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
斛珠夫人,即江采萍,(710~756),莆田(今福建莆田縣)生于醫(yī)學世家。江采萍聰明過人,九歲能誦讀《詩經》父親江仲遜以《詩經·召南》里《采蘋》一詩的題目為女兒名字,對她期望甚高。
入宮
皇后武惠妃死了,玄宗念念不忘,一日與高力士等人下江南去,高力士見梅妃貌美,將她獻給玄宗。 梅妃雖是貴族,但衣著樸素,深受玄宗寵愛。她體驗了十年的“三千寵愛在一身”。她酷愛清雅的梅花,每年冬天梅花盛開時,她都要去給梅花作詩,彈琴,無論天氣多冷。
江采萍,這個纖纖弱手,最終敗在那個精通樂理、能歌善舞的楊玉環(huán)手里。楊貴妃設法貶梅妃入冷宮上陽東宮。梅妃得寵時,各地爭相進獻梅花。有一次,她聽到外面有驛馬快跑的聲音,訊問侍兒可是送梅花來的?但如今,大家都是忙著給楊貴妃送荔枝,誰還記得曾經專寵一時的梅妃江采萍呢?梅妃江采萍不禁淚流滿面,想起了漢代長門宮陳阿嬌的故事,陳阿嬌千金買司馬相如一賦,便拿出千金請高力士找人寫賦呈給皇上。高力士正在拼命討好楊貴妃,因此加以推脫。江采萍就自己寫了一首《樓東賦》給唐玄宗看?商菩诳磥磉@篇賦后,雖然也略微有所觸動,但也只是派人悄悄賞了梅妃一斛珍珠,梅妃見了,傷透了心,寫下來一篇《謝賜珍珠》,并將詩與珍珠一起送還給唐玄宗!√菩谧x后悵然不樂,令樂府為詩譜上新曲,曲名叫《一斛珠》。
之死
安史之亂爆發(fā),玄宗因沒帶走梅妃,在叛軍來臨看重她時,她為了向玄宗表白自己的堅貞,就用白布裹身,在溫泉池旁的梅樹下上吊了。唐玄宗自蜀歸長安后,求得梅妃畫像,并滿懷傷痛親題七絕一首。后來在溫泉池畔梅樹下發(fā)現(xiàn)梅妃尸體,脅下有刀痕,唐玄宗以妃禮改葬。
《題梅妃畫真》李隆基
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御得天真。霜綃雖似當時態(tài),爭奈嬌波不顧人。
一代麗人才女將梅品的清雅脫俗、孤傲高潔融入了靈魂,到頭來遭遇卻是如此不幸。
詩詞
梅妃江采萍是大唐王朝有名的才女妃子,也是唐玄宗李隆基時期為數不多的才女妃子,相傳她寫了《簫》、《蘭》、《梨園》、《梅花》、《鳳笛》、《玻杯》、《剪刀》、《絢窗》八篇文賦。其最有名的詩作莫過于選入了《全唐詩》的那一篇《謝賜珍珠》。
《謝賜珍珠》江采萍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此外還有《謝賜珍珠》的起因——《樓東賦》:
玉鑒塵生,鳳奩杳殄。 懶蟬鬢之巧梳,閑縷衣之輕練。 苦寂寞于蕙宮,但疑思乎蘭殿。 信標落之梅花,隔長門而不見。 況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暖風習習,春鳥啾啾。 樓上黃昏兮,聽風吹而回首; 碧云日暮兮,對素月而凝眸。 溫泉不到,憶拾翠之舊游;長門深閉,嗟青鸞之信修. 憶昔太液清波,水光蕩浮,笙歌賞宴,陪從宸旒。 奏舞鸞之妙曲,乘畫之仙舟。 君情繾綣,深敘綢繆。 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亡休。 奈何嫉色庸庸,妒氣沖沖,奪我之愛幸,斥我于幽宮。 思舊歡之莫得,想夢著乎朦朧。 度花朝與月夕,羞懶對乎春風。 欲相如之奏賦,奈世才之不工。 屬愁吟之未盡,已響動乎疏鐘, 空長嘆而掩袂,躊躇步于樓東 。
