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檔案
姓名:范溫
性別:男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朝代:宋代
籍貫:四川雙流
民族:漢族
身份:學(xué)者
個人成就
蔡絳《鐵圍山叢談》卷四載::"溫(范溫)嘗預(yù)貴人家會,貴人有侍兒,善歌秦少游長短句,坐間略不顧溫。溫亦謹,不敢吐一語。及酒酣歡洽,侍兒者始問:’此郎何人耶?’溫遽起,叉手而對曰:’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wù)叨嘟^倒。"
著《潛溪詩眼》,不知卷數(shù),原書久佚!盾嫦獫O隱叢話》前集、《詩話總龜》后集、《詩人玉屑》等皆有錄存。郭紹虞、羅根澤均曾輯其佚文,郭得二十九條,羅得二十七條!犊S讀書志》著錄于子類小說類,作《詩眼》;《直齋書錄解題》著錄于集部文史類,作今名。 在中國古代有關(guān)韻的論述中,北宋范溫的《潛溪詩眼·論韻》占有一個突出的位置,就像錢鐘書先生所說的:“吾國首拈u2018韻u2019以通論書畫詩文者,北宋范溫其人也。”“其所論者“因書畫之u2018韻u2019推及詩文之u2018韻u2019,洋洋千數(shù)百言,匪特為u2018神韻說u2019之弘綱要領(lǐng),抑且為由畫u2018韻u2019而及詩u2018韻u2019之轉(zhuǎn)捩進階”!叭谪灳C賅,不特嚴羽所不逮,即陸時雍、王士禎輩似難繼美也!
《潛溪詩眼》,是宋代比較有影響的詩話之一,宋以后亡佚。 今人郭紹虞在《宋詩話輯佚》中,從別的書中收集到《潛溪詩眼》的二十八條,所論述的大概是認同江西詩派的主張,重在句法字眼,并且以禪喻詩,提倡悟入之說!稘撓娧邸芬粫凶罡挥欣碚搩r值的,應(yīng)該是《永樂大典》卷八〇七“詩”字下所引的論韻的一段?蛇@一段文字長期以來很少有人知道。錢鐘書的《管錐編》中首先錄入了這段文字,那使“范溫論韻”以其見解的深刻、論述的詳備見重于世。
代表著作
《潛溪詩眼》的主要內(nèi)容
論韻的開頭
王偁定觀好論書畫,嘗誦山谷之言曰:“書畫以韻為主。”予謂之曰:“夫書畫文章,蓋一理也。然而巧,吾知其為巧,奇,吾知其為奇;布置開合,皆有法度;高妙古淡,亦可指陳。獨韻者,果何形貌耶?”定觀曰:“不俗之謂韻。”予曰:“夫俗者惡之先,韻者美之極。書畫之不俗,譬如人之不為惡。自不為惡至于圣賢,其間等級固多,則不俗之去韻也遠矣!倍ㄓ^曰:“瀟灑之謂韻。”予曰:“夫瀟灑者,清也。清乃一長,安得為盡美之韻乎?”瀟灑就是清,清不過是眾長之一,怎們能夠說的上能夠算得上是盡美之韻呢?定觀曰:“古人謂氣韻生動,若吳生筆勢飛動,可以為韻乎?”予曰:“夫生動者,是得其神,曰神則盡之,不必謂之韻也!倍ㄓ^曰:“如陸探微數(shù)筆作狻猊,可以為韻乎?”予曰:“數(shù)筆作狻猊,是簡而窮其理,曰理則盡之,亦不必謂之韻也。”乃告之曰:“有余意之謂韻。”定觀曰:“余得之矣。蓋嘗聞之撞鐘,大聲已去,余音復(fù)來,悠揚宛轉(zhuǎn),聲外之音,其是之謂矣。”予曰:“子得其梗概而未得其詳,且韻惡從生?”予曰:“蓋生于有余。請為子畢其說。自三代秦漢,非聲不言韻;舍聲言韻,自晉人始;唐人言韻者,亦不多見,惟論書畫者頗及之。至近代先達,始推尊之以為極致。凡事既盡其美,必有其韻,韻茍不勝,亦亡其美。夫立一言于千載之下,考諸載籍而不繆,出于百善而不愧,發(fā)明古人郁塞之長,度越世間聞見之陋,其為有包括眾妙、經(jīng)緯萬善者矣。 且以文章言之,有巧麗,有雄偉,有奇,有巧,有典,有富,有深,有穩(wěn),有清,有古,有此一者,則可以立于世而成名矣。然而一不備焉,不足以為韻;眾善皆備而露才見長,亦不足以為韻;必也備眾善而自韜晦,行于簡易閑淡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觀于世俗若出尋常,至于識者遇之,則暗然心服,油然心會,測之而益深,究之而益來,其是之謂矣。其次一長有余,亦足以為韻。故巧麗者發(fā)之于平淡,奇?zhèn)フ咝兄诤喴祝绱酥愂且。自《論語》、《六經(jīng)》,可以曉其辭,不可以名其美,皆自然有韻。左丘明、司馬遷、班固之書,意多而語簡,行于平夷,不自矜銜,而韻自勝。自曹、劉、沈、謝、徐、庚諸人,割據(jù)一奇,臻于極致,盡發(fā)其美,無復(fù)余蘊,皆難以韻與之。 唯陶彭澤體兼眾妙,不露鋒芒,故曰: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初若散緩不收,反復(fù)觀之,乃得其奇處。夫綺而腴,與其奇處,韻之所從生;行乎質(zhì)與癯而又若散緩不收者,韻于是乎成。是以古今詩人,唯淵明最高,所謂出于有余者如此。”
潛溪詩眼
范溫,字元實,有《潛溪詩眼》一卷。少學(xué)詩于黃山谷,故其論詩多承山谷理論,著重句法煉字等詩法,然有所突破與發(fā)揮,如有以禪喻詩,主悟入等說,尤以論韻一條最為精美。雖然《潛溪詩眼》條目不多,內(nèi)容也多半以對話的方式為主,并非像嚴羽《滄浪詩話》那般以論說論辯的方式,導(dǎo)出結(jié)論。然而卻比《滄浪詩話》中強調(diào)整體把握,更加仔細地一步步具體地推演、分析出詩作的優(yōu)劣處。綜觀《潛溪詩眼》,雖多見語錄、對話等,看似閑散,卻蘊含著一定的詩學(xué)價值,足以于此著手嘗試分類、歸納、提煉。原郭紹虞輯有《宋詩話輯佚》,今于本文后附據(jù)《永樂大典》而重新校排之《潛溪詩眼》。《潛溪詩眼》間以“悟門”、“正法眠”等禪家術(shù)語論詩,如以杜甫《櫻桃詩》似禪家之“信手拈來,頭頭是道者”,實近于嚴羽的“以禪喻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