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恪皇后杜氏(?—1536年),明世宗嘉靖帝妃嬪之一,明穆宗生母。嘉靖十年,封康嬪。十五年,進(jìn)封康妃。三
-
慎嬪,魏氏(1567--1606年),大名府魏縣人。明神宗早年的妃嬪之一。
-
弘吉剌·失憐答里(?—約1294年),元成宗鐵穆耳的追冊皇后,弘吉剌·斡羅陳之女,失憐答里早薨。大德三年
-
北齊神武明皇后(501—562年)婁昭君,北齊文宣帝高洋生母。北齊代郡平城人(今大同)。鮮卑人。贈司徒內(nèi)干
-
元玉儀,女,是東魏的瑯琊公主,也是東魏權(quán)臣高澄的最后一個情人。
-
姬薄氏,生不詳,卒于公元前155年。高祖劉邦妃薄氏入宮多年而不得寵,一個偶然的機(jī)會高祖臨幸,生文帝劉恒
-
如姬,河南商丘市寧陵縣人,是中國戰(zhàn)國七雄之一魏國魏安僖王的寵姬,其父早年被人所殺,其欲報仇,三年而不
-
《淑媛》作為中國第一本高尚女性時尚生活周刊,全力打造都市知性,富足,摩登女性的生活讀本,精確鎖定優(yōu)雅
-
尹德妃(?—?),唐高祖李淵 妃嬪之一。德妃尹氏生酆王 李元亨。尹德妃和張婕妤是李淵晚年最為寵幸的
-
北魏宣武帝的充華,孝明帝的生母。安定臨涇(今甘肅省鎮(zhèn)原縣郭原鄉(xiāng))人。謚"胡靈太后",垂簾聽政達(dá)13年之久
-
孝武衛(wèi)皇后即衛(wèi)子夫(?-前91年),名不詳,字子夫,西漢平陽(山西臨汾)人,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謚
-
懷榮賢妃(? - 1536年)鄭氏,明世宗朱厚熜妃嬪之一。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冊為賢嬪。逝于嘉靖十五年三
-
端順妃,清順治帝妃子,阿巴亥博爾濟(jì)吉特氏,一等臺吉布達(dá)希布女。
-
康熙帝德妃烏雅氏(1660年-1723年),姓烏雅氏,護(hù)軍參領(lǐng)、加封一等公威武女,是康熙帝之妃。雍正帝生母。
-
舒妃(1728年-1777年),葉赫那拉氏,乾隆帝之妃。她是侍郎永綬(納蘭永壽)的女兒。納蘭明珠的曾孫女,出
-
恭肅皇貴妃(莊和皇貴妃)阿魯特氏(1857年—1921年),蒙古正藍(lán)旗人,為大學(xué)士賽尚阿侍妾所生,生于咸豐七
-
李祖猗,南北朝時太原人,李希宗的長女,北齊昭信皇后李祖娥的姐姐,即文宣皇帝高洋的大姨姐。
-
王昭儀,曹操之妾,生有曹干一子。是曹干的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
-
徐昭佩,梁元帝徐妃,諱昭佩,東海郯人也。天監(jiān)十六年十二月,拜湘東王妃,生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貞。
-
哲憫皇貴妃(Imperial Noble Consort Zhemin,18世紀(jì)-1735年8月20日),噶哈里和羅舍林村富察氏,滿洲正黃
-
仁嬪金氏(韓文:1555年-1613年),朝鮮宣祖的嬪御,本貫水原金氏。父親金漢佑,外祖父李孝誠(太宗嫡二子
-
趙氏是庶女,所以地位低賤,幼年時受了不少苦。在被寵幸并封為淑媛后,一再受到了中殿與嬪宮的藐視。在絕境
-
充華 釋義:南朝女官名。妃嬪稱號。晉武帝置。為九嬪之末。南朝宋時降至九嬪之下。 隋朝時重新立為九嬪之一
-
步練師 (?-238年),又稱步夫人,臨淮淮陰(今江蘇淮陰西北)人,與吳國丞相步騭同族 ,吳大帝孫權(quán)的妃
-
莊烈王后趙氏,朝鮮王朝?第16代國王朝鮮仁祖之繼妃,本貫楊州趙氏。父為漢原府院君趙昌遠(yuǎn),母為完山府夫人
-
慎氏,邯鄲(今中國河北省邯鄲市)人,西漢文帝劉恒的寵妃,史稱“慎夫人”,有美色,能歌舞,擅鼓瑟。慎夫
-
