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因家境貧寒,14歲就輟學,當了他哥哥的測量助手,學會了繪圖,他對植物感興趣,采集過植物標本,有一些植物學知識。1844年,他在一所學校當教師,結(jié)識了英國昆蟲學家H.貝第斯并受其影響,從此對采集蝴蝶和甲蟲很感興趣。1848至1852年,他和貝第斯一同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采集熱帶標本。此后19年他成了職業(yè)的博物采集者并靠出售標本為生。從1854~1862年他獨自在馬來群島采集標本。他沒有受過大學教育,主要靠自學。 華萊士原是一個基督教徒,相信特創(chuàng)論和物種不變論。在廣泛地接觸了動物界和植物界以后,才認識到物種是可變的。1855年,當他在婆羅洲(現(xiàn)名為加里曼丹)的沙撈越時,發(fā)表了《論控制新物種發(fā)生的規(guī)律》的短文。在文章里他說:“每一物種的出現(xiàn)都與早已存在的密切相近的物種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一致的”,已表現(xiàn)出明確的進化觀點,但對進化機制尚一無所知。1858年2月,他在南洋的馬六甲島患瘧疾中,思考人類進化問題,想起所讀過的T.R.馬爾薩斯《人口論》,從而得到啟發(fā)想到“最適者生存”的道理。他隨即寫了《論變種極大地偏離原始類型的傾向》的論文。提出以自然選擇原理來說明物種的起源,并立即把文稿寄給達爾文。達爾文于1858年3月9日收到,即按照華萊士的要求,把文稿轉(zhuǎn)給地質(zhì)學家C.萊爾,經(jīng)過萊爾和植物學家J.D.胡克的安排,把達爾文和華萊士有關(guān)進化學說的論文共同于1858年 7月1日晚上在倫敦林奈學會上宣讀,惜于當時沒有引起重視。引起激烈爭論的是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 ∪A萊士很贊許《物種起源》,并認為只有達爾文才能提出如此豐富的論據(jù)和雄辯的邏輯來論證生物的進化和自然選擇學說,并使進化觀點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是,他的進化觀點與達爾文的并不完全一致,特別是在人類起源問題上更是如此。他與亞馬孫流域和馬來群島的未開化人有廣泛的接觸,有根據(jù)地認為全世界的人都是一家,未開化的人在智慧上不亞于文明的人,只是他們的文化落后罷了! ∷J為人類和動物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對人類肉體,他與達爾文一樣,認為是自然選擇的產(chǎn)物;但對智慧,他認為不可能由自然選擇來決定,而是由非生物學因子即超自然的力量上帝干預決定的。他也不同意達爾文的性選擇學說。他認為雌鳥不漂亮對生存有利,只是自然選擇而不是性選擇的結(jié)果! ∵_爾文逝世后,在英國大力宣傳達爾文主義的是他和J.赫胥黎。他于1886~1887年應邀到美國去巡回講學,大力宣傳進化論! 游锏乩矸植,華萊士有重要貢獻。他根據(jù)哺乳類的分布情況,把全世界的動物分布劃為若干區(qū),各區(qū)有自己的特點。他提出位于龍目島和里巴島之間有一條深溝,溝以東是澳大利亞區(qū)的動物類型,溝以西是亞洲區(qū)的動物類型。他所發(fā)現(xiàn)的這條線(即華萊士線)以及動物地理的分布區(qū)域,到現(xiàn)在仍然大部分有效。
名人推薦
-
高凱明,原名高開明, 男,漢族,出生1951年,山東平邑人,中共黨員。1988年畢業(yè)于暨南大學中文系。1970年應征入伍,歷任六二一團班長、指導員、政...
-
紀堯姆·米索(Guillaume Musso),1974年出生于法阿爾卑斯-馬里蒂姆省國(Alpes-Maritimes)的安提布(Antibes)。2004年,紀堯姆·米...
-
林一人(1900年—1931年),女,海南瓊東縣一區(qū)(今瓊海市塔洋鎮(zhèn))簪馬村人,革命烈士。1920年林一人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tǒng)與楊善集結(jié)婚,...
-
李人毅,1948年4月生于黑龍江省海倫縣海北鎮(zhèn)。中共黨員。歷任沈陽軍區(qū)某師電影組組長,政治部宣傳干事,某營副教導員,某師坦克團政治處副主任、主...
-
陳厚耀編撰陳厚耀(1648~1722)字泗源,號曙峰,清泰州人。早年師從梅文鼎研究天文歷算,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進士。歷任蘇州府學教授、內(nèi)閣中書...
-
河北寧晉縣人。中共黨員。1964年畢業(yè)于解放軍石家莊高級步校。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