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亨利·斯太爾·奧爾科特(1832年8月2日 - 1907年2月17日),靈智學會的創(chuàng)始人及首任主席,首位正式轉(zhuǎn)向佛教信仰的歐美人。作為靈智學會的主席,奧爾科特為佛教的復興,作了許多工作,因此他在斯里蘭卡知名度頗高。 簡介 奧爾科特在美國新澤西州的農(nóng)場長大。1860年,與Mary Epplee Morgan結婚,她是新羅徹斯特三位一體教區(qū)教區(qū)長[3]的女兒,兩人育有三子。1858年到1860年,奧爾科特是紐約Tribune的農(nóng)業(yè)版編輯,但有時也向各種主題的報刊投稿。而后在南北戰(zhàn)爭中服役,接著進入紐約市法院。1863年到1866年,擁有上校軍銜的奧爾科特,任美國戰(zhàn)爭與海軍部的特派員。他出版了一本家譜,將自己家族上溯到了托馬斯·奧爾科特,這位老奧爾科特是1636年康乃狄克州哈特福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 奧爾科特的部分報道涉及了通靈人士的活動。1874年,他正著手撰寫佛蒙特州Chittenden小鎮(zhèn)埃迪兄弟牽亡的系列文章,在埃迪的農(nóng)場,奧爾科特遇到了海倫娜·勃拉瓦茨基。1875年初期,他們都卷入了當時有名的Katie King和John King精神控制的通靈洋相。 1875年9月,亨利、海倫娜以及其他人,包括著名的威廉·Q·Judge創(chuàng)建了靈智學會。1878年12月,他們將學會的總部遷往印度,并安置在金奈的Adyar地區(qū)。勃拉瓦茨基最后前往倫敦居住,并在那里去世,而亨利則一直旅居印度,繼續(xù)學會的工作。靈智學會在Sri Lanka建造了幾所佛教的院校,比較著名的有Ananda College、Nalanda College、Dharmaraja College以及Visakha Vidyalaya。亨利去世后,學會由安妮·貝費特領導。 后來,可倫坡的一條主干道,專門被命名為“奧爾科特路”。在Maradana也有他的一座雕像。奧爾科特仍然被許多斯里蘭卡民眾所懷念,特別是這些學校畢業(yè)后,成為了政治、經(jīng)濟界首腦的人。
名人推薦
-
蔣嘯青(1882 - 1928),字式嘉,號常青,耒陽肥田人,出身書香世家。1903年求學于衡陽船山書院,1911 年畢業(yè)于湖南優(yōu)級師范。從1916年起,先后在...
-
寶志,生于418,卒于514,僧人。俗姓朱氏,南朝梁代句容縣東陽鎮(zhèn)(今屬南京市棲霞區(qū))人。7歲隨法儉和尚出家,到南京道林寺虔誠禪業(yè),苦守古佛青燈50...
-
邊連寶著邊連寶(1700-1773),字趙珍,后更肇畛,號隨園,晚年自號茗禪居士。直隸任丘邊各莊村人。生于公元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卒于公元177...
-
李守本 (1919~1941.7)現(xiàn)臨淄區(qū)齊陵鎮(zhèn)楊家齊陵村人。12歲,考入益都縣立辛莊益臨高級小學。入學不久,“九·一八”事件發(fā)生,日軍侵占東北三...
-
陳安羽(1922年3月—2015年1月7日),浙江定海(今舟山)人。1938年參加新四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浙江省委常委,省六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龔寶銓(1886—1922),近代資產(chǎn)階級革命者。原名國元,字未生,號薇生、味蓀、味生,別號獨念和尚,出生于浙江秀水(今嘉興)馬厙匯。祖籍上海南匯,清...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