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沙縣烈士
姜敢(1907-1933),原名姜源舜,字虞廷,號樹民,又號樹銘,化名姜敢,福建省沙縣夏茂鎮(zhèn)人。1928年春入福州三民中學初中三年級,半年后升入福州高級中學師范科,擔任校學生會主席,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先后任共青團福州市委宣傳部長、中共福州市委宣傳部長等職,負責領導學生運動和互濟會的工作。1929年到1931年間,多次以市委巡視員的身份到福安、連江等地發(fā)展黨團組織,組建革命武裝,為閩東紅軍和蘇區(qū)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1931年7月奉命回到沙縣重建黨組織,建立福州至沙縣、沙縣至建寧和泰寧的地下交通線,溝通福州與中央蘇區(qū)的聯(lián)系。1932年6月曾因當?shù)氐刂鞲姘l(fā),被盧興邦部拘捕下獄,但因證據(jù)不足而獲釋。1933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東方軍解放夏茂,姜敢組織群眾積極配合紅軍開展工作,在籌款籌糧擴紅、傷病員休養(yǎng)治療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同年9月調入紅三軍團隨軍北上,此后失去音信。
生平事跡
姜敢先后畢業(yè)于沙縣縣立第二高級小學和福建省三民中學,后又升入福州高級中學師范科讀書,擔任學生會主席,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先后任福州市團委和黨委宣傳部長。長期從事地下斗爭,主要負責領導學生運動和互濟會工作。1929年以中共福州市委巡視員身份兩次到福安進行秘密活動,發(fā)展黨組織并建立互濟會,同年秋和1930年冬,在福州因散發(fā)傳單、組織并參加飛行集會先后兩次被捕;釋放后,繼續(xù)堅持地下斗爭,負責反帝大同盟方面的工作。1929年至1930年,受黨組織派遣,先后三次秘密赴廈門、上海進行地下交通聯(lián)絡工作。1929年10月至1931年3月,受福州中心市委派遣,以市委巡視員身份三次到連江巡視工作,恢復當?shù)攸h組織,組建群眾團體反帝大同盟、互濟會和讀書會,并協(xié)助在境路舉辦黨員培訓班。1931年7月受福州中心市委派遣回到沙縣開展工作,恢復黨的組織與活動,負責建立福州至沙縣的沿途關系,打通沙縣至建寧、泰寧的地下交通線。1932年初夏,因地主告發(fā)再次被捕,后因敵人拿不到證據(jù)獲釋。1933年8月23日,紅三軍團解放夏茂,他積極配合紅軍開展工作。后隨軍進駐南平王臺,同年9月隨軍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