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事跡
近來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高擎學習的大旗,將集體學習作為治國理政的一項制度堅持不懈。既聯(lián)系實際又放眼未來,既立足中國又放眼世界,就攸關中國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命題請教專家學者。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教授陳雪薇和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教授劉海濤走進紅墻論道“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歷史考察”,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7次集體學習,自然成為他們一生之中最值得珍藏的記憶。 “政治局集體學習請專家學者講課,表明中央領導虛懷若谷、認真敬業(yè),向人民群眾學習,向知識分子學習,集思廣益,開拓思路,也反映了中央領導集體的民主精神!庇陉愌┺斌w會最深的是,中南海的這種鮮明的學風,體現(xiàn)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鮮明政風。 準確、簡練的講解引起了中央領導同志的共鳴,他們不時地在講稿上勾勾畫畫,現(xiàn)場氣氛非常之好,大家就有關問題討論了75分鐘。授課經歷
2004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7次集體學習“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歷史考察”這一課題。這天下午3時,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教授陳雪薇和中央黨?茖W社會主義教研部教授劉海濤走上中南海講壇。參加學習的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候補委員;國務委員,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政協(xié)副主席,高法高檢領導人,以及大部分在京的正部級官員。 不久前閉幕的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注重總結中共執(zhí)政55年的歷史經驗,而即將在2005年進行的“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也注重吸收以往中共整黨整風方面的經驗得失。此次授課的兩位中央黨校學者在接受采訪時都認為:新的中央政治局領導集體非常重視總結歷史經驗,從共產黨的傳統(tǒng)中尋求智慧。據(jù)了解,此次集體學習的課題是配合新中國成立55周年安排的!爸v課的題目很明確,就是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歷史考察。最初計劃將本次學習安排在國慶前,但是中央領導同志工作太忙而延期;10月份又增加了民族問題的集體學習,就安排到了12月1日!标愌┺闭f,看來,中央領導集體非常重視研究中共黨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從中吸取政治智慧,增長治國治黨的才干。
這次集體學習,同樣是由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整個集體學習由3部分組成:第1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探索,第2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重要啟示,第3部分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幾個問題。陳雪薇主講的是第1部分,在這部分45分鐘的講解中,她著重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的理論前提和歷史背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的歷程。劉海濤主講后兩個部分,講了40分鐘。 “我們沒有泛泛地談,來中南海講課不能講空的東西。我感覺我們談的,中央領導同志也非常了解,可以說,上下是相通的! 陳雪薇說,外界可能認為這樣的集體學習是務虛的,事實上是非常實際的!按蠹叶加凶约赫莆盏牟牧虾蛯嵗@不是在做報告,更不是匯報工作,就像老師們在辦公室討論問題一樣,大家也沒有什么顧忌! 講解中,陳雪薇發(fā)現(xiàn)“中央領導們看著稿子聽,非常認真”,不時地在講稿上勾勾畫畫。
這次講解引起了中央領導同志的共鳴,課堂氣氛非常之好,大家就有關問題討論了75分鐘。先后有約10位領導同志發(fā)言,各抒己見,氣氛熱烈。陳雪薇說:“討論時,沒有回避敏感問題。對一些非解決不可的問題,大家都可以提出建議。這次講課,我們印證了一個判斷,全國人民,包括知識分子和黨中央領導人關心的問題基本相同。”
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發(fā)表了講話。陳雪薇特別注意到,胡錦濤在現(xiàn)場講話中特別指出:“當今世界和中國的實踐都表明,一個國家要實現(xiàn)經濟社會發(fā)展、實現(xiàn)長治久安,必須找到一條既適合自己國情、又符合時代要求的發(fā)展道路。從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從歷史比較和國際觀察中,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進一步實現(xiàn)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勝利之路。我們必須從黨和國家興旺發(fā)達和長治久安的高度,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睂Υ,陳雪薇感觸很深,認為“只有善于科學總結經驗、注重認真學習和善于運用經驗,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好、發(fā)展好”。
同時,胡錦濤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在發(fā)展,我們對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我們要尊重實踐、尊重群眾,在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偉大實踐中,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規(guī)律來指導研究和解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更加符合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利益!
