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瑞慶
中國十大策劃風云人物大獎得主
世界華人書畫家收藏家聯合會理
中國民族畫院理事
水城畫院副院長
意大利《歐洲華人》報社美編兼記者
《泰山》雜志美編
中國包協會員
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院資深書畫家
中國中鈔總公司首席設計師
主要業(yè)績
2007年
為中華泰山碧霞祠千年大典設計《泰山碧霞元君鳳冠》
(九鳳純銀鑲寶石珍珠瑪瑙)
為中華泰山碧霞祠千年大典設計《泰山眼光娘娘鳳冠》
(七鳳純銀鑲寶石珍珠瑪瑙)
為中華泰山碧霞祠千年大典設計《泰山送子娘娘鳳冠》
(七鳳純銀鑲寶石珍珠瑪瑙)
為中華泰山設計《中國書法名山》名碑
為意大利華夏酒店導入cis
為加拿大溫哥華設計城市旅游紀念品印第安石頭人。
為加拿大溫哥華設計城市旅游紀念品《北極熊》
為加拿大溫哥華設計城市旅游紀念品《長毛象》
為山東電校校門設計大型浮雕《日月同輝》
2008年
為中鈔設計十二生肖《牛生肖》金鑲銀盤
為2008奧運會設計全球發(fā)行《全民健身》紀念銀盤金盤
為2008奧運會設計亞洲發(fā)行《錦繡中華》紀念銀盤金盤
為2008奧運會設計香港馬術紀念銀盤金盤
為山東德州董子讀書臺設計壁畫《天人三策》
與 錢紹武合作董子讀書臺《天人合一》廣場
2009年
為中鈔設計十二生肖《虎生肖》金鑲銀盤
為2010上海世博會設計《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銀盤金盤
為2010上海世博會設計《歷屆世博會舉辦國篆刻作品》銀盤金盤
為中華泰山碧霞祠千年大典設計《泰山碧霞元君神主位》
(九鳳酸枝木鑲紅寶石透雕工藝)
為中華泰山碧霞祠千年大典設計《泰山眼光娘娘神主位》
(七鳳酸枝木鑲紅寶石透雕工藝)
為中華泰山碧霞祠千年大典設計《泰山送子娘娘神主位》
(七鳳酸枝木鑲紅寶石透雕工藝)
為山東德州減河濕地公園設計節(jié)點景觀《風生水起》《后羿》《嫦娥》雕塑
為中國書協設計《中國書法名山碑》(山東泰山天地廣場)
2010年
為2010上海世博會設計《碧玉龍璽》
為2010上海世博會設計《碧玉中國館》
為中鈔設計十二生肖《兔生肖》金鑲銀盤
為中鈔國鼎設計碧玉《吉祥如意》
為山東服裝學院大門設計巨幅浮雕《盛世華章》《中華泰山》
千秋翰墨瑞慶來
——記北京水城畫院副院長侯瑞慶
徐勤忠
長發(fā)飄逸、目光如炬,頗有仙風道骨之韻的侯瑞慶,既是一位廣告界的知名策劃人,也是一位勤耕十余年的國內知名畫家。
今 年三十八歲的侯瑞慶身兼數職,既是大圣創(chuàng)意設計有限公司藝術總監(jiān)、世界華人書畫家收藏家聯合會理事,又是中國民族畫院理事、北京水城畫院副院長。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泰山的鐘靈毓秀,汶水的坦蕩浩瀚,在侯瑞慶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出生在汶河岸畔的他自 幼天資聰穎,酷愛書法、繪畫藝術。臨摹讀看、觀察寫生伴隨他走過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他骨子里始終流淌著激情澎湃的血,高中畢業(yè)后他毅然投身火熱的軍營。在寧夏戈壁灘,在賀蘭山麓,軍旅生活之余,他拿起畫筆,少數民族的粗 獷豪放,與如詩似畫的西北風情一一走進他的作品中。艱苦的軍旅生活磨礪著他的成長,也造就了他樂觀坦誠、豁達爽 朗的個性。1992年脫去戎裝后,他考入了自己心儀已久的原中央工藝美院。在這所一流學府里,他有幸?guī)煆膰鴥戎麡?識設計大師 陳漢民、CI S企劃大師高中羽和動漫大師 吳冠英。大師們四年的身教言傳和孜孜教誨,使他系統學習了CIS 企業(yè)策劃、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等十九門理論知識。學習之余,他還廣泛涉獵書法、繪畫、篆刻、 刻瓷等中國傳統藝術 ,如同一條游弋的魚暢游在傳統文化的海洋里,并從各民族文化的不同方面汲取營養(yǎng),廣取博采,尋求創(chuàng)新。
2007年9月,泰山被中國書協命名為“中國書法名山”,擔任此碑設計重任的就是侯瑞慶,他與市文聯領導反復磋 商,最后確定設計“筆蘸硯臺”的標志碑形制。這座由著名書法家 歐陽中石題寫碑名,中國書協榮譽主席 沈鵬題寫碑額 ,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 趙長青撰寫碑文,中國書協主席 張海書丹的標志碑現已矗立在泰山天地廣場,成為泰山又一靚麗 的景致。
歌德說過:“要想逃避這個世界,沒有比藝術更可靠的途徑;要想同世界結合,也沒有比藝術更可靠的途徑”。了 解侯瑞慶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出色的廣告人,屢屢出奇制勝的大手筆策劃,成就了一大批企業(yè)和品牌,也為我們帶來 了智慧的開悟與靈感的啟迪。他還是一位才華橫溢、天賦靈性的書畫家。他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常常是一杯濃濃的茗 茶,或電腦旁,或畫案邊,讓思緒在藝術的王國里馳騁。
