編纂工作。這也是我國節(jié)事領域首部作為教材使用的專業(yè)書籍。
內(nèi)容提要
本書為國家級職業(yè)教育規(guī)劃教材。本書根據(jù)會展行業(yè)的崗位要求和高職、高專院校會展專業(yè)的教學實際,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組織編寫。內(nèi)容涉及節(jié)事活動概論、節(jié)事活動策劃、節(jié)事活動的市場營銷、節(jié)事贊助與財務管理、節(jié)事活動的現(xiàn)場管理實施、節(jié)事活動風險控制與管理、節(jié)事活動配套管理和節(jié)事活動評估等。
本書為高職、高專院校會展專業(yè)教材,也可作為高校、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yè)院校和民辦高校的會展專業(yè)教材或用于會展行業(yè)的各種短期培訓等。對于從事會展旅游工作的有關人員也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本書由北京節(jié)慶文化發(fā)展中心主持編寫,戴光全、馬聰玲主編,參加編寫的人員有郭淳凡、楊麗娟、弓寶宏;由吳必虎、王重農(nóng)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