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彩萬志教授,現(xiàn)任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昆蟲學系主任, 首都師范大學講座教授, 中國昆蟲學會理事、科學普及委員會主任、蝴蝶分會副秘書長,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組織工作委員會委員, 北京昆蟲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全國植物檢疫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植物保護學報》主編,《動物分類學報》、《 昆蟲知識》、《大自然》編委,內(nèi)部刊物《中國蝴蝶》編委和《北京昆蟲學通訊》主編,中國科協(xié)科技期刊評估專家(2005~2006),中國昆蟲學會、中國植保學會、北京昆蟲學會、國際半翅學者學會、日本昆蟲學會會員。曾為中國高等農(nóng)業(yè)院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996~2001)、第15屆國際植物保護大會副秘書長(2002~2004)。主講本科生的昆蟲學通論和研究生的昆蟲形態(tài)學原理、昆蟲學文獻、植保學文獻、進化昆蟲學等5門課程;主要從事 半翅目昆蟲分類、形態(tài)、進化及文化昆蟲學的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中華農(nóng)業(yè)科教基金、國際合作基金等項目10余項;已在國內(nèi)外發(fā)表論文100余篇(本),包括面向21世紀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普通昆蟲學》、專論《中國昆蟲節(jié)日文化》及20余篇SCI刊源文章。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2003年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三完成人),2004年獲 寶鋼教育基金獎,2005年被評為校杰出教師。曾4次為國外大學的博士論文評閱人。
個人簡歷
于 1993年 到 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工作
于 1993年 畢業(yè)于 西北農(nóng)業(yè)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
社會職務
中國昆蟲學會理事、科學普及委員會主任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北京昆蟲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第15屆國際植物保護大會副秘書長
中國《植物保護學報》主編
《 昆蟲知識》編委
內(nèi)部刊物《中國蝴蝶》編委和《北京昆蟲學通訊》
研究方向
中國、東亞等地獵蝽科昆蟲的分類學(傳統(tǒng)分類與分子分類)、生物地理學等
半翅目昆蟲翅的功能形態(tài)學與仿生學
中國昆蟲文化
中國昆蟲學文獻、中國昆蟲學史
課題項目
參與數(shù)字博物館昆蟲分館
主持昆蟲標本館建設
主持 半翅目昆蟲翅的功能形態(tài)與飛行模式
主持城市化對比較 半翅目昆蟲多樣性的影響
論文著作
1. Cai, W. & Tomokuni, M. Taxonomic notes on Vietnamese Peiratinae,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Heteroptera: Reduviidae). Oriental Insects, 38:85~94.
2. Tomokuni, M. & W. Cai, Stalireduvius, a new harpactorine genus (Heteroptera: Reduviidae) from Vietnam. Deutsche Entomologische Zeitschrift, 51(1):7~11.
3. Cai, W., Li, S. & Tomokuni, M. A review of the genus (Heteroptera, Reduviidae, Harpactorinae) from China. Deutsche Entomologische Zeitschrift, 50(2): 155~174.
4. Tomokuni, M. & Cai, W. The genus Germar (Heteroptera, Reduviidae, Stenopodainae) from Vietnam,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Deutsche Entomologische Zeitschrift, 50(1): 69~87.
5. Cui, J., Cai, W. & Rabitsch, W. Notes on genus Kormilev (Heteroptera: Reduviidae: Phymatinae),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China. Annales Zoologici, 53(4): 489~491.
6. Cai, W. & Tomokuni, M. , gen. et sp. nov. (Heteroptera: Reduviidae: Harpactorinae) from China. Europe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100(1):181~185.
7. Tomokuni, M. & Cai, W. Type materials of Reduviidae (Heteroptera) described by S. Matsumura, with notes on their taxonomy and nomenclature. Insecta Matsmurana, N. S. 59:101~108.
8. Tomokuni, M. & Cai, W. 2002. Three new species of Burmeister (Heteroptera: Reduviidae: Reduviinae) from the Philippines and Malaysia. Deutsche Entomologische Zeitschrift, 49(2): 213~219.
9. Tomokuni, M. & Cai, W. Asiacoris pudicus, gen. et sp. n. of Dicrotelini (Heteroptera: Reduviidae: Harpactorinae) from Vietnam. Deutsche Entomologische Zeitschrift, 49(2): 209~212.
10. Cai, W., Sun, L. & Tomokuni, M. A review of the species of the reduviid genus Burmeister (Heteroptera: Reduviidae: Reduviidae) from China. Europe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98(4): 533~542.
11. 彩萬志, 龐雄飛, 花保禎, 梁廣文,宋敦倫. 普通昆蟲學,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503頁
12. 彩萬志. 中國昆蟲節(jié)日文化; 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66頁
課題項目
1. 獵蝽科昆蟲的胚后發(fā)育與形態(tài)進化的三個難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39500019,1996-1998,主持。
2. 《普通昆蟲學》教材編寫,中華農(nóng)業(yè)科教基金,No.97-02-02-15,1997,主持。
3. 中日獵蝽科昆蟲的形態(tài)比較及演化關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外交流與合作項目,No. 39710141753, 1998,主持。
4. 觀賞植物病蟲害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No. 96-750-01-01-1.15.1, 1998,參加。
5. 北京地區(qū)獵蝽科昆蟲的生物學及人工增殖,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No. 6992018, 1999-2002,主持。
6. 半翅目昆蟲連翅器的功能形態(tài)及進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39970091, 2000-2002,主持。
7. 東亞產(chǎn)獵蝽科昆蟲的分類研究,日本海外研究者受入助成,No. H11,2000,中方主持。
8. 中國常見獵蝽科昆蟲的生物學及人工增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30070518, 2001-2003,主持。
9. 數(shù)字博物館昆蟲分館,教育部專項,No. 070173001, 2002-2003,主要參加。
10. 昆蟲標本館建設,北京市專項,H020620450120,2002-2003,主持。
11. 半翅目昆蟲翅的功能形態(tài)與飛行模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30370161, 2004-2006,主持。
12. 城市化對北京 半翅目昆蟲多樣性的影響,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No. 6042014, 2004-2006,主持。
13.中生代晚期昆蟲化石系統(tǒng)分類及其在昆蟲起源和早期演化上的意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No. 30430100,2005-2008,主要參加。
14.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專項動物標本標準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試點,2005-2008, 參加。
15.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專項經(jīng)濟昆蟲種質(zhì)資源標準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試點,No. 2005DKA21105, 2006-2008,子項目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