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梁詩正,幼有異稟,五歲始能言,授以四五言詩,略上口,即能誦。長擅文學,偕同杭世駿、陳兆等六人結“月課詩社”,有《質韋集》行世。二十七歲,從院長萬經讀書敷文書院。雍正八年(1730)中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兩年后梁詩正出任山東鄉(xiāng)試主考官。雍正十一年,任會試同考官。第二年充上書房師傅,教授皇子,尚書房行走,日講起居注官。不久任侍讀。雍正十三年,梁詩正為翰林院侍講學士,年底,丁母憂。
乾隆元年(1736),乾隆帝讓梁詩正在京修書,南書房行走。乾隆三年(1738)任侍讀學士,乾隆帝賜梁詩正在京宅邸。任順天武舉鄉(xiāng)試正考官,又任內閣學士、經筵講官。乾隆四年(1639)梁詩正歷任刑部、戶部右侍郎。次年,升為左侍郎。
乾隆六年(1741),梁詩正升任《皇清文穎》館副總裁,戶部侍郎。梁詩正上奏:“皇上雖然盡力為旗人生計著想,然而仍然免不了旗人窮困貧乏。原因是旗人增添人丁,與日俱增,而如果不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想?抗兖B(yǎng)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屯田耕種是不行了。一方面,將閑散人等妥善安置在周邊,使他們獲得能自養(yǎng)的謀生之業(yè),如:近京五百里地面及各省駐防地。另一方面,內地已無閑田,原來就有在黑龍江寧古塔等地,分駐旗人用來耕種的成議,只是未曾施行。而今尚可維持,若不早日施實,若干年后,戶口達十倍,想憑有數的錢糧,是不夠不斷增長的糧餉需要的。想靠增加老百姓賦稅,而國家也有財務需要,無多余錢財養(yǎng)這么多吃白食的閑人。京師無空余地?磥,只有將戶口散列邊屯,可享耕牧的便利。另外,綠營兵丁也可適當停止招募、減少冗員。現在各營、鎮(zhèn)已數千、百名而不僅人多,而且多用名額每年持續(xù)不下,數十百萬銀兩,大多充作兵餉。在雍正元年曾徹底清除這種弊病,近年來,份份增設,有虛有實,差別很大,F在應當酌定數量、去除空缺、停止募補!
乾隆帝十分贊賞并采納了他的意見。乾隆九年,梁詩正以侍郎,應賦御制詩。乾隆十年,梁詩正升為戶部尚書。他奏陳:每年天下租賦只余二百余萬兩,應當節(jié)儉。慎勿興土木之功、黷武之師,以維持盈余,保障國泰民安。乾隆十二年,梁詩正任《續(xù)文獻通考》總裁。翌年,任兵部尚書。乾隆十四年,梁詩正晉升太子少師兼刑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協(xié)辦大學士。乾隆十五年,充任吏部尚書、教習庶吉士。御史歐堪善上奏,彈劾梁詩正徇私包庇,說他徇師生情份,又說他包庇同鄉(xiāng),經查此二項,均無徇私實跡。還涉及他為兩名京察人員引薦不當。乾隆帝認為這種小小徇情,非獨梁詩正,舉朝大臣恐怕也未盡絕。梁詩正被參劾,已經引為警惕,就可以了。同年,乾隆帝訊問四川學政朱荃情況,因為梁詩正答復為不清楚,而受累革職留任。乾隆十七年,因為父親年邁,梁詩正乞歸杭州,奉養(yǎng)老父,留在老父身邊侍候。他返鄉(xiāng)期間,潛心治學。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南巡,梁詩正迎接圣駕,恩準他在家食俸祿。