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豐咩原居浪穹,與豐時為嫡親兄弟。則天后永昌元年(689年),豐咩隨豐時率25部歸附唐朝,封鄧備州刺史,設(shè)治大厘城(今喜洲)。唐神龍元年(705年),唐御史李知古加強對浪穹、鄧賧、施浪3詔的統(tǒng)治,“筑城堡,列州縣,誅豪酋”,殺害豐咩等,還“掠子女為奴婢”。神龍三年(707年),豐咩子咩羅皮襲鄧備州刺史,聯(lián)合浪穹、施浪,引吐蕃兵擊殺李知古,“斷尸祭天”,重新歸附吐蕃。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南詔皮羅閣突襲大厘城,咩羅皮退居覆鐘寺,聯(lián)合浪穹、施浪伐南詔,兵敗,咩羅皮率部走野共川(今鶴慶)郁憤而死,子皮羅鄧回鄧川,在鼎盛山北崗筑土城固守稱詔。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皮羅閣以祭祀祖宗為名建松明樓焚殺皮羅鄧等5詔主。皮羅鄧妻白潔堅守抗擊南詔,糧盡援絕殉難。鄧羅顛敗走劍川,托庇于吐蕃勢力,與浪穹詔三世主鐸羅望部合稱劍浪詔。貞元十年(794年),南詔攻破吐蕃,俘鄧羅顛子顛之托徙永昌(今保山),鄧賧詔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