細說中共領導人對“兩大基本問題”的歷史性貢獻,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帶根本性的問題,也是尖端性的難題。
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實踐,中國共產黨越來越懂得“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是關系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兩大基本問題,也是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帶根本性并亟待解決的尖端問題。毛澤東在七屆三中全會上鄭重地提出:“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個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睆慕▏詠恚珴蓶|為實現(xiàn)“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和雄心壯志,圍繞著“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兩大基本問題,上下求索,艱辛開拓,給我們留下一份珍貴的歷史財富。
“毛澤東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花費了半個世紀的艱辛努力,對于u2018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u2019這個基本問題,有哪些獨特貢獻?”對此,作為黨史理論研究專家陳雪薇如數(shù)家珍,掐指而講:“在中國如何建立和鞏固發(fā)展社會主義問題上,毛澤東創(chuàng)造性地闡明并實現(xiàn)了經過新民主主義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的理論和路線,率先探索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正確提出用100年左右時間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戰(zhàn)略目標。在怎樣認識社會主義問題上,毛澤東創(chuàng)立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理論,為正確制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供哲學依據(jù)。在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問題上,毛澤東獨創(chuàng)性地提出全黨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原則——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堅持正確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平等政策、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實踐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毛澤東為發(fā)展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可靠的基礎。”
建設什么樣的執(zhí)政黨,怎樣建設黨,這是世界社會主義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對于處在執(zhí)政地位的中國共產黨來說,同樣是關系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問題。從建國前夕到20世紀70年代中葉,這個基本問題始終是毛澤東視野中特別關注的焦點之一。他在這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有成功也有不那么成功的方面。對于毛澤東在這一基本問題上的貢獻,陳雪薇在接受采訪時分析說:“他成功地實現(xiàn)了從領導人民民主革命的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執(zhí)政黨的轉變,正確提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是u2018團結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核心力量u2019,成為u2018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u2019,這是建設什么樣的執(zhí)政黨的根本要求。同時,他獨創(chuàng)性地提出黨中央委員會建設成為u2018科學中央委員會u2019的戰(zhàn)略要求,使我們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適應社會主義中國發(fā)展新形勢新任務的客觀需要;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原則,作為建設好執(zhí)政黨的首要問題;提出黨要管黨的方針,強調要教育好黨的各級干部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标愌┺睆娬{,在這一基本問題上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對后人來說,都是一份極可寶貴的財富。
陳雪薇認為,十六大以來,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向全黨提出堅持“兩個務必”,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要樹立和落實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性的科學發(fā)展觀;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帶領全國人民為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而不懈奮斗……都是繼續(xù)解決兩本基本問題的新經驗與新實踐。
