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筆名: 綠藜、歐福德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30 年,民族: 漢族 ,原名史智敏,河南潢川人。民盟成員。1949年畢業(yè)于中原大學新聞系。歷任新華社中南總分社、長江日報社、湖北農民報社及湖北日報社記者、編輯、記者組長、文藝組長,1957年錯劃為右派,1978年改正,后歷任湖北省鄂城鋼廠工會干部,鄂州市政協(xié)委員、文聯(lián)委員、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1946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著有散文詩集《愛之旅》,詩集《中國的羅曼斯》、《沒有芬芳的和芬芳的愛》、《綠藜詩選》、《三石四斗五》,文集《綠藜書簡選》,寓言集《綠藜寓言選》,散文詩及隨筆集《獻給大師的一束玫瑰》,散文集《減租的故事》等。
相關人物
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蘇武進。畢業(yè)于上海長寧業(yè)余大學攝影藝術系,F(xiàn)為上海城建集團攝影師、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xié)會會士、臺灣中華攝影學會會員、香港現(xiàn)代攝影學會會員、上海藝術攝影協(xié)會會員。 陳志民出生于攝影世家,從小受家父熏陶,酷愛攝影藝術。在各級領導培養(yǎng)支持下,自1987年以來,已在國際國內比賽中獲獎50余次,100多幅作品在全國、市級攝影展上展出。
主要獎項和成果如下:
《南浦之夜》于1990年獲上海南浦大橋攝影展比賽三等獎;
《指日可侍》于1991年獲上海城市交通實事工程回顧攝影比賽二等獎;
《豎琴奏響東進曲》于1994年獲上海市第四屆國際攝影藝術展銀牌獎、浦東舊貌換新顏大型攝影展金獎 ; 《斑斕大袖舞》于1994年獲全國"華宇杯"藝術攝影大賽二等獎;
《黃昏戀》于1995年獲樂凱"美好生活"彩色攝影組照大賽三等獎;
《別怕,再來一次》于1995年獲上海市"敏之杯"全民健身攝影大獎賽二等獎 ;
《列陣》于1996年獲"上海桑塔納杯"全國汽車攝影大賽三等獎;
《雨中芭蕾》于1996年獲上海第一屆全民健身節(jié)攝影比賽二等獎 ;
《黃昏戀》于1997年獲愛克發(fā)杯第一屆"我愛我家"全國攝影競賽二等獎 ;
《徐浦凱奏》于1997年獲"銀箭杯"’97上海市攝影藝術作品展覽銅牌獎 ;
《疑是銀河落申城》于1997年,獲第四屆上海市職工文化藝術節(jié)"東航杯"再創(chuàng)輝煌攝影展二等獎 ;
《成功了》獲上海市"東航杯"再創(chuàng)輝煌攝影展三等獎 ;
《葉公琦"管閑事"》于1998年獲佳能杯’97新民寫真攝影大賽一等獎;
《竊竊私語》于1998年獲’98"新光依依杯"玫瑰婚典攝影大賽一等獎;
《種下友誼樹》獲第二屆"我愛我家"全國攝影競賽三等獎;
《豎琴奏響東進曲》于1999年榮獲’99"路橋杯"中國橋梁攝影藝術展銀獎;
《共醉金秋》和《大自然雕琢》于2000年獲世界攝影藝術國際影展勛條獎;
《浦江晨曦》于2000年榮獲第八屆全國"擎大柱"職工攝影藝術聯(lián)展特等獎;
《隧道之光》于2000年榮獲第八屆全國"擎天柱"職工攝影藝術聯(lián)展二等獎;
《繁花似錦》于2000年獲上海"新綠杯"攝影比賽三等獎。
目前,作品先后到美國、法國、日本、荷蘭、澳大利亞、斯里蘭卡及中國香港、澳門等地區(qū)展出。有不少作品被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50年圖集》、《上海新姿》、《上海十大新景觀》、《上海夜景》、《世紀風采建設之光》、《美麗的城市,可愛的家》、《世紀之橋》、《上海的橋》、《滬上名橋》、《輝煌上海之夜》、《浦東向我們走來》等大型畫冊。有5000多幅攝影作品在報刊、雜志、畫報、畫冊上發(fā)表,并先后被編入英國國際名人傳記大辭典、《中國攝影家全集》、《中國攝影家》光盤、《中國當代創(chuàng)業(yè)英才》、《中華魂,中國百業(yè)領導英才大典》、《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世界華人藝術家精品典藏》,1997年11月被上?偣麨樯虾J蠊と怂囆g家,2000年7月被中國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人民畫報社、世界華人藝術展組委會授予世界華人藝術家榮譽稱號。
安陽日報總編室主任