還有《無題》
撇卻巫山下楚云,南宮一夜玉樓春;
冰肌月貌誰能似,錦繡江天半為君。
奇幻小說
奇幻雜志《九州》所屬長篇小說。
作 者 : 蕭如瑟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年1月
頁 數 :233頁
開 本 :16開
簡介
天與地無邊無際的綿綿飛雪里,他于她身后挽圓弓弩,那一箭她不躲不避,不閃不藏,眼睜睜看她射出,這一往無回的命運,從此,永失幸福。
從她決定作他兒子開始就已注定她要被卷入宮廷的斗爭中去,雖然他極力地保護著她,可是他對帝旭的一份忠心亦是讓他無法把她帶離是非之地。
他一生只為三個人,他的兩個義子,還有帝旭。他把自己的生命與帝旭緊密的系攏,無怨無悔地做著他的柏奚,一意維護著他,縱使他把他珍愛的女子弄得遍體鱗傷,他亦沒有忤逆他的意愿,他代他承受一切身體上的身上的傷害,直到流盡體內最后一滴血耗掉身上最后一絲力。
他的兩個義子.濯纓,由他一手策劃,讓他回到了自己的族地,成了獨步蠻族的梟雄.而身邊的海市,他很想一如既往地留她在身旁,可以在她著裝困難時輕繞至她身后為她束裝,而她則享受著如木偶般地任他擺弄著,感受著他的手無意觸碰臉頰時的暖意,然而他卻并不認為自己有能力保護她,惟有把她送到一個有足夠權利保護她的人身邊.于是他又策劃了那場幸福.海市唯一一次輕近他,是得到他要和她聯(lián)婚的消息后,她趕回帝都闖進他的房間,慍怒地追問他,而當她聽到他的話后,縱使知道不太真實,也還是貪想著那突如其來的幸福.“我也該任性一回了!彼活櫷鈦碚咭琅f輕攬著她的腰和肩,讓疲憊和病中的她安心的睡去,在睡夢中,她都幸福的握著他溫涼的手,卻不知若睜開眼便會瞧見他眼中的疼惜 凄涼與不舍!盎实垡埠,蠻族也罷,這些東西我都不怕,只要你身邊始終有我,只有我,那便很好了!彼壑械牟ü鉃囦俣鴾剀,令他胸中有如冰與炭雜錯填堵。在戰(zhàn)場上決斷如鐵的她決定更勝男兒,在他身邊時卻時時只當自己是孩子,一味沉溺于眼前的幸福。而他唯一能為她做的,只是伸出手去,親手毀棄這短暫如泡影的幸福。
在雜亂的人群中,她看向他,像是感應到了她的視線,他轉回頭來,匆促地往人叢里投去一瞥,她望著他清癯的斂容,終于稍稍安定了心神,自他將七歲的她抱到肩頭那一刻起,她已認定這熙熙攘攘之間,惟有他堪為依靠,即使他是這樣冷漠自持的人,心中有她一席之地,她也覺得心足。母鷹從天而降的剎那,她驀然回頭看他,而他也正向她張開了弓,在外人看來,他只為解救部下,而她卻隱隱明白了他要做什么,只要腳尖輕輕一踢,讓胯下的座騎小跑數步,又或者是彎身藏匿于馬腹,躲過這一箭亦不難?墒撬鞘篱g唯一能射傷她的射手,如果他要如此,她就不閃不避。就在這里,等待他親手將她的人生葬送。箭離弩弓,自海市頭頂擦過,長箭在半途撕開了她束發(fā)的錦繡幞巾,長發(fā)如一股深黑芬芳的泉水淌至腰間,華美得令旁人呼吸凝窒,在百官中,在旭帝面前,那張絕美容顏,嘴唇含著一絲震顫,一點點擴大 勾起,幾欲潰散,卻又終于艱難地拼湊起來,成為一個凄涼的微笑,那微笑的臉龐上,兩行淚毫無預兆地劃然落下,在冷冽的空氣中散成冰晶,他坦然望著她,眉宇間浮起欣慰而悲涼的神色。
