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方九敘,字:承天,明.浙江錢塘人,是明代杭州二十四人之一,承天知府方,嘉靖二十三年進士,嘉靖二十五年任主事,少慕于古,冀托不朽,長與海內諸名家倡和,甚有稱。釋褐除兵部主事,守山海關,明習邊務,將卒憚服。葺倉貯谷,散種食于民,不征息,多購群書,勸為士子講析。比行,群下泣送載路,官到承天太守。天性毅直,屢忤巨鐺,罷歸。益討故業(yè)。聚書至數萬卷。易綺麗入沖雅,為人高朗,善論事,才不究用,咸惜之。所著有《方承天遺稿》,見萬歷《錢塘縣志》、《武林耆舊錄》。詩有《保俶塔院雨中游集》:“山閣憑煙雨,湖天淡夕波。高筵欣屢侍,勝地得頻過。漁晚初傳唱,驪旋更促歌。接予亦倒,風景習池多”。
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民國《杭州府志》卷九十均著錄《方承天遺稿》九卷,前者謂“按《明詩綜》作《十洲集》”,后者謂“一名《十洲集》”;又《千頃堂書目》卷二四著錄《方九敘遺篋稿》九卷,“一作《十洲集》”。由此推斷,題為“十洲集”的方氏詩文集應該是見不到了。從國圖可以檢索到清林氏樸學齋的《方九敘詩》抄本一卷。
詩選
賦得燕燕于飛(明·方九敘)
五言律詩 押陽韻
小院百花香,輕簾雙燕翔。
影隨春陌近,聲入午風長。
趁蝶回雕砌,銜花赴彩梁。
空閨朝復暮,徒切畫眉長。
涉江采芙蓉(明·方九敘)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六月江南天,家家出采蓮。
并舟青雀近,分歌綠水連。
看花誤是面,摘葉戲成鈿。
夕陽歸渡口,更覺晚妝鮮。
西泠橋
“西泠歌吹晚風微,十里煙波漾落暉。船過斷橋分路去,鳥投孤嶼背人飛。隔林花氣香浮棹,拍岸松陰翠濕衣。遙望郭門燈火處,酒家留客未扃扉!保·方九敘《西泠橋》)
站在杭州西湖的西泠橋上,既可近眺里湖,又可遠矚外湖;既在孤山之西,又可通往北山,白堤近在咫尺,蘇堤又隱約在望,不僅地理位置好,而且古跡韻事,令人懷想。因為這里過去(在宋代以前)不叫“西泠”而叫“西林”或“西村”,古時有“西村喚渡處”大約是橋還沒有造好。宋代郭祥正有《西村》詩道:“遠近皆僧舍,西村八九家。得魚無賣處,沽酒入蘆花!笨梢娺@里當時只有村民數家,而湖中也未遍種荷花,而是滿眼如雪的蘆花。后來橋筑成了,明代陳贄就有詩說:
東風客每攜壺過,落日人還喚渡無?最有春來狂可玩,桃花千樹柳千株。(《西林橋》)不過,這時候的橋,還有些古色古香,簡樸可愛,但到明末李流芳時,橋已改筑,而且人們習慣稱它為“西泠橋”了。
至于西泠橋的韻事,那是指南齊才妓蘇小小,不但家在西村附近,而且她的墓也在西泠橋側,人們每過此橋都要到她墓前憑吊一番。由于古樂府中有“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之句,所以這兒也稱作“蘇小結同心處”。
古人詠西泠橋的詩很多,有人因為它地近孤山,所以聯想起林和靖,詠出“欄曲只供游子憑,林間今有隱人無?隔墻莫是神仙宅,紅白梅花五百株”的絕句來。(宋·董嗣杲《西林橋》)有人因為它既近斷橋,又傍孤山,因此有詩道:“西泠歌吹晚風微,十里煙波漾落暉。船過斷橋分路去,鳥投孤嶼背人飛。隔林花氣香浮棹,拍岸松陰翠濕衣。遙望郭門燈火處,酒家留客未扃扉!保·方九敘《西泠橋》)
明代杭州二十四人名錄
王 羽 錢塘人。
方九敘 錢塘人。藏書數萬卷。
呂 坤 錢塘人。藏書處名樾館,又有喜聲館、綿慶樓、一本堂。
江元祚 錢塘人。萬卷藏書貯于擁書樓。
吳繼志 錢塘人。藏書逾萬卷。
何汝尹(1566-1636)蕭山人。藏書數萬卷。
沈 仕 仁和人。藏法書名畫甚富。
張 翔(1394-1475)仁和人。
卓爾康(1570-1641)仁和人。有萬卷藏書。
郎 瑛(1487--1566 )仁和人。藏經籍書史文章雜家言甚多。
胡文煥 錢塘人。藏書處名文會堂。
洪 鐘(1443-1523)錢塘人。祖孫三代都是藏書家。
洪 梗 錢塘人。洪鐘之孫。藏書處名清平山堂。
賀 榮 錢塘人。藏書畫彞器甚富。
錢受益 仁和人。藏書甚多,自輯類書就達千余卷。
徐孝先 仁和人。藏書千卷。
翁汝進 仁和人。
翁汝遇 仁和人。翁汝進之弟。
凌 昱 錢塘人。藏書于尊德堂。
凌云翰(1323--?)錢塘人。
高 濂 錢塘人。經史子集、百家九流、詩文傳記、稗野雜著,兼收并蓄。藏書處名妙賞樓,又名山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