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介紹
任皇貴妃:原封容妃 任容妃生獻懷太子朱慈炅 國亡后冒充已殉節(jié)的懿安皇后,招搖誆騙,頗惑人視聽,以至明末筆記所載張皇后下落事多失實,《甲申紀事》甚至謂張后迎降李自成,賀宿著《懿安后事略》為之力辯。 范皇貴妃:原封慧妃 范慧妃生悼懷太子朱慈焴 張裕妃:裕妃以直烈忤客魏,被幽閉于冷宮中斷絕飲食,至活活餓死,死時尚身懷有孕。 成妃:生一女,早逝。成妃曾利用侍寢之機替范妃向皇帝求情,不料因此招來客魏的忌恨,被幽閉在長春宮中斷絕飲食,幸好成妃早有預料,先在檐瓦中藏有食物,方才免過一死。仍獲嚴譴,崇禎初,恢復位號。
個人洗好
明熹宗朱由校在歷代帝王中是很有特色的一個皇帝,他心靈手巧,對制造木器有極濃厚的興趣,凡刀鋸斧鑿、丹青髹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史書上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熹宗便自己琢磨,設(shè)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折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鏤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為當時的工匠所嘆服。明熹宗還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態(tài),五官四肢,無不備具,動作亦很惟妙惟肖。熹宗還派內(nèi)監(jiān)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價購買,熹宗更加高興,往往干到半夜也不休息,常令身邊太監(jiān)做他的助手。熹宗的漆工活也很在行,從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動手,并喜歡創(chuàng)造新花樣,讓身旁太監(jiān)們欣賞評論。熹宗還喜歡在木制器物上發(fā)揮自己的雕鏤技藝,在他制作的十座護燈小屏上,雕刻著《寒雀爭梅圖》,形象逼真!睹鲗m雜詠》上有詩吟道:“御制十燈屏,司農(nóng)不患貧。沈香刻寒雀,論價十萬緡!膘渥诘褡劣袷,也頗精工,他常用玉石雕刻各種印章,賜給身邊的大臣、宮監(jiān)。
熹宗喜歡看傀儡戲,當時的梨園弟子用輕木雕鏤成海外四夷、蠻山仙圣及將軍士卒等形象。熹宗情緒高時,也施展自己的手藝,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約高二尺,有雙臂但無腿足,均涂上五色油漆,彩畫如生,每個小木人下面的平底處安一拘卯,用長三尺多的竹板支撐著。另外還有一個用大木頭鑿釘成的長寬各一丈的方木池,里面添水七分滿,水內(nèi)放有活魚、蟹蝦、萍藻之類的海貨,使之浮于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圍用紗圍成屏幕,竹板在圍屏下,游移轉(zhuǎn)動,這樣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戲臺。在屏幕的后面,有一藝人隨劇情將小木人用竹片托浮水上,游斗玩耍,鼓聲喧天。當時宮中常演的劇目有《東方朔偷桃》、《三保太監(jiān)下西洋》、《八仙過海》、《孫行者大鬧龍宮》等,均裝束新奇,扮演巧妙,活靈活現(xiàn)。熹宗做得是如醉如癡,看得也是如醉如癡。每到冬季,西苑冰池封凍,冰堅且滑。熹宗便命一群太監(jiān)隨他一起玩冰戲。他親自為自己設(shè)計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小巧玲瓏,僅容一人,涂上紅漆,上有一頂篷,周圍用紅綢緞為欄,前后都設(shè)有掛繩的小鉤。熹宗坐在拖床上,讓太監(jiān)們拉引繩子,一部分人在岸上用繩牽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導,一部分人在床后推行。兩面用力,拖床行進速度極快,瞬息之間就可往返數(shù)里。
除木工活外,熹宗還醉心于建筑,他曾在庭院中做小宮殿,仿乾清宮形式,高不過三、四尺,曲折微妙,巧奪天工。他還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臺林館,雕琢細致,堪稱當時一絕。熹宗喜歡踢球,常與太監(jiān)在長樂宮打球,熹宗覺著玩起來不過癮,就親手設(shè)計,建造了五所蹴園堂。熹宗酷愛木工器作和建筑,還表現(xiàn)在對朝廷建筑工程的關(guān)心上,天啟五年(1625年)到天啟七年(1627年)間,明朝對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進行了規(guī)模巨大的重造工程,從起柱、上梁到插劍懸牌,整個工程中熹宗都親臨現(xiàn)場。熹宗心靈手巧,親手制作的娛樂工具頗為精巧。他用大缸盛滿水,水面蓋上圓桶,在缸下鉆孔,通于桶底形成水噴,再放置許多小木球于噴水處,啟閉灌輸,水打木球,木球盤旋,久而不息,熹宗與妃嬪在一起觀賞喝彩贊美。
熹宗好蓋房屋,喜弄機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后,高興得手舞足蹈,反復欣賞,等高興勁過后,又立即毀掉,重新造新樣制作,從不感到厭倦,興致高時,往往脫掉外衣操作,“膳飲可忘,寒暑罔覺!卑阎螄教煜碌氖,早就拋到腦后,無暇過問。奸臣魏忠賢當然不會錯過這個良機,他常趁熹宗引繩削墨,興趣最濃時,拿上公文請熹宗批示,熹宗覺著影響了自己的興致,便隨口說道:“我已經(jīng)知道了,你盡心照章辦理就是了。”明朝舊例,凡廷臣奏本,必由皇帝御筆親批;若是例行文書,由司禮監(jiān)代擬批詞,也必須寫上遵閣票字樣,或奉旨更改,用朱筆批,號為批紅。熹宗潛心于制作木器房屋,便把上述公務一概交給了魏忠賢,魏忠賢借機排斥異己,專權(quán)誤國,而熹宗卻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可嘆他是一名出色的匠工,卻使大明王朝在他這雙巧手上搖搖欲墜。
與移宮案
在明熹宗的父親明光宗于公元1620年9月病死后,熹宗被宣布即帝位,但是撫養(yǎng)朱由校的皇妃李選侍以明熹宗生母早逝為由,將熹宗扣留。
群臣非常著急,紛紛上書請李選侍放還熹宗。但是李選侍根本不聽,仍舊將新皇扣留,幸虧太監(jiān)王安從大局出發(fā),將皇子騙了出來,交給了群臣。
李選侍見此,就賴在乾清宮不走,以此要挾群臣給她皇太后的封號。按古制皇帝即位后,應該立即遷入乾清宮居住,但是無人奈何的了李選侍。勸李移宮的奏章如雪片飛來,李選侍根本不理。群臣終于被激怒了,楊漣代表眾大臣向李選侍下達最后通牒,讓她即日離宮,新皇朱由校也下旨,讓李選侍移宮,加上大太監(jiān)王安對李選侍百般威嚇,李選侍只好帶宮女灰溜溜遷出了乾清宮,9月庚辰日奉朱由校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天啟”,是為大明熹宗皇帝。史稱此事件為“移宮案”,為明朝宮廷三大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