次年,他的父親去世,丁憂在籍。不久,他先后代理工部、兵部尚書。乾隆二十四年,梁詩正充任順天鄉(xiāng)試正考官。翰林院掌院學士。乾隆二十八年,為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太子太傅,一時朝廷巨篇,都出自他的手筆,他總裁《國史》、《文穎》、《續(xù)文獻通考》各館,相關文章體例大多由他確定。乾隆皇帝再一次在皇宮附近,賜他寓所。年底,梁詩正去世,年67歲。乾隆帝親諭皇子祭奠,并賞銀千兩。贈太保,入賢良祠。賜祭葬,謚號文莊。乾隆二十九年,梁詩正靈柩歸里。乾隆帝下諭旨,令沿途文武官弁在二十里內的親赴治奠,并派人護送,直到平安抵達江南,以此表示優(yōu)恤。乾隆三十二年,葬于浙江象山。
乾隆四十五年,梁詩正去世多年之后,皇帝還念念不忘梁詩正,御制詩懷舊時,將梁詩正作為五詞臣之首。后來,梁詩正的長子梁同書,中舉人,賜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讀;次子梁敦書,官至兵部右侍郎。
人物軼事
據說,有梁詩正慧眼識侯嘉繙之事。侯嘉繙,臺州(今浙江臨?h)人,有才學,五十歲時,才拔貢,任縣丞。一次,押解軍餉到戶部,管庫的人有意勒索,不馬上給他回執(zhí)。侯嘉繙一時不知怎么辦,正巧戶部侍郎梁詩正見到了他的名字,說:“夷門也!绷涸娬囊馑际钦f,侯嘉繙才如虢國時魏國的大梁夷門監(jiān)侯嬴。說完,看看其他官員,又說:“尚書的祭文,諸君謙讓不寫,何不讓侯嘉繙試試?“侯嘉繙到戶部后堂拿起筆,鋪好紙,不一會兒,寫了一篇莊重美麗的駢體祭文。這時又有人讓他再為諸司曹寫一篇。侯嘉繙也不推辭,磨墨沾筆,又寫了一篇四言韻文。堂上堂下的人嘖嘖稱贊。那個管庫的人見到此情況,已袖帶回執(zhí),在門外等候侯嘉繙,準備把批文交給他。第二天,侯嘉繙便啟程而歸。清人戴璐記述此事時說:“今之解餉受累者多矣,有夷門之才則可以解餉,然賴文莊(梁詩正謚號)素知其人耳!
人物成就
梁詩正的文章近南豐(曾鞏),詩骨蒼秀。他也擅長書法。清人吳修在《昭代尺牘小傳》稱“詩正工書!鼻迦死钤取秶日侣浴窌姓f到梁詩正的書法:“公書初學柳成宮(柳公權),繼參文(征明)、趙(孟睿,晚师颜(真卿)、李(北海)!鼻迦送蹶圃凇洞喝諤眉分釁懶菏櫸ǎ骸骯Q,往灾G鮮櫸課咦謐麟Ⅰ醬笞鄭氏芑始葜,诸硳孝以俟,宪皇命佐|椋偵緞,又命高字kе!繃砭荽菏胝耪趙餐〉哿洹凍魏Bチ洹貳!妒啊煩圃蘗菏撓χ剖白龐喝藎勻緩轄冢槲南嗌。专笺炧翼^還縭!薄骯菏┰蛞暈茹。枚速马工,各擅纳惵。?/p>
梁詩正長期修撰官書。乾隆十五年主修《欽定葉韻匯輯》十卷。乾隆十六年,主修《西清古鑒》四十卷,附《錢錄》十六卷。后續(xù)《西清續(xù)鑒》二編,各二十卷。乾隆十七年,奉命修《西湖志纂》十五卷,還曾參與編撰《石渠寶籍》、《秘殿珠林》。此外,梁詩正將與乾隆帝奉和的詩作集,《恭和御制太液冰嬉元韻》。
親屬成員
輩分 | 關系 | 姓名 | 簡介 |
---|---|---|---|
子輩 | 長子 | 梁同書 | 著名書法家,與劉墉、翁方綱、王文治等齊名。 |
次子 | 梁敦書 | 官至兵部右侍郎。工詩文,擅書法。 | |
孫輩 | 孫女 | 梁德繩 | 梁敦書女,續(xù)寫陳端生遺作《再生緣》。 |
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三百三·列傳九十》
