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1979年在關肇直、吳大任教授推薦下赴瑞典皇家科學院Mittag-Leffler數(shù)學研究所進修,由于科研有突出成就,在該所所長,1978-1982屆國際數(shù)學會主席卡列松教授和著名泛函專家恩福羅教授舉薦下,破格獲博士學位,成為新中國派往西方學者中第一個獲數(shù)學博士者。
主要研究巴拿赫空間上的算子(特別是“等距”算子)與泛函(特別是“擬次加”泛函)理論,獨立發(fā)表論文50余篇,出版數(shù)學專著4本。1981年回國后(除在美作訪問教授和訪問學者幾年外)一直指導碩、博士生,并在本科及研究生教學第一線工作。從無到有地帶出一支有特色,并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巴拿赫空間理論和泛函分析的學術隊伍;有的已在國際學術上享有盛名。由于他在培養(yǎng)研究生及科研上的成就,曾多次獲校,天津市的教學和科研獎,特別地,1989年以“培養(yǎng)高質量數(shù)學研究生”成果獲首屆《教學成果優(yōu)秀獎》國家級獎,1990年因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年輕數(shù)學教師和研究生成績突出獲國家民委《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獎》。并以科研成果,1991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1998年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首屆“自然科學獎”)。1999年獲天津市“九五”立功獎章。2000年作為“基礎數(shù)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成員之一獲“天津市特等模范集體”。本人課“泛函分析”獲2000年“國家理科基地名牌課程項目”。2001年獲“寶鋼優(yōu)秀教師獎”。其所寫的專著《巴拿赫空間引論》被(臺灣)“九章數(shù)學基金會”在其《讓數(shù)學名著永恒》項目首選為重版書目,并于1997年和1999年由“科學出版社”再版。自1987年來一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項目,并任項目負責人。
曾任南開大學教務長、數(shù)學系主任、天津市數(shù)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數(shù)學會教育委員。連續(xù)四屆任天津市政協(xié)常委至今,并連任兩屆市政協(xié)教育文化委員會及科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至今。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科技人員。并兼任國內一些數(shù)學刊物的編委和國外一些著名數(shù)學摘刊的特邀評論員。
主要學術論著
On the extension of isometries between unit spheres of E and A survey on the problems of isometries
A Note on Linear Extension of Into-Isometries between Two Unit Spheres of Atomic ALp-Space
The isometric extension problem in the unit spheres of type spaces
The representation theorem of onto isometric mappings between two unit spheres of type spaces and the application on isometric extension problem
The representation theorem of onto isometric mappings between two unit spheres of l∞-type spaces and the application on isometric extension problem
On almost isometric embedding from
On the boundedness of spheres in F*-spaces
can not isometrically contain some three-dimensional subspaces of AM-spaces
The 1-Lipschitz mapping between the unit spheres of two Hilbert spaces can be extended to a real linear isometry of the whole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