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姓名:李康妃
性別:女
年代:明代
國籍:中國
職位:妃嬪
生平
李康妃,萬歷年間,被挑選入東宮,服侍時為太子的光宗。光宗對她頗為寵愛,她也恃寵而驕,光宗的太子妃郭氏(后追封孝元皇后)、才人王氏(天啟帝生母,后追封孝和皇后)、淑女劉氏(崇禎帝生母,后追封孝純皇后)的死都與她的妒忌、排擠和陷害有直接關(guān)系?靛(jīng)數(shù)次生育,但是生下的孩子大都夭折,只剩下一個女兒順利長大成人,冊封樂安公主,下嫁駙馬鞏永固?靛鸀槿瞬话卜郑恍南蛏吓,光宗登基后一直要求將自己封為皇后。但是光宗在位只有一個月就死去,康妃的夢想化為泡影。朱常洛時宮中有二李選侍,人稱東李、西李。東李即后來的李莊妃,“西李”即李康妃。二李皆為崇禎帝養(yǎng)母。李選侍也曾撫養(yǎng)過明熹宗朱由校,但由于曾虐待天啟帝朱由校,被天啟帝斥責(zé)。朱由校登基后于天啟四年封西李為康妃。在天啟帝登基之初,李選侍曾引發(fā)“移宮案”。
當(dāng)時宮廷中有兩個李氏姬妾都封為選侍,無親緣關(guān)系,外界人稱西李、東李(后來的李莊妃),其中康妃為其中的西李。東李有勢些,但西李最受寵。天啟帝在母親王才人去世后,由西李撫養(yǎng)。崇禎帝在母親劉淑女被父親譴死后也曾交給西李撫養(yǎng),后因西李生女,改由東李撫養(yǎng)。
明光宗即位,命封西李為皇貴妃。當(dāng)時西李討趣地說要封皇后,皇帝不應(yīng)。禮部侍郎孫如游上奏,“太后、元妃等人的謚號還沒有尊上,把這些事情解決后再封皇貴妃不晚!辈涣厦鞴庾诤芸炀婉{崩,來不及封皇貴妃。西李選侍仍然在乾清宮,東林黨擔(dān)憂其會垂簾聽政。于是大學(xué)士劉一燝、吏部尚書周嘉謨、兵科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上疏力爭,選侍移居仁壽殿。即當(dāng)時明朝著名的移宮案。此后明熹宗即位。因移宮事件過于苛激,事后外界紛言天啟帝虐待養(yǎng)母,御史賈繼春上奏指責(zé)東林黨人過多干涉內(nèi)廷事務(wù),遭群起責(zé)難。天啟帝下詔宣布西李曾欺凌其生母王才人,虐待過他自己,把賈繼春削職。此后,魏忠賢執(zhí)政。因為西李與客魏集團(tuán)關(guān)系尚可,天啟四年,魏忠賢授意天啟帝尊封她為康妃。然后天啟帝公開宣布西李無辜,自己是被王安等人調(diào)唆。且聲稱賈繼春忠諫有功,召回任用。思宗時,晉為太妃。但始終沒有被給予政治權(quán)力。明朝滅亡,李康妃等前朝妃嬪皆由清廷給資供養(yǎng)起來?滴跏辏1674年)五月十八日,李康妃薨逝,壽八十余歲。
相關(guān)史料
《明史列傳第二》康妃李氏,光宗選侍也。時宮中有二李選侍,人稱東、西李?靛,西李也,最有寵,嘗撫視熹宗及莊烈帝。光宗即位,不豫,召大臣入,帝御暖閣,憑幾,命封選侍為皇貴妃。選侍趣熹宗出曰:“欲封后!钡鄄粦(yīng)。禮部侍郎孫如游奏曰:“今兩太后及元妃、才人謚號俱未上,俟四大禮舉行后未晚!奔榷郾,選侍尚居乾清宮,外廷洶懼,疑選侍欲聽政。大學(xué)士劉一燝、吏部尚書周嘉謨、兵科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上疏力爭,選侍移居仁壽殿。