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德國作家赫塔-繆勒(Herta Müller)。 德國女作家,以寫作羅馬尼亞裔的德國人在蘇俄時代的遭遇著稱,從記憶、夢與內心出發(fā)。 赫塔·穆勒1953年8月17日生于羅馬尼亞,是德國的小說家,詩人,散文家。她來自一個講德語的羅馬尼亞少數民族家庭,父親在二戰(zhàn)期間在德國黨衛(wèi)軍中服役。1945年以后,羅馬尼亞共產黨把她的母親驅逐去了蘇聯勞改營。 她曾在提米索拉大學修讀德國文學和羅馬尼亞文學。1976年,穆勒開始在一家工程公司擔任翻譯,由于她拒絕和國家安全部門合作,1979年失去工作。隨后,她通過在幼稚園教書以及做德語家教謀生。穆勒嫁給了另一位小說家理查德·瓦格納,1987年,穆勒與她的丈夫離開德國,在隨后的日子里,她獲得德國以及海外諸多項目資助。如今她居住在柏林。穆勒于1995年榮膺德國寫作與詩歌學會成員,以及其他一些榮譽。1997年她退出德國筆會(她曾加入民主德國分會)。1987年從羅馬尼亞移民德國! 1982年,穆勒在國內發(fā)表了其“處女作”——一個名為《低地》的短篇小說集,但立即遭到了羅馬尼亞當局的審查和刪減。在1984年,未刪減版本在德國發(fā)行。這部描寫羅馬尼亞一個講德語的小村莊生活的短篇小說集當時受到讀者追捧,許多讀者一口氣將這本書讀完。在這部短篇小說集之后,穆勒在羅馬尼亞發(fā)表了小說《暴虐的探戈》。由于她多次對羅馬尼亞政府提出批評,并且擔心秘密警察的侵擾,穆勒和她的丈夫離開羅馬尼亞移居德國。 2009年10月8日,獲得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 ☆C獎詞節(jié)選: “赫塔-繆勒1953年8月17日出生在羅馬尼亞巴納特一個德語小鎮(zhèn)。她的父母是羅馬尼亞境內講德語的少數民族。她的父親在二戰(zhàn)期間為德國黨衛(wèi)軍效力。1945年大量羅馬尼亞人被流放到蘇聯,繆勒的媽媽就在其中,她在當今的烏克蘭境內某個勞動營工作了5年。多年之后,繆勒在其作品《呼吸擺動》(2009年)中描寫了流放到蘇聯的羅馬尼亞人的生活。1973年到1976年繆勒在羅馬尼亞蒂米什瓦拉一所大學學習羅馬尼亞和德國文學。在大學學習期間,她加入了巴納特行動小組。巴納特行動小組是一個講德語青年作家組織,反對當時羅馬尼亞領導人奇奧塞斯庫的統(tǒng)治,尋求言論自由。完成大學學業(yè)后,1977年到1979年繆勒在一家機器工廠當翻譯。由于拒絕充當秘密警察的線人,繆勒被工廠解雇。被解雇之后,她受到了秘密部門的騷擾。”
代表作品
《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光年之外》、《行走界線》與《河水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