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法國政治家、 法蘭西第二帝國的重要官員。1809年3月27日生于 巴黎。初以律師為業(yè)。1831~1848年,在外地任省府秘書長等職。擁護 路易-拿破侖·波拿巴。1849~1851年,歷任 瓦爾、約訥和 吉倫特諸省省長。支持1851年12月 2日政變和恢復帝制,1853年由 拿破侖三世任命為 巴黎警察局長,后任塞納區(qū)行政長官,并封為男爵。領導 巴黎城市改建工作,以古典式對稱中軸線道路和廣場為中心,使首都大部地區(qū)由陋屋窄巷變?yōu)閷捊种甭,衛(wèi)生狀況改善,交通運輸和工商業(yè)都有所發(fā)展,建立起許多公園、廣場、教堂、公共建筑及住宅區(qū),并督建巴黎歌劇院和霍爾斯商場等,美化了首都。由于城市改建時出現(xiàn)大量投機活動,奧斯曼遭到輿論和議會的指責,1870年初,由于都市改造帶來大量債務,導致他被解職。 1891年1月去世。著有《回憶錄》3卷(1890~1893)。而根據奧斯曼的回憶錄,奧斯曼使用男爵(Baron)這個頭銜是因為1857年皇帝敕令所有參議院成員都擁有男爵的身分。根據第二帝國字典,奧斯曼只有偶爾使用男爵的稱號,這是由于他的外公Georg Friedrich Dentzel曾經是一位真正的男爵,而奧斯曼又是他唯一的男性后裔,出于自豪才使用。然而,男爵這個稱號并不是正式的,平常奧斯曼仍只使用奧斯曼先生(Monsieur Haussmann)的稱呼。
主要成就
對巴黎的城市規(guī)劃,當今巴黎的輻射狀街道網絡的型態(tài)即是其代表作。
評價
今日巴黎民眾對于奧斯曼的遺產一般持正面的評價。巴黎的生活品質大幅改善、公共衛(wèi)生條件改善、傳染病絕跡、交通較以前順暢、新建筑較舊建筑更美觀、更實用。
然而另一方面,大規(guī)模拆遷使得許多社會底層的人們流離失所。舊城區(qū)的消失切斷了人們對歷史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