事詳一燝、漣傳。熹宗即位,降敕暴選侍凌毆圣母因致崩逝及妄覬垂簾狀。而御史賈繼春進(jìn)安選侍揭,與周朝瑞爭駁不已。帝復(fù)降敕曰:“九月一日,皇考賓天,大臣入宮哭臨畢,因請朝見。選侍阻朕暖閣,司禮監(jiān)官固請,乃得出。既許復(fù)悔,又使李進(jìn)忠等再三趣回。及朕至乾清丹陛,進(jìn)忠等猶牽朕衣不釋。甫至前宮門,又?jǐn)?shù)數(shù)遣人令朕還,毋御文華殿也。此諸臣所目睹。察選侍行事,明欲要挾朕躬,垂簾聽政。朕蒙皇考令選侍撫視,飲膳衣服皆皇祖、皇考賜也。選侍侮慢凌虐,朕晝夜涕泣。皇考自知其誤,時加勸慰。
若避宮不早,則爪牙成列,朕且不知若何矣。選侍因毆崩圣母,自忖有罪,每使宮人竊伺,不令朕與圣母舊侍言,有輒捕去。朕之苦衷,外廷豈能盡悉。乃諸臣不念圣母,惟黨選侍,妄生謗議,輕重失倫,理法焉在!朕今停選侍封號,以慰圣母在天之靈;厚養(yǎng)選侍及皇八妹(樂安公主朱徽媞),以敬遵皇考之意。爾諸臣可以仰體朕心矣!币,復(fù)屢旨詰責(zé)繼春,繼春遂削籍去。是時,熹宗初即位,委任司禮太監(jiān)王安,故敕諭如此。久之,魏忠賢亂政。四年封選侍為康妃。五年修《三朝要典》,漣、光斗等皆得罪死,復(fù)召繼春,與前旨大異矣。久之,始卒。莊妃李氏,即所稱東李者也。仁慈寡言笑,位居西李前,而寵不及。莊烈帝幼失母,育于西李。既而西李生女,光宗改命東李撫視。天啟元年二月封莊妃。魏忠賢、客氏用事,惡妃持正,宮中禮數(shù)多被裁損,憤郁薨。崇禎初,詔賜妃弟成楝田產(chǎn)。根據(jù)清代筆記《池北偶談》記載,李康妃最后于清朝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五月十八日病逝,大約活了八十歲上下。此時,距離“移宮案”發(fā)生已有54年,距離明朝滅亡也有整整三十年了。她的夫家——朱明皇朝早已灰飛煙滅,她的女兒女婿也早已滿門自盡,紫禁城的主人也已經(jīng)換成了愛新覺羅皇族。
明光宗李康妃
李康妃,明光宗的寵妃,天啟帝的養(yǎng)母,生皇四子朱由模、樂安公主朱徽媞等。初為選侍,后封康妃。史稱西李。恃寵生驕 打死皇后
當(dāng)時太子朱常洛宮中有兩個李氏姬妾都封為選侍,無親緣關(guān)系,外界人稱西李、東李(后來的李莊妃),康妃為其中的西李。東李地位高些,但西李更會獻(xiàn)媚撒嬌,最受寵愛。
王才人(追封孝和皇后),是太子朱常洛長子朱由校(后來的天啟帝)的生母,“才人”封號是萬歷皇帝親賜的,在當(dāng)時太子宮中,地位僅次于太子妃郭氏。郭氏病死后,王才人成為太子宮中地位最高的女人。但是西李恃寵而驕,根本不把王才人放在眼里,經(jīng)常欺負(fù)她。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不知何故,西李居然將王才人毆打凌辱致死。事后西李未受任何處罰,反而爭得了撫養(yǎng)王才人的兒子朱由校的資格,為自己撈得了一項重要的政治本錢。崇禎帝在母親劉淑女被父親譴死后也曾交給西李撫養(yǎng),后因西李生下女兒,改由東李撫養(yǎng)。
移宮案起 囂張一時