泰山是書法名山,泰山石刻碑文俯拾皆是,林林總總,生于斯長于斯的他從泰山豐厚的書法文化中不斷汲取營養(yǎng), 他取真草隸篆之精粹,融眾家之所長,創(chuàng)造出亂石鋪地、拙中見巧,巧中蘊秀,秀中藏奇的藝術風格。他的畫以山水、 人物、花鳥見長,重彩寫意,既秉承傳統,又貼近生活,取法自然。他筆下的山水泉林,亭臺樓閣,竹林茅舍,古木石 刻,通過濃淡不一的線條和空間組合,把五行之術和堪輿學理論運用到繪畫中,吸宋元山水之靈氣,得泰山巖巖之雄渾 ,色彩襲青碧山水色澤,兼西方繪畫之厚重,用筆潑辣、酣暢瀟灑,用墨飽滿、淋漓靈動,筆觸鮮潤、生動飄逸,包含 著鮮活的生命氣息。
近幾年來,侯瑞慶的許多書畫作品被美國、日本、香港、臺灣等書畫愛好者收藏。全國政協委員,世界華人書畫家收 藏家聯合會會長,著名藝術家 吳祖光、 新鳳霞之子 吳歡對他的書畫作品給予較高評價,揮毫為他題字“能揮千秋翰墨筆 ,定是十年面壁人”,并欣然收他為徒。
十年面壁,十載耕耘,侯瑞慶走過了一段堅實的道路,留下一串串閃光的足跡,但他永遠不會滿足和止步。他深知 ,在泰山腳下這片藝術的沃土里,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肩上的擔子很重,還有無數的高峰等著他去攀登跨越。
玄門書畫家侯瑞慶
一凡
他,畫家中的書法家;書法家中的篆刻家;篆刻家中的設計師;設計師中的規(guī)劃師;規(guī)劃師中的堪輿家;堪輿家中的修行者,修行者中的藝術家;他長發(fā)飄逸,目光如迥,引經據典、談笑風生,他就是侯瑞慶先生。一位哲匠、法家、藝人;一位可以給人答疑解惑,值得交往學者。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云,“務在獨樂、不顧眾庶”,佛家之獨覺,唯自悟道,道家之獨覺,自悟玄理。法無定法,無為而為。先生科班出身,博古通今,通達條理,深入簡出,待人接物灑脫自然。畫品如人品,書品如書心。老子《道德經》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 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先生得一而生慧根,筆下的物象文人氣十足,每幅作品都有極強的象征性、寄寓性、隱喻性、和書寫性。用 李可染先生的話講就是:“當一個好畫家,應當具備四個條件:哲學家的頭腦,科學家的鉆研精神,詩人的熱情,和雜技演員的技巧,缺一不可,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師法自然,皓月禪心,儒雅溫潤的藝術家。人們都說先生的畫師古不泥古,繼承而又有創(chuàng)新,總之我觀先生畫里乾坤,無不充溢著一種氣,這種氣,風生水起,集禪意、筆意、詩意、心意、仙氣、靈氣、墨氣、逸氣、虛無氣、流動氣、書卷氣、文人氣、山野氣、廟堂氣為一身。羽客的思維在道生天地,化生五氣,五氣之變,化于五形的世界里徜徉。
先生畫山水不單以筆墨皴法入手,而佐以道家五行堪輿論的左龍右虎,回環(huán)起伏......來表現山水的來龍去脈,涓涓細流,如音棲弦、高山簾洞,珠飛磯散,瀑掛林莽、喧戲為灘,浮光掠影,風姿盡顯,遠山含黛,化霧成煙;先生畫人物,不單以古拙線條入手,而佐以色彩光影,筆法肌理,畫中人物性格迥異,呼之欲出,佛家高僧,參禪悟心,物我兩忘,儒家名仕,禮尚往來,儒雅文斌,道家真人,道風仙骨、仕女仙姑,羞月閉花、落雁沉魚;先生畫花鳥,不單以現實物象入手,而佐以祥瑞現世,夸張隱喻。畫中柿子濃而不艷,紅紅火火,心想事成,蟹鮮菊艷,明快鮮活、金榜題名;大象無形。四海升平,富貴吉祥,野味山珍,鴻運當頭,金玉滿堂。
先生畫畫不似一般的為畫而畫之人,而是嚴謹經營之人,用先生的話講就是,“道亦有道。品茗有茶道,生意有商道,做事有人道,畫中有藝道,。世間萬物皆有道道。
先生畫畫就像老子講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樣,也在遵循著物象與筆墨之間的關系,對古人:筆、墨、紙、硯之間的關系推崇有佳,先生用的畫材均為重金定制, 朱墨來自日本,顏料來自英國,印泥親自調制,紙張蒲絨親自采集,甚至采用鮮花來做紙。因此,先生的每幅作品都是經過事先設計好的,內容不同、紙張不同、用色不同、用墨亦不同,紙張的特殊紋理與墨氣色彩有機融合,物里畫外皆得妙處,先生作品題跋也頗為講究,內容不同、書體不同、鈐印不同、位置亦不同。圖文并茂,相得益彰。每幅作品如經先生對其印文、書體、畫意、紙張、墨韻、構成細數闡微、皆有說道,妙不可言,真是“玄門書畫、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大風起兮云飛揚,其卓爾不群、探源尋流的精神正在書寫著一代大美隱于鬧市、自然而然,道隱無名的斐然。那將是一份淡定、一份冷靜、一份執(zhí)著、一份超越。這就是我眼中的一位思想充滿睿智、性情豁達幽默,舉止優(yōu)雅豪放、著裝不落俗套的藝術家,一位潛心修身、修心、修入世的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