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戴蕃豫,1910年代生人,四川人,章太炎先生弟子。自一二·八淞滬戰(zhàn)爭事起,戴先生終斷了與章先生的學業(yè)。及至聞聽章先生北上說服北方政府抗日時,已回到四川老家的戴先生又真心追至北京,然而此時,章先生已輾轉(zhuǎn)去世于天津。于是戴先生只好暫留北京圖書館善本室,開始《后漢書》的研究?箲(zhàn)期間,戴先生又流遷入川,在家鄉(xiāng)的四川大學歷史系任教。抗戰(zhàn)勝利,戴先生應(yīng)馮文潛先生之邀,入南開大學歷史系執(zhí)教。1956年,進入新成立的中國佛學院擔任講師。戴先生先後在中國佛學院、北京師范大學、聯(lián)合大學等校任教。并曾參與編纂《佛教百科全書》。戴先生又與朱光潛、沈從文等人相交甚篤,被學術(shù)界公認為”有學問的人“,其學生也稱他為”活圖書館“。1989年1月1日,戴先生逝世! 〈飨壬杂追f悟好學,4歲時便隨其母口誦四書五經(jīng)。先生一生篤信“但求耕耘,不問收獲”的非功利主義人生觀。他做學問,旨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一個問題發(fā)現(xiàn)、解決了,便去發(fā)現(xiàn)、解決下一個問題,如此而已。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的著作手稿已有等身之高,如《中國考古學》、《魏晉南北朝史綱》、《秦漢史》、《唐宋文化史》、《中國佛教美術(shù)史》、《中國佛典刊刻源流考》、《高僧傳初集解讀》、《善見律昆婆沙札記》、《朝鮮史徵》、《朝鮮佛教文化與美術(shù)年表》、《日本平安朝之漢文明》、《儒學之目的與宋儒之活動》(譯著)、《史通通釋詳考》、《蒙古佛教史》(文稿已丟失)等等,而付梓出版者卻寥寥無幾。戴先生本人也從未為求出版而四處奔走過! ∮行业氖牵鬓ハ壬哟鞔筝x,雖然在中央歌劇院擔任歌唱演員,但一直感到父親的這些著作有不可埋沒的價值。于是,從1987年起,便私下聯(lián)絡(luò)出版事宜。在其父親過世后,更是四處奔走,終于數(shù)部手稿得以影印或排印方式出版! ∫殉霭嬷鳎骸 斗稌吓c后漢書》,商務(wù)印書館,1933年。 《佛教美術(shù)史·印度篇(初稿)》,華北居士林佛畫研究會,1943年! 队《确鸾堂佬g(shù)》,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吨袊鸾堂佬g(shù)史》,影印,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 陡灞竞鬂h書疏記》,影印,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 吨袊鸬淇淘戳骺肌,影印,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 “l(fā)表文章: 《契辭疏記》,《考古學社社刊》第1期,1934年。 《殷契亡尤說》,《考古學社社刊》第5期,1936年! <后漢書>疏記》,《史地半月刊》,1937年第5期! 镀醯ね醭鸾趟囆g(shù)》,(上海)《大公報·星期文藝》,1946年12月29日。 《云岡石窟與域外藝術(shù)(佛教美術(shù)史中國篇之一節(jié))》,《邊疆人文》第4卷,1947年12月,第1-13頁! 短魄帻埶陆虒W與日本文化》,《現(xiàn)代佛學》,1957年第3期! 赌ρ率(jīng)》,中國佛教協(xié)會編《中國佛教》(五),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侗媸(jīng)》,同上! 洞笱闼,同上! £P(guān)于戴蕃豫先生的生平,可資參考者不多,參見: 孫小寧:《學者出書難何時能解決?》,《中國文化報》,1993年11月1日! 〈鞔筝x:《稿本后漢書疏記·前言》,《稿本后漢書疏記》,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第1-2頁! 〈鞔筝x:《中國佛教美術(shù)史·前言》,《中國佛教美術(shù)史》,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第1-2頁。
名人推薦
-
紀坡民,1945年生。山西省武鄉(xiāng)縣人。歷史學法律學專家。原國務(wù)院副總理紀登奎之子。1968年畢業(yè)于空軍工程學院航空機械工程系。曾在山東社會科學院經(jīng)...
-
李升謀,1939年6月出生,四川自貢人。
-
阿曼迭奧·莫迪里阿尼(1884.7~1920.1) 是出現(xiàn)于本世紀初的一位巴黎畫派的代表。他出生在意大利萊克亨(利沃諾),父親是一個守舊的猶太人。...
-
考古學家 郭寶鈞郭寶鈞(1893~1971),字子衡,河南省南陽市人,考古學家。1922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國文系,在河南省立南陽中學任教,后到省教育廳...
-
英國歷史學家和埃及學專家。早年在皇家空軍服役。1920年到蘇丹政治管理處工作,努力廢除蘇丹和埃塞俄比亞之間的奴隸貿(mào)易,并為被釋放的奴隸建立村莊...
-
李思純,字哲生(1893——1960),四川成都人,著名歷史學家,元史學家。1893年生于云南昆明。1919年赴法國巴黎大學勤工儉學,后轉(zhuǎn)赴德國柏林大學留...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