1620年8月,太子朱常洛即位(明光宗),西李與萬歷皇帝的寵妃鄭貴妃勾結(jié),彼此吹捧。鄭貴妃請求封西李為皇后,西李則請求封鄭貴妃為皇太后。當(dāng)時光宗生病,病中也得不到好好休息,經(jīng)不起兩個女人一再的嘮叨,于是召集大臣,命封西李為皇貴妃。但是西李為人不安分,一心向上爬,躲在帷幕后偷聽,不干,說要封皇后,大臣愕然,皇帝不應(yīng)。禮部侍郎孫如游上奏說“太后、元妃等人的謚號還沒有尊上,把這些事情解決后再封皇貴妃不晚。”方才將西李封皇后一事巧妙的拖延下來。
不料明光宗在位僅僅一個月就在“紅丸案”中不明不白死去,西李鬧了個雞飛蛋打,沒有撈到任何封號。西李選侍不甘心,在鄭貴妃的教唆下,賴在乾清宮不走,以攻為守,唆使一些老臣為她討封;同時,將天啟帝朱由?垩海挥置畛⒌乃凶嗾露急仨毥挥勺约哼^目。
乾清宮是明朝皇帝的法定住所,西李一個沒有任何封號的小妾,居然敢扣押新任的皇帝,霸占乾清宮,導(dǎo)致天啟帝無法舉行登基大典,大臣們(尤其是東林黨人)憤怒了。東林黨人擔(dān)憂她會垂簾聽政。于是大學(xué)士劉一燝、吏部尚書周嘉謨、兵科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上疏力爭。
西李夢想以市井潑婦的手段要挾大臣們封她為皇后,野心和膽量是大大的有,頭腦和見識卻剛剛相反,結(jié)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經(jīng)過幾次激烈的交鋒,最后西立選侍認(rèn)輸。虛張聲勢的人,一旦沒了膽子,就什么也不是了。西李便是如此,她甚至來不及等待太監(jiān)們幫忙搬家,就自己抱著女兒,徒步走到自己該去的地方、前朝妃嬪養(yǎng)老地仁壽殿去了,一路真是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太監(jiān)宮女們見她大勢以去,將她受寵時得到的珠寶偷盜一空。
這就是明朝末年著名的三大案之一的“移宮案’。
物以類聚 巴結(jié)客魏
朱由校天啟帝終于順利即位。因移宮事件過于苛激,事后外界紛言天啟帝虐待養(yǎng)母,御史賈繼春上奏指責(zé)東林黨人過多干涉內(nèi)廷事務(wù),遭群起責(zé)難。天啟帝下詔披露西李將自己母親毆打致死、虐待自己的事情,把賈繼春削職。(史料曰:“選侍因毆前圣母,自忖有罪,每使宮人竊伺,不令朕與圣母舊侍言,有輒捕去!保
但出于對父親的孝順,沒有懲罰西李,只是沒有給她封號而已。
此后,大權(quán)旁落帶太監(jiān)魏忠賢手里,魏忠賢執(zhí)政期間,瘋狂的迫害東林黨人,同時為三大案翻案。因為魏忠賢原是西李身邊的心腹太監(jiān),在移宮案中為西李出過大力,因此西李與客魏集團(tuán)關(guān)系不錯。此時她見魏忠賢得勢,便拼命討好巴結(jié)客魏。于是在天啟四年,在魏忠賢的授意下,糊涂的天啟帝居然把西立打死自己親生母親、虐待自己的行為忘的一干二盡,公開宣布西李無辜,自己是被王安等人調(diào)唆,尊封她為“康妃。又聲稱支持西李的賈繼春忠諫有功,召回任用。
7年后的公元627年8月,天啟帝病死,崇禎帝即位,橫行一時的客魏集團(tuán)覆滅。不過,由于西李在客魏集團(tuán)中始終沒有被給予政治權(quán)力,只是巴結(jié)她們而已。崇禎帝又念在她是父親愛妃的情面上,沒有追究她早年的惡行,只是沒有給于她太妃的頭銜而已。西李受益于客魏集團(tuán),卻沒有被客魏集團(tuán)的覆滅而牽連,奇跡也!