“紅色之旅”上,走一路、看一路、聽一路、抄一路、學一路。視教書育人為天職的老人,談吐中凸現(xiàn)大家風采與平民本色。
“沒有黨對我?guī)资甑呐囵B(yǎng),就沒有我的今天。我1951年入團,1956年入黨,是讀中師保送上大學的。到現(xiàn)在黨齡48年,工齡45年!痹谡劦阶约,陳雪薇這樣說。在隨后的采訪中,記者感受到一個一輩子把自己的一切交給黨的教育事業(yè)的人的火熱之心,感受到一位年近古稀的黨史理論研究專家那不老的教育情懷。
1959年7月,陳雪薇從華南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留校任教,開始自己的園丁生涯。在南方這所名牌高校,她一呆就是近19個年頭。要不是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說不定她一輩子就情定華師!霸谌A師,我教了7年世界現(xiàn)代史,兩三年世界通史,還講過一段國際共運史、歷史唯物主義!标愌┺闭f,一生難忘的是當年肖教授與曾教授對自己的有計劃培養(yǎng),他們幫自己修改講義、指導自己如何講課與學習,對自己一生都有影響。在這時期,陳雪薇系統(tǒng)地閱讀了馬恩列斯的原著,一輩子受之無窮。
“文革”開始后,陳雪薇被迫中斷教學,下放到地方接受“勞動鍛煉”。1971年“復課鬧革命”時,陳雪薇從干校調回華師,重新走上三尺講臺,執(zhí)起心愛的教鞭。不過,此時的陳雪薇已是執(zhí)教中共黨史。從此,她把后輩子的事業(yè)定位在“紅色歷史”的理論教學與研究上,到如今一晃已是30個多個寒來暑往。
1973年,廣東省高教局要求黨史老師到“三山”(韶山、井岡山、寶塔山)學習考察。正是這年的“紅色之旅”,讓陳雪薇的人生觀、世界觀得到一次全新的洗禮,對黨史有了更為充實、深刻的理解。她走一路、看一路、聽一路、抄一路、學一路。邊訪古尋根,邊擠出時間對照閱讀隨身帶的《毛選》,每到一個地方請當?shù)卦凇睹x》對照的文字處或毛澤東當年在這里所寫的文章處蓋上一個公章!叭健睔w來,同事們發(fā)現(xiàn)陳雪薇原來所看的《毛選》上蓋滿了一個個紅印,無不驚詫。
1978年6月30日,正在埋頭備課的陳雪薇忽然接到一個電話,原來中組部從全國各地高校為中央黨校調用教師200個,陳雪薇也被調到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現(xiàn)黨史部)任教。“在高校教黨史主要是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在黨校教書的對象不同了,聽課的主要是高中級領導干部與理論骨干,通過黨史研究與教學主要是為發(fā)更好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探索中共執(zhí)政規(guī)律。”盡管面對教師角色的換位,但陳雪薇沒有考慮這些,只是機械地接受組織安排,卷起家什,與先生及女兒一同登上了北上的列車,并很快投入到新的教學崗位。
采訪前,記者對眼前的這位老人幾乎一無所知,于是向她一見面便要了份簡歷。這份簡歷可謂真正的“簡”歷,自始至今先后只在兩個學校執(zhí)教,也沒有什么社會職務。陳雪薇說:“我非常熱愛黨的教育事業(yè),自心底里樂意做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把教師視為自己的終身職業(yè)! 陳雪薇表示,如有來生,下輩子也做教師。她為人師表,視教書育人為天職,以個人豐富的知識充實著學生的靈魂、以個人高尚的品行感染著同事與學生。她說:“做一個好老師先要做一個u2018好u2019人、一個優(yōu)秀的人。做不了一個優(yōu)秀的人,影響不了自己的學生,言傳身教嘛!” 這些年來,陳雪薇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教學教法,自1986年來幾乎年年被評定為中央黨校教學優(yōu)秀獎,被授予中央黨校優(yōu)秀教師稱號,理論研究成果也尤為豐碩!稓v史的啟示》、《毛澤東與當代中國經濟》、《共和國經濟與周恩來》等一部部專著及110多篇重頭論文,凝聚著她畢生在科研上的心得體會。在教學與理論研究中,陳雪薇注重研究生的培養(yǎng)與教材的建設,培養(yǎng)過的10多位碩士生、博士生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成為中堅骨干。 陳雪薇重視把研究歷史、研究理論、研究現(xiàn)狀結合起來。這是她教學和科研的一大特點。她多次到紅色土地尋訪,到中央檔案館查閱相關文件檔案,長期注重對中共黨史史實的調查研究,獲得了十分豐富的第一手材料和當事人的珍貴回憶。正是靠著盤根問底的精神、善于去偽存真,勤跑、勤看、勤問、勤記,打好了扎實的歷史史實的基本功。她撰寫或主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大事件和決策調查》、《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重大事件的決策調查》等,既解決了現(xiàn)行教學的需要,也對近20多年來現(xiàn)狀的變化作了系統(tǒng)的研究。字里行間詮釋的不止是汗水與勤奮,更是學識與智慧。她說:“沒有理論的歷史是一堆材料,不能給人以思想,只有用理論的指導來研究歷史,才能真正懂得昨天、今天與明天,可以總結出一些帶規(guī)律性的經驗或教訓,這樣才能讓我們的高中級領導干部得到一些啟發(fā)。而歷史、理論與現(xiàn)狀的結合離不開對當今中國和世界的基本認識,離不開對現(xiàn)實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調研。只有如此,得出的結論才是立體的,才能提供許多政治智慧和可資借鑒的經驗!
而今,被中央黨校特聘的陳雪薇最缺少的是時間,她巴不得把時間掰成兩半用,“5年沒上過王府井、西單,最遠的就是校旁的西苑”。是的,待她做的事太多太多,科研、教學、寫書等等,其中省部班、民族班、中央機關與國家機關的好多培訓班也安排她不少的教學任務,涉及中共黨史、毛澤東思想、現(xiàn)代中國經濟史諸方面?纯措娨暋⒎瓐蠹,是陳雪薇一天中最放松的時光。不過,每天她還安排打一個小時左右的羽毛球,并自言“球技雖不高,但打得相當有樂趣”,常常與先生結伴對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