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1844年尼采出生于勒肯的一個牧師之家,他自幼性情孤僻,而且多愁善感,纖弱的身體使他總是有一種自卑感。因此,他一生都是在追尋一種強有力的人生哲學來彌補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自卑。尼采的哲學打破了以往哲學演變的邏輯秩序,憑的是自己的靈感來作出獨到的理解。因此他的著作不像其他哲學家那樣晦澀,而是文筆優(yōu)美,寓意雋永。有人稱,尼采與其說是哲學家,不如說是散文家和詩人。
代表作品
尼采富于影響的代表作有《快樂的科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超越善與惡》以及《權(quán)力意志論》等。
尼采曾因向自己的意中人求婚受挫而對女性放棄了任何希望,于是他就開始拼命攻擊女性,與此同時,為自己大唱贊歌。在他的自傳《瞧這個人》中,他的自吹自擂達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我為什么這樣聰明?”、“我為什么這樣智慧?”、“我為什么寫出這么多的好書?”,竟成了這本書的主要章目。
尼采進一步發(fā)展了叔本華的非理性主義傾向,他用權(quán)力意志代替了叔本華的生存意志,并試圖把叔本華的消極絕望的悲觀主義改造為積極樂觀的行動主義。其哲學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為對西方文化的兩大支柱—理性主義和基督教的批判。
主要影響
尼采給西方文化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震動,在他之后,人們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理直氣壯地以“理性”動物、“道德”動物自居了,人的虛榮、鄙俗、偽善、平庸的一面被尼采毫不留情地剝落在人前,讓人無地自容。人們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權(quán)力意志—這個被掩蓋已久、被壓抑已久的人性中最深刻的東西,無論你是去極力地否定它還是去勇敢地肯定它,你都會感到內(nèi)心的震顫,這就是尼采哲學的威力所在。
與叔本華一樣,尼采在去世以后,其哲學才受到人們的重視,他的權(quán)力意志哲學和超人哲學對德國社會乃至世界都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開赴前線的德國士兵的背包中有兩本書是最常見的,一本是《圣經(jīng)》,另一本是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的強權(quán)思想對希特勒的影響也是眾所周知的,其中有一句格言為希特勒終生恪守:“強人的格言,別理會!讓他們?nèi)ミ駠u!奪取吧!我請你只管奪!”尼采和希特勒都是狂妄自大的人,所不同的是,尼采的瘋狂是學者型的,只停留在口頭和字面上;而希特勒是一位實踐者,他把前者的思想付諸于實際行動。
作品賞析
查拉斯圖拉如是說
作者:尼采
第一卷
一
查拉斯圖拉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了他的故鄉(xiāng)和故鄉(xiāng)之湖,而去住在山上。他在那里保真養(yǎng)晦,毫不厭倦地過了十年。——可是,他的內(nèi)心到底有了轉(zhuǎn)變。一天早晨,他黎明時起身,而對著太陽說:
"啊,你,偉大的星球。〖偃裟銢]有被你照耀的人們,你的幸福何在呢?
十年來,你每天向我的山洞走來:假若沒有我,和我的鷹與蛇,你會厭倦于你自己的光明和這條舊路罷。
但是,每天早晨,我們等候著你,我們?nèi)〉昧四愕亩嘤嗟墓饷,因此我們祝福你?/p>
看啊!我像積蜜太多的蜂兒一樣,對于我的智慧已經(jīng)厭倦了;我需要伸出來領(lǐng)受這智慧的手。
愿意贈送與布散我的智慧,直到聰明的人們會再因為自己的瘋狂而喜歡,窮困的人們會再因為自己的財富而歡喜。
因此,我應(yīng)當降到最深處去:好像夜間你走到海后邊,把光明送到下面的世界去一樣。啊,恩惠無邊的星球!
我要像你一樣地’下山’去,我將要去的人間是這樣稱呼這件事的。
祝福我罷,你這平靜的眼睛能夠不妒忌一個無量的幸福!
祝福這將溢的杯兒罷!使這水呈金色流泛出來,把你的祝福的回光送到任何地方去罷!看呵,這杯兒又會變成空的,查拉斯圖拉又會再做人了。"——查拉斯圖拉之下山如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