惡人好報 高壽善終
1644年, 明朝滅亡,崇禎帝的周皇后、天啟帝張皇后、很多妃子、宮女都自殺殉國。以李康妃的為人,自然是不會有那么高的氣節(jié)的,她才不肯死呢。結(jié)果被李自成俘虜,后來又落到清廷手里。西李在明朝時期為人如何,對清朝廷是無關(guān)緊要的,于是她和其他一些幸存得到前朝妃嬪皆由清政府供養(yǎng)起來。她此后又活了很久,直到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十八日才薨逝,至少活了八十歲,是中國兩千年封建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后妃之一。
有時候,歷史的細(xì)節(jié),何嘗有半點公平而言!
附記:參考史料
《明史 列傳第二》
康妃李氏,光宗選侍也。時宮中有二李選侍,人稱東、西李?靛,西李也,最有寵,嘗撫視熹宗及莊烈帝。光宗即位,不豫,召大臣入,帝御暖閣,憑幾,命封選侍為皇貴妃。選侍趣熹宗出曰:“欲封后!钡鄄粦(yīng)。禮部侍郎孫如游奏曰:“今兩太后及元妃、才人謚號俱未上,俟四大禮舉行后未晚!奔榷郾,選侍尚居乾清宮,外廷洶懼,疑選侍欲聽政。大學(xué)士劉一燝、吏部尚書周嘉謨、兵科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上疏力爭,選侍移居仁壽殿。事詳一燝、漣傳。
熹宗即位,降敕暴選侍凌毆圣母因致崩逝及妄覬垂簾狀。而御史賈繼春進(jìn)安選侍揭,與周朝瑞爭駁不已。帝復(fù)降敕曰:“九月一日,皇考賓天,大臣入宮哭臨畢,因請朝見。選侍阻朕暖閣,司禮監(jiān)官固請,乃得出。既許復(fù)悔,又使李進(jìn)忠等再三趣回。及朕至乾清丹陛,進(jìn)忠等猶牽朕衣不釋。甫至前宮門,又?jǐn)?shù)數(shù)遣人令朕還,毋御文華殿也。此諸臣所目睹。察選侍行事,明欲要挾朕躬,垂簾聽政。朕蒙皇考令選侍撫視,飲膳衣服皆皇祖、皇考賜也。選侍侮慢凌虐,朕晝夜涕泣。皇考自知其誤,時加勸慰。若避宮不早,則爪牙成列,朕且不知若何矣。選侍因毆崩圣母,自忖有罪,每使宮人竊伺,不令朕與圣母舊侍言,有輒捕去。朕之苦衷,外廷豈能盡悉。乃諸臣不念圣母,惟黨選侍,妄生謗議,輕重失倫,理法焉在!朕今停選侍封號,以慰圣母在天之靈;厚養(yǎng)選侍及皇八妹(樂安公主朱徽媞),以敬遵皇考之意。爾諸臣可以仰體朕心矣!币,復(fù)屢旨詰責(zé)繼春,繼春遂削籍去。
是時,熹宗初即位,委任司禮太監(jiān)王安,故敕諭如此。久之,魏忠賢亂政。
四年封選侍為康妃。五年修《三朝要典》,漣、光斗等皆得罪死,復(fù)召繼春,與前旨大異矣。久之,始卒。莊妃李氏,即所稱東李者也。仁慈寡言笑,位居西李前,而寵不及。莊烈帝幼失母,育于西李。既而西李生女,光宗改命東李撫視。天啟元年二月封莊妃。魏忠賢、客氏用事,惡妃持正,宮中禮數(shù)多被裁損,憤郁薨。崇禎初,詔賜妃弟成楝田產(chǎn)。
另:根據(jù)清代筆記《池北偶談》記載,李康妃最后于清朝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五月十八日病逝,大約活了八十歲上下。此時,距離“移宮案”發(fā)生已有54年,距離明朝滅亡也有整整三十年了。她的夫家——朱明皇朝早已灰飛煙滅,她的女兒女婿也早已滿門自盡,紫禁城的主人也已經(jīng)換成了愛新覺羅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