孝靜毅皇后,夏氏,明武宗朱厚照皇后,上元人。正德元年,冊立為皇后。嘉靖元年,明世宗入繼大統(tǒng),因為與夏
-
崔妃委婉,樸素,美麗動人,唐肅宗李亨妃嬪。崔妃生召王李偲。
-
純裕勤太妃,陳氏。初為勤嬪,被雍正尊封為勤妃。一子,允禮。純裕勤太妃是電視劇《宮鎖珠簾》中人物,由恬
-
壽貴人,柏氏。柏士彩之女。乾隆怡嬪之妹。清乾隆帝嬪妃之一。無子女。生年不詳,生辰為八月二十日。乾隆十
-
淑嘉皇貴妃(1713年-1755年)金佳氏,乾隆帝妃嬪。原為金氏,初隸內(nèi)務(wù)府漢軍包衣,后奉旨出包衣,賜姓金佳
-
芳妃(?-1801),陳氏,揚(yáng)州民人陳延綸(一說,陳廷倫)之女。 生年不詳,生辰為九月二十四日。
-
賴蓮英,又名賴氏妹。軒轅黃帝168代孫女,賴叔颕國君第112代孫女。廣東花縣人。洪秀全在金田起義時,他的妻
-
慶恭皇貴妃陸氏(1724年—1774年)陸士隆之女,雍正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生。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五日薨,年五十
-
惇妃汪氏〔1746—1806年〕,滿洲正白旗人,都統(tǒng)四格女,生于乾隆十一年三月初六。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十八日入
-
豫妃(1730-1774),博爾濟(jì)吉特氏,塞桑根敦之女。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生。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入宮
-
孝元皇后,郭氏(?—1613年),明光宗朱常洛當(dāng)太子時候的太子妃、嫡妻,后追封為皇后。
-
祥妃鈕祜祿氏,郎中久福之女。道光元年入宮。初為貴人,后晉升為嬪。道光四年八月祥嬪晉升祥妃。道光五年(
-
孝端皇后,王氏(1564—1620年),明神宗皇后,名喜姐。原籍浙江余姚,生于京師。公元1578年被冊立皇后,謚
-
寧常在(1763-1781前),某氏,生辰為十一月十四日。 清乾隆帝嬪妃之一。無子女。 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
惇怡皇貴妃(1683年-1768年),瓜爾佳氏,三品協(xié)領(lǐng)祜滿之女。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六日。清圣祖時為和嬪
-
李師兒(?-1209年),金章宗寵妃,其封號為元妃(僅次于皇后)。父李湘,母王盻兒,出身皆貧賤。由于
-
寧妃郭氏,回族,明太祖朱元璋妃,濠人郭山甫的女兒,郭寧蓮。 明史上說郭山甫善相人。朱元璋尚未發(fā)跡的時候
-
達(dá)定妃(?—?),明太祖朱元璋妃嬪之一。達(dá)定妃生朱元璋第七子齊王朱榑和第八子潭王朱梓!睹魇 卷一百十
-
和;寿F妃劉佳氏(玳珍) 滿洲正紅旗族劉佳氏 拜唐阿劉福明之女。謚號“和;寿F妃”。
-
富察·袞代(公元?~1620年),滿族,清太祖努爾哈赤繼福晉,后世稱太祖繼妃。富察·袞代于后金孝慈皇后之
-
劉玉娘(?—926),后唐莊宗皇后。魏州成安(今河北成安)人。父劉叟,江湖游醫(yī)。公元924年被立為皇后。謚
-
容華夫人蔡氏,隋文帝晚年嬪妃,江南丹陽人,陳國滅亡之后,被選入隋宮,家世不詳、生卒年不詳。蔡氏初為五
-
蕭瑟瑟(?—1121年)國舅大父房之女。遼天祚帝耶律延禧文妃。蕭瑟瑟生年不祥,卒于天 祚帝保大元年。
-
唐姬是弘農(nóng)懷王劉辯的妃子。劉辯死后,唐姬回到故鄉(xiāng)潁川,父親會稽太守唐瑁想要把她嫁出去,唐姬寧可死
-
宋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1032-1093),蒙城縣漆園鎮(zhèn)十里井村高莊人,乳名滔滔。曾祖高瓊,祖父高難度繼勛。她