1939年7月生,河南清豐人,中共黨員。畢業(yè)于安陽師專。歷任安陽市廣播站、河南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和《安陽日報》總編室主任、總編助理等職。是安陽市詩詞學會理事,安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涉足新聞工作3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愛崗敬業(yè),筆耕不輟,采編發(fā)表了大量新聞、文學作品,并有多篇獲國家和省、市級獎勵。其中,通訊《敢為天下先》、《"摳"局長》分獲新華社全國人物新聞二、三等獎,通訊《建議明星趙廣耀傳奇》獲1978~1998年中國改革開放20周年改革人物征文化稿獎,報告文學《國棉傳》、《心系人防》分獲"來自改革階段第一線的報告"全國大型征文三、四等獎,特寫《穆青的"特殊"客人》獲河南省好新聞獎,論文《尺水可興波》、《論編輯把關》分獲河南省新聞論文二、三等獎,論文《標題要有內容吸引人》在河南省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毛澤東新聞理論研討會交流并獲榮譽證書。出版了《群星璀璨》、《奉獻人生》、《勿忘人民》、《開拓者的足跡》等著作,有的作品被選入《當代共產黨人》、《來自改革開放第一線的報告》等書!缎侣勅丁、《新聞愛好者》、《河南新聞出版報》等報刊報道了他的事跡,其傳略已載入《中國報界知名編輯記者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高級專業(yè)技術人才辭典》、《中國高級專業(yè)干部實績大辭典》以及《中華英模大典》,并應邀出席了1998年10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華英模大典》首發(fā)式暨當代中國精神研討會,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和馬文瑞、王丙乾、王定國、邵華、萬伯翱、李燕杰、彭清一等的親切接見并合影留念。
汕頭大學副教圖
陳志民,(1956—— ),男,澄海人。 1983年畢業(yè)于江西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美術系雕塑專業(yè),獲學士學位,同年分配到汕頭大學工作,現(xiàn)任美術設計院副院長(副教授)。汕頭大學教學委員會委員。從事雕塑、環(huán)境藝術設計教學,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發(fā)表于專業(yè)報刊并獲獎!瓣愔久竦目檀伤囆g”在中央電視臺、廣東電視臺、汕頭電視臺多次播出,代表作《懷素》收入《中國當代陶瓷精品集》。出版有:《當代畫家作品集(陳志民卷)》! ○^藏作品:《當代畫家作品集(陳志民卷)》!
陳志民, 1939年7月生,河南清豐人,中共黨員。畢業(yè)于安陽師專。歷任安陽市廣播站、河南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和《安陽日報》總編室主任、總編助理等職。是安陽市詩詞學會理事,安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涉足新聞工作3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愛崗敬業(yè),筆耕不輟,采編發(fā)表了大量新聞、文學作品,并有多篇獲國家和省、市級獎勵。其中,通訊《敢為天下先》、《"摳"局長》分獲新華社全國人物新聞二、三等獎,通訊《建議明星趙廣耀傳奇》獲1978~1998年中國改革開放20周年改革人物征文化稿獎,報告文學《國棉傳》、《心系人防》分獲"來自改革階段第一線的報告"全國大型征文三、四等獎,特寫《穆青的"特殊"客人》獲河南省好新聞獎,論文《尺水可興波》、《論編輯把關》分獲河南省新聞論文二、三等獎,論文《標題要有內容吸引人》在河南省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毛澤東新聞理論研討會交流并獲榮譽證書。出版了《群星璀璨》、《奉獻人生》、《勿忘人民》、《開拓者的足跡》等著作,有的作品被選入《當代共產黨人》、《來自改革開放第一線的報告》等書!缎侣勅丁、《新聞愛好者》、《河南新聞出版報》等報刊報道了他的事跡,其傳略已載入《中國報界知名編輯記者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高級專業(yè)技術人才辭典》、《中國高級專業(yè)干部實績大辭典》以及《中華英模大典》,并應邀出席了1998年10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華英模大典》首發(fā)式暨當代中國精神研討會,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和馬文瑞、王丙乾、王定國、邵華、萬伯翱、李燕杰、彭清一等的親切接見并合影留念!
