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名字:曹向經
性別:男
出生:1900
時代:抗戰(zhàn)時期
國籍:中國
祖籍:中國
職業(yè):軍官
個人履歷
出生于湖南省資興縣太平曹氏之中。
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即黃埔軍校)。
曾任某部團長及浙贛鐵路警務處少將處長。
抗戰(zhàn)爆發(fā)后,回家鄉(xiāng)組織抗日武裝,任國民政府資興游擊區(qū)少將副總指揮。
是年春于擊敵時中彈被俘,被害殉國。年四十五。
曹姓起源
1.賜受曹官,以官為氏
據(jù)《百家姓尋根與起名藝術》及其他資料:曹姓最早的一支出于嬴姓,為顓頊帝后裔。始祖曹安為顓頊玄孫陸終的第五子!鞍病币蜃舸笥碇嗡泄Ρ毁n“曹”官,即“圜土”為牢,為看押奴隸的獄官。曹安始居今河南靈寶曹水。曹安曾為夏代國君,附近有曹陽墟,曹陽坑遺存。曹安后來反對禹繼舜位,被禹所攻而遷于河南滑縣之曹。即《詩序》所謂“衛(wèi)國有狄人之攻,出處于漕”。商滅夏后,曹姓又與商對抗,被降為方國稱曹方。因被商討伐而再遷山東定陶縣;h曹地西周初年成為衛(wèi)國的曹邑。公元前660年衛(wèi)國被翟擊敗,漕(同曹)邑被翟所占。原來衛(wèi)國被封在漕邑的后代,就以祖先的封邑“漕”作為姓氏。漢代時有游俠漕少游,漕中叔,《續(xù)通志·氏族略六》記載明代有嘉靖主事漕士奇。漕后又演化為糟,均為后來的曹。
2.出此姬姓,以國為氏
“曹”做為姓氏也起源于西周武王時期的姬姓侯國“曹國”。據(jù)司馬遷《史記.周本紀》記載,周人始祖稷名棄,擅長農耕,帝堯時被推選為農師,賜姬姓。帝舜時封棄于“邰”(今陜西武功一帶)。殷商后期時周人已傳世千年,最后定居于周原(寶雞、岐山一帶)。
公元前11世紀,周人傳至西伯姬昌為首領時勢力大增。當時正值殷紂暴政,西伯姬昌便聯(lián)合涇水流域的虞、汭等小國以及蜀、羌等西戎部族一并討伐紂王。姬昌死后次子姬發(fā)繼續(xù)領導西岐諸部落伐紂,最后商紂王火自的焚,商滅周興。姬發(fā)為周武王,尊姬昌為文王。周朝立國后,武王便大封有功之臣及自己的同姓弟兄們,即史書上說的“領戶分封制”。
《史記·管蔡世家》記載道:“武王同母昆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夷考次曰武王發(fā),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載”。就是說武王有一母所生的親兄弟十人,曹叔振鐸是周文王的正妻太姒所生的第六個兒子,是周武王的四弟。武王在分封侯國時,將振鐸封在了“曹”。叔振鐸也就是曹國的國君,“曹”最早是一個姬姓諸侯國的國名。
3.曹安后裔,以邑為氏
西周初年,曹安后裔曹挾被周武王另封于“邾”(今曲阜東南)。戰(zhàn)國時“邾”國被楚國所滅,子孫有的以曹邑為曹姓,有的以邾邑為邾姓,后改為朱。則朱曹兩姓同源。(見《三國志·魏志·武帝本紀》)。
4.其他說法
、潘崭牟苄。后漢曹嵩(曹操之父)本曹騰養(yǎng)子,本姓夏侯,后改曹姓,為安徽曹姓之宗。
、莆鳚h時中亞昭武九姓之一的曹國人來華后以國為氏。同例有安、米、侯等姓。為河西曹姓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