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慧寂,仰山慧寂禪師(815-891),俗姓葉,韶州懷化人。九歲時,慧寂禪師背著父母投廣州和安寺,從不語通禪師出家。十四歲的時候,父母派人把他抓回家,強迫給他娶親;奂哦U師堅決不從,并砍斷自己的兩個手指頭,跪在父母面前,發(fā)誓欲求正法,以報答父母養(yǎng)育之恩。父母見也意志如此堅決 ,只好同意。于是慧寂禪師又重新回到不語通禪師座下,并得以正式落發(fā)。慧寂禪師悟道心切,在還沒有受具足戒的時候,即以沙彌的身份,開始游方參學(xué)。初禮吉州耽源山應(yīng)真禪師,已悟玄旨,后又參溈山靈祐禪師,遂升堂奧。承其師靈佑而集大成,于江西宜春仰山道場宣揚宗風(fēng),世稱“溈仰”宗。
佛教謂智慧和禪定。 明 唐順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銘》:“讀 老子 及 瞿曇氏 書,得其虛靜、慧寂之說,不逆於心! 仰山慧寂禪師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中溈仰宗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但因早期禪宗不立文字的傳統(tǒng)和溈仰宗在北宋初即斷嗣不傳的歷史事實,一直以來對慧寂禪師的生平及行履缺乏一個較詳盡的考辨。
開宗
慧寂,與溈山靈祐同為溈仰宗之祖。又稱仰山慧寂、仰山禪師。韶州懷化(廣東廣州)人,俗姓葉。自幼欲出家,父母不許,后斷兩指以明志,時年十七,乃依南華寺通禪師剃度,未受具足戒即四出游方,初參謁耽源應(yīng)真,既悟玄旨;繼叩訪溈山靈祐,遂登堂奧,得傳其心印。 后更往江陵受戒,深探律藏,又參訪巖頭全,不久又回溈山,執(zhí)侍靈祐前后十五年,后繼嗣溈山之法,遷居江西仰山,學(xué)徒聚集,盛冠一方,世稱仰山慧寂。一日,有一梵僧來東土,謂(大四九八四上):u2018特來東土禮文殊,卻遇小釋迦。u2019后遂有u2018仰山小釋迦u2019之號。師資相承,別開一派,即溈仰宗。
一日,耽源和尚告訴慧寂禪師:“國師(南陽慧忠)當(dāng)時傳得六代祖師圓相,共九十七個,授與老僧。乃曰:u2018吾滅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彌到來,大興此教,次第傳受,無令斷絕。u2019我今付汝,汝當(dāng)奉持!闭f完便將記有九十七個圓相的本子交給慧寂禪師。
慧寂禪師接過后,看了一遍,便將本子燒掉了。
后來,耽源和尚有一天問慧寂禪師:“前來諸相,甚宜秘惜!
慧寂禪師道:“當(dāng)時看了便燒卻也!
耽源和尚道:“吾此法門無人能會,唯先師及諸祖師、諸大圣人方可委悉(洞悉、看破),子何得焚之?”
慧寂禪師道:“慧寂一覽,已知其意。但用得,不可執(zhí)本也!
耽源和尚道:“然雖如此,于子即得,后人信之不及。”
慧寂禪師道:“和尚若要重錄不難,即重集一本呈上,更無遺失。”
耽源和尚道:“然。”
第二天,耽源和尚上堂,慧寂禪師走出大眾,作此○相,接著以雙手托給耽源和尚上看,然后退步叉手而立。耽源和尚以兩手相交,作拳示之;奂哦U師便進(jìn)前三步,作女人拜。耽源和尚見此,遂點頭稱可,慧寂禪師于是禮拜而退。
一日,慧寂禪師正在洗衲衣,耽源和尚走上跟前,問道:“正恁么時作么生?”
慧寂禪師道:“正恁么時向甚么處見?”
耽源和尚知道慧寂禪師已經(jīng)悟旨,不再勘驗,便走開了。
慧寂禪師悟道后不久即離開耽源,往參溈山靈祐和尚。
溈山和尚問:“汝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
慧寂禪師道:“有主!
溈山和尚又問:“主在甚么處?”
慧寂禪師于便從西邊過到東邊站立。溈山和尚一見,便知道他不同凡響。
慧寂禪師問:“如何是真佛住處?”
溈山和尚道:“以思無思之妙,返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
慧寂禪師一聽,言下徹悟,從此以后,他便留在溈山和尚座下,執(zhí)侍前后,盤桓十五年之久。后住仰山開法化眾,道譽天下。其接機利物,被后人視為宗門標(biāo)準(zhǔn)。
圓寂
師平時常以手勢啟悟?qū)W人,稱為仰山門風(fēng)。后遷江西觀音院,后梁貞明二年復(fù)遷韶州東平山,同年示寂,世壽七十七。一說唐中和二出(883),或大順二年(891)示寂。謚號u2018智通禪師u2019。塔號妙光。
塔院
2004年11月18日,袁州仰山慧寂禪師塔院落成典禮隆重舉行。 袁州仰山慧寂禪師塔院落成典禮
省政協(xié)副主席劉運來,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省政協(xié)副主席一誠等出席了典禮。 仰山寺是佛教禪宗五宗之一“溈仰宗”的祖庭,始建于唐朝會昌年間,其遺址位于袁州區(qū)洪江鄉(xiāng)東南村殿上組,屬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仰山慧寂禪師塔院修復(fù)工程于今年8月開工,投資近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