-
惠妃(?—1732年)納喇氏,正五品郎中索爾和女,康熙帝妃嬪。初為庶妃,康熙九年生皇子承慶(殤),十一年
-
梁女內(nèi)(115—150),東漢安定郡烏氏縣人,大將軍梁商之女,漢順帝皇后。梁女內(nèi)自幼讀書,九歲能誦《論
-
徐婕妤,生卒年不詳,湖州長城人。徐氏為唐高宗李治婕妤,有文才。世人擬為漢代班婕妤。其姐徐惠為唐太宗妃
-
莊順皇貴妃,烏雅氏,出生于道光2年10月16日(1822),卒于同治5年11月7日(1866)。筆帖式靈壽之女,清宣宗
-
慧妃(17世紀(jì)-1670年),博爾錦吉特氏,又譯博爾濟(jì)吉特氏,科爾沁三等公吉阿郁錫之女,康熙帝最早的妃嬪之
-
恪妃,清順治帝恪妃,石氏,漢族,吏部侍郎石申之女。她是宮里唯一漢人妃子。康熙六年十一月三十日病逝,原
-
清順治皇帝寧愨妃董鄂氏(?——1694年六月二十一日),長史喀濟(jì)海女。初為世祖庶妃。順治十年癸巳七月十七日
-
晉太妃,富察氏。乾隆帝的妃子。乾隆二十八年,入宮為答應(yīng),乾隆末年晉封貴人,徽號不明,依清宮進(jìn)封慣例應(yīng)
-
董貴人(2世紀(jì)-200年),名不詳,夫董承,漢獻(xiàn)帝劉協(xié)的妃子,孝仁皇后的侄孫女。董貴人父親被曹操所殺,自
-
古代妃嬪封號之一! ≮w懿妃(?—?),明世宗朱厚熜妃嬪。趙懿妃生世宗第六子戚王朱載沴! ∠嚓P(guān)
-
儀嬪(?-1736),黃氏。 乾隆帝嬪妃之一。無子女。儀嬪 雍正時入侍藩邸,為格格。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寶
-
孝慎成皇后,原名佟佳氏,出生于1790年,1833年6月16日逝世,是道光帝愛新覺羅·旻寧的第二位福晉,也是其
-
李昌儀(?-?),趙郡平棘(今河北趙縣)人,出自趙郡李氏西祖,是司徒司馬、定州大中正、太中大夫李秀林
-
孝安思皇后閻姬,漢安帝 劉祜 漢安帝的皇后。河南滎陽(今河南滎陽)人。其祖父 閻章,精曉國家典章制度,
-
李康妃(?—1674年),又稱西李,明光宗泰昌帝妃嬪之一,生明光宗朱常洛第八女樂安公主朱徽媞!
-
敬妃是古代妃嬪稱號之一,始于明朝。古往今來,歷代“敬妃”有:張敬妃、劉敬妃、曹敬妃、王敬妃、文敬妃、
-
齊妃,李氏,漢族,知府李文燁之女,雍正皇帝的妃嬪之一。李氏于藩邸侍雍親王,為側(cè)福晉?滴跞哪辏16
-
映嬪李氏(朝鮮語:????,1696年7月18日-1764年7月26日)朝鮮英祖的后宮嬪御。本貫全義李氏,贈贊成李榆蕃
-
懿靖大貴妃(?-1674年),博爾濟(jì)吉特氏,名娜木鐘,清太宗皇太極妃,阿霸垓郡王額齊格諾顏之女。原為末代
-
栗姬,漢景帝劉啟的姬妾之一,齊國人,家世不詳,生卒不詳,名不詳。早年受仍是太子的劉啟寵愛,劉啟的前三
-
元敬王后,(1365年-1420年)本貫驪興閔氏,朝鮮太宗正妃,是高麗末年政丞(??)驪興府院君(?????)閔霽(??)的
-
潘玉奴(?年—501年)性格貪玩奢靡。又稱潘玉兒,蕭寶卷的貴妃,一位小腳美人,蕭寶卷的母親黃貴嬪死后,
-
熙嬪洪氏(1494年4月14日-1581年11月6日),朝鮮中宗的後宮嬪御,父親是中宗反正的一等功臣南陽君洪景
-
端敬王后,慎氏(1487年-1557年)是朝鮮王朝第十一代君主中宗的第一位王后。父親為慎守勤,祖父為慎承善,
-
謝氏(生卒不詳),孫權(quán)妃。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
愉妃,珂里葉特氏,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員外郎額爾吉圖之女,清乾隆帝的貴妃之一。雍正時,入侍藩邸
-
敏惠恭和元妃(1609年-1641年),博爾濟(jì)吉特氏,名海蘭珠。生于萬歷三十七年,為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