陳志民, 1962年11月生,大專文化,內黃縣政府副縣長.副主任醫(yī)師。他在多年的醫(yī)療工作中,緊緊圍繞計劃生育的臨床與實踐,先后發(fā)表了17篇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其中《輸精管直徑、注射劑量與諸塞效果》一文,在1993年第五屆國際男性學大會上宣讀;所著《實用計劃生育學》一書于1992年由中國農民出版社出版;《輸精管管腔測量器》獲1991年國家專利并獲省計生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另有5項成果獲省、市科技進步獎。他首次報告了中國人輸精管活體內徑值,在國內外首次探討了堵塞量與堵塞效果、并發(fā)癥、可復性手術遠期失敗等之間的因果關系,并研制了適合臨床應用的精囊灌注殺精劑,對術后產生即時節(jié)育效果取得了明顯社會效益。他還在國內首次探討了輸精管栓堵精液囊腫的形成機理,為提高輸精管栓堵的節(jié)育效果及方法的改進作出了應有的貢獻。近年來,他為國內29個市、縣培訓了550名男性節(jié)育技術人員,帶教了來自6個國家的11名男性節(jié)育技術人員;作男性節(jié)育手術2萬余例無事故;多次在省、市舉辦的學習班上傳授男性節(jié)育技術。目前仍承擔著兩個世界衛(wèi)生組織項目、l個國家"八五"攻關項目和1個省計生委研究項目。他先后被授予河南省計劃生育勞動模范、全國計劃生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全國基金計劃生育"百星"、安陽市優(yōu)秀專業(yè)技術人才、計劃生育萬例手術無事故先進個人等稱號。
陳志民, 助理館員。1949年10月出生,江蘇武進人。畢業(yè)于上海長寧大學攝影藝術系,F(xiàn)任上海市城建集團專職攝影師。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臺灣中華攝影協(xié)會會員,香港現(xiàn)代攝影協(xié)會會員,上海藝術攝影協(xié)會會員,上海華僑攝影協(xié)會會員等,上海市政攝影協(xié)會會長,上海畫報特約者等,1997年被上海總工會命名為十大工人藝術家之一。?拍攝的作品曾多次在國際、國內攝影比賽中獲獎,其中有上海第四屆國際攝影藝術展銀牌獎,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舉辦的’99"路橋杯"中國橋梁攝影藝術展銀牌獎,浦東舊貌換新顏大型攝影展金牌獎,中國攝影藝術精品展入選獎,《大自然雕琢》和《共醉金秋》在"世界攝影藝術展"入選獲獎以及在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舉辦樂凱杯《美的生活》組照三等獎,全國華宇杯二等獎、全國《我愛我家》攝影比賽二等獎、三等獎,全國汽車攝影大賽三等獎,’97新民寫真新聞攝影大賽一等獎,’97上海藝術攝影展銅牌獎,’98上海玫瑰婚典攝影大賽一等獎,上海職工文化藝術節(jié)攝影比賽二、三等獎,上海全民健身體育比賽二、三等獎,上海重點工程攝影比賽二等獎等。部分作品先后在美國紐約、舊金山、法國巴黎、日本大阪、福島、荷蘭鹿特丹以及中國香港、澳門等地展示,并且有不少作品被收入到《上海風采》、《上海新姿》、《上海十大新景觀》、《邁向二十一世紀上海城市建設》、《滬上名橋》、《世紀之橋》、《美麗的城市、可愛的家》、《中國橋梁》、《輝煌上海之夜》、《上海夜景》、《世紀風采建設之光》、《上海新景觀》等大型畫冊。并有幾千幅攝影作品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