梁詩正,字養(yǎng)仲,浙江錢塘人。雍正八年進士及第,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十三年,以母憂歸。高宗即位,召南書房行走。乾隆三年,補侍讀學士。累遷戶部侍郎。詩正疏言:“八旗除各省駐防與近京五百里俱聽屯種,馀并隨旗駐京;噬蠟槠烊速Y生計者,委曲備至,而旗人仍不免窮乏。蓋生齒日繁,若不使自為養(yǎng),而常欲官養(yǎng)之,勢有不能。臣謂非屯田不可。今內地無閑田,興、盛二京膏腴未盡辟。世宗時,欲令黑龍江、寧古塔等處分駐旗人耕種,已有成議,未及舉行。今不早為之所,數百年后,旗戶十倍於今。以有數之錢糧,贍無窮之生齒,使取給於額餉之內,則兵弁之關支,不足供閑散之坐食;使取給於額餉之外,則民賦不能加,國用不能缺。戶口日繁,待食者眾,無馀財給之,京師亦無馀地處之。惟有酌派戶口,散列邊屯,使世享耕牧之利,以時講武,亦以實邊。諸行省綠營馬步兵餉,較康熙年間漸增至五六百萬。在各標營、鎮(zhèn)協(xié)每處浮數十百名,不覺其多;在朝廷合計兵餉,則冗額歲不下數十百萬。各省錢糧,大半留充兵餉,其不敷者,鄰省協(xié)撥,而解部之項日少。向來各營多空糧,自雍正元年清查,此弊盡除。是近年兵額但依舊制,已比前有虛實之別。況直省要害之地,多滿洲駐防,與各標營、鎮(zhèn)協(xié)聲勢聯絡,其增設兵額可以裁汰者,宜令酌定數目,遇開除空缺,即停止募補。庶將來營制漸有節(jié)省,而現在兵丁無苦裁汰!
十年,擢戶部尚書,詩正疏言:“每歲天下租賦,以供官兵俸餉各項經費,惟馀二百馀萬,實不足備水旱兵戈之用。今雖府庫充盈,皇上宜以節(jié)儉為要,勿興土木之工、黷武之師,庶以持盈保泰!笔,調兵部尚書。十四年,加太子少師,兼刑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協(xié)辦大學士。
十五年,調吏部尚書。御史歐堪善疏劾詩正徇庇行私,上召諸大臣及堪善廷詰。所劾皆無據,惟翰林院輪班引見,偶有越次。上諭曰:“梁詩正職在內廷,不過文學供奉,朕何如主,而謂諸臣能恣行其胸臆乎?至小小瞻徇私情,則不獨詩正,諸大臣恐俱未能盡絕。如張廷玉掌院三十年,引見越次,不知凡幾,何以未聞論劾?詩正有此一二可議,即被論劾,得以知所儆省,未始非福?吧浦,當以為感,不當以為怨也!睍穬胫痕浪拇▽W政朱荃匿喪,上詢詩正,詩正對失指,下吏議,當奪職,命留任。
十六年,從上南巡,詩正父文濂年八十,予封典。十七年,疏乞終養(yǎng)。二十三年,丁父憂,召署工部尚書。二十四年,調署兵部尚書。二十五年,服闋,真除,仍命協(xié)辦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二十八年,授東閣大學士,加太子太傅。尋卒,謚文莊。
子同書,舉人,賜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讀;敦書,官至兵部右侍郎。
后世紀念
梁詩正故居
梁詩正故居建于清末,屬中式宅院,原為清代大學士梁詩正私宅,乾隆皇帝御賜。梁宅為多進大院,有廳堂十幾個,房百余間。建筑占地兩千多平方米,分東西兩條軸線,建筑用材講究。是杭州現存規(guī)模較大的宅邸建筑。尤其是宅子里的磚雕古刻精美雅致,保存完好,為杭城古宅之一。
影視形象
年份 | 影視類型 | 劇名 | 飾演者 |
---|---|---|---|
2017 | 電視劇 | 《天下糧田》 | 周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