-
嘉順皇后 即 孝哲毅皇后。孝哲毅皇后(1854年7月25日-1875年3月27日),阿魯特氏,同治帝皇后,蒙古正藍(lán)旗人,
-
昭容(607年—656年)韋尼子,京兆杜陵(今陜西省西安市)人,生于隋大業(yè)三年(公元607年)。 其曾祖父為韋
-
徐娘,指南朝梁元帝的后妃徐昭佩。《南史》:“徐娘雖老,猶尚多情!焙笠蛴靡苑Q尚有風(fēng)韻的中、老年婦女。
-
韋妃。唐肅宗李亨的太子妃。父韋元珪,兗州都督。李亨為忠王時,納韋氏為孺人。李亨被封為太子后,韋氏便為
-
淑嬪崔氏(????),朝鮮肅宗李焞的后宮嬪御,朝鮮英祖李昑的生母。1670年出生于漢城,是崔孝元與南陽洪氏之
-
文定王后尹氏(籍坡平)生于明弘治十四年(燕山君七年,1501年),坡山府院君尹之任之女。朝鮮中宗十二年(
-
恭獻(xiàn)賢妃(1391年-1410年)權(quán)氏,明成祖朱棣之妃,朝鮮人。
-
唐太宗 德妃 燕氏(609年-671年), 墓志留白其名與字, 涿郡 昌平人。 唐太宗為秦王時, 禮聘入府,627年
-
恭惠王后(????,1456年-1474年),本貫清州韓氏,朝鮮第9任王成宗的元妃,第8任王睿宗元妃章順王后同母妹
-
惠妃郭氏,明太祖朱元璋妃嬪之一。郭惠妃生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陽公主,是郭子興與
-
淳嬪(?~1819年)董佳氏,嘉慶帝嬪妃之一。她是委署庫長時泰女。嘉慶初年賜號淳貴人,嘉慶六年(1801年)
-
敬敏皇貴妃(?— 1699年7月25日),章佳氏,事圣祖為妃,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和碩怡賢親王胤祥,二十六
-
純惠皇貴妃(1713年6月13日-1760年6月2日),蘇氏,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五月二十一日,蘇召南之女。
-
穎貴妃(1731年-1800年),巴林氏,蒙古族,蒙古鑲紅旗人,都統(tǒng)兼輕車都尉納親之女,為乾隆帝的諸多嬪妃之
-
晉妃(?—1822)富察氏,主事德克精額之女,傅廣之孫女,大學(xué)士馬齊之曾孫女,清初重臣米思翰(孝賢純皇后
-
謙妃,劉氏,管領(lǐng)劉滿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雍正七年入宮,初為劉答應(yīng),雍正八年晉為劉貴人,雍正十一年六
-
李宸妃(987年-1032年),杭州人,宋真宗趙恒妃嬪,宋仁宗趙禎生母。李宸妃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李延嗣,仕錢
-
純慧皇貴妃,蘇佳氏(1713-1760),蘇召南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初入侍藩邸,雍正十三年生
-
忻貴妃 戴佳氏(?——1764),滿洲鑲黃旗人,總督那蘇圖之女,生年不詳,約生于乾隆初年,生日是五月二
-
溫僖貴妃(?——1694),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孝昭仁皇后的妹妹,太師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家勢顯赫。康
-
康惠淑妃,博爾濟(jì)吉特氏,名巴特瑪·璪。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之妃,蒙古阿巴亥塔布囊博第塞楚祜爾女。巴
-
孝武皇后 :李夫人,生卒年不詳,中山(今河北定州)人,西漢著名音樂家李延年、貳師將軍李廣利之妹[1] ,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