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陳鴻鐸(1957- ),男。文學博士,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音樂學系音樂分析教研組組上海音樂學院陳鴻鐸教授長。1982年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本科音樂學專業(yè),后留校任教;歷任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音樂學系系主任。 1984年師從上海音樂學院陳銘志教授學習復調與賦格曲寫作,曾在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擔任和聲學、復調與賦格曲寫作、作品分析、歌曲作法、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等課程的教學工作;1994至1997年獲國家教委獎學金赴維也納音樂學院作留學訪問,師從Diether de la Motte教授學習音樂分析;2001年入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攻讀“外國作曲家與作品研究”的博士學位,師從錢亦平教授,2003年調入上海音樂學院任教。2004年再次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獎學金,以高級訪問學者身份赴德國柏林洪堡大學音樂學系進行為期半年的學術訪問。2005年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利蓋蒂結構思維研究》,并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 教授課程:《西方現(xiàn)代音樂中的結構理論與實踐》、《利蓋蒂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利蓋蒂鋼琴練習曲寫作技法分析》、《20世紀音樂文獻原文原著選介》、《論文寫作》等。 研究領域:西方音樂作品分析與研究。 在研課題:現(xiàn)代作曲家利蓋蒂的創(chuàng)作研究、西方現(xiàn)代結構理論與創(chuàng)作實踐研究、音樂分析學學科理論研究等。 主要著述: 論文 《巴赫賦格曲寫作中的獨特處理》,載《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 《馬勒的第十交響曲第一樂章及其和聲手法分析》,載《音樂研究》2000年第2期; 《談馬勒第一交響曲的音樂創(chuàng)作》,載《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向往著一個神秘而沒有痛苦的天國世界——馬勒的第四交響曲解析》,載《音樂藝術》2001年第1期; 《利蓋蒂微復調寫作技法初探》,載《中國音樂學》2003年第1期; 《音色與節(jié)奏在利蓋蒂大提琴協(xié)奏曲中的運用及其結構意義分析》(上、下),載《音樂藝術》2004第四期、 2005年第二期; 《利蓋蒂的結構思維特征、表現(xiàn)形式及其意義》,《中國音樂學》2005年第四期。 譯著 《曲式及其演進》(合譯),S.麥克菲遜[英]著,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年。 《音樂教育——兒童成材之道》,漢斯u2022昆特u2022巴斯蒂安[德]著,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年。 教材 《高師和聲通用教程第二卷》(參與編寫第一章、第三章),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 《歌曲寫作技法》(編寫“歌曲的多聲部寫作”部分),高教出版社,2001年。 創(chuàng)作 歌曲《故鄉(xiāng)的夢》,載《音樂創(chuàng)作》1998年第3期。 編著 《中國民歌鋼琴復調小曲40首》,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1]
名人推薦
-
侯樹剛是一名高學歷的年輕黨員,是中原油田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科技辦公室主任、首席技術專家。另有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應用電子學系教授同名侯...
-
郭勁,中國大陸藝人。他是一個喜歡唱歌,熱愛音樂的主持人。他用十五年的時間去打造自己的音樂夢想。他就是——郭勁。他把他的故事寫成了一首首歌曲...
-
芳妃(?-1801),陳氏,揚州民人陳延綸(一說,陳廷倫)之女。 生年不詳,生辰為九月二十四日。 乾隆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初封明常在...
-
郭延萬,福建省龍巖縣人。一九二九年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二年轉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任紅一軍...
-
高冀生
高冀生,現(xiàn)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兼任香港大學講席教授,北京清華安地建筑設計顧問有限責任公司顧問總建筑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北京...
-
劉華山,男, 1944 年生,湖北黃梅人,漢族。 1966 年于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現(xiàn)任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系主任、教授,兼任教育部理科教學...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