在帝旭把她帶回宮的當晚,他獨坐在房中,從黃昏至中宵,桌前擺放著早上吩咐廚房張羅的婚宴,還有那即將燃盡的金燭,仿佛在長夜秉燭,靜待客來—雖然他亦明知那人永不會回來,是他親手推開了她,而他卻是只想讓她存活下“恨我也罷,只要你活著,哪怕生不如死”
當他在帝旭面前把她從璧珠池中扶起時,他眼里,有一根細如發(fā)絲的弦逐漸繃緊,她那身上慘烈淤結的紅 赫 白的傷讓他的心抽搐般的疼痛起來,他那清明如水的雙眸閃過一絲疼惜與悲涼就忽而恢復如初。當他為她穿好外衣準備離去時,卻被海市牽住了他的袍襟,他知道她是多么希望他能抱起她遠離這空白凄涼的境地,如同十年前的他把她抱離那絕望的困境一樣,然而他只是把自己的衣襟從她手里一寸一寸抽回,然后轉身離去,而她的靈魂也被一寸一寸從身體中抽走,剩下的是漠漠無盡的空白。
兵亂之際,兩人天各一方,他身陷重圍,卻還念著要放她自由,至此她才知曉那枚他很久前贈送的扳指是他最珍貴之物,或許,這說明她在他心中還是有一些分量的罷。然而她卻不知道,她就是他的全部,雖然他是帝旭身體的柏奚,可他也是他靈魂的柏奚呀。他在她身后強弩弓箭時,他是忍受著多么巨大的痛楚,他眼睜睜地看著她被帝旭帶走,明了她的生命以后或許不會在受到傷害,又全然知曉她的靈魂早已被自己的那一箭射離了她的身軀,一切只為了她能繼續(xù)存活下來,讓他能感受到還有一個他關心的人也在呼吸同樣的空氣。
這一生,他是她心中一道長久不能愈合的傷,非死亡不能治愈,而她永遠不會知道他是如何珍愛她,如射手珍愛自己的眼睛,如珠蚌珍愛雙殼中唯一的明珠-他亦從來不需要她知道,他愿將自己躺平成路,送她去到平安寧靜所在。
若是在他魂飛身滅之后,看到海市的皇兒手上那枚鑲水綠琉璃金扳指,他那顆破碎不堪的心或許會得到少許安慰,原來那個心中一直深愛的人兒一刻也沒有忘卻過自己,這份深沉如海的情從來都不是他孤獨一人的,他從來不會知道她永遠的幸福就是能守在他身邊,哪怕是死了。
然而,魂兮,夢兮,永失的幸福,一往無回。
世界背景
鮫人
九州六大種族之一,住在九州內海及周圍近海。性格慈悲柔和,落淚成珠,其優(yōu)者稱鮫珠,夜明有光,價值千金以上。水居,一般不通人族語言。修行秘術的人可以通過觸摸而讀懂人族的思想。有鮫鯊為鮫人護衛(wèi),鮫鯊聞血氣則發(fā)狂,可噬小舟。被尼華羅、吐火魯與注輦等海路貿易國家奉為“龍尾神”,非常崇拜。
大徵
九州大地上又一個龐大的帝國,褚氏取代了牧云氏的端朝所建立。國土幅員遼闊,版圖涉及全部東陸,北陸的南部。國祚綿長,傳至帝旭時已歷五十三代。國力強盛,與西陸注輦、吐火魯等通商往來。
三關三大營
大徵在北陸邊疆的三大關,分別是麇關,莫紇關和黃泉關。長期駐扎的有武威營、成城營和黃泉營。用以抵擋北陸游牧民族的入侵,每五年換防一次。
柏奚
柏木所制的小人,民間用以抵擋災厄厭咒,若主人不幸急病重傷,便將人偶劈開燒化,讓柏奚替主人承受災厄,是個護身的玩意。
黑衣羽林
傳說中存在于宮中,專為皇帝執(zhí)行秘密任務的神秘組織。據說被一名宦官操控執(zhí)掌,勢力滲透于各處,相傳與六翼將之死有關。
六翼將
追隨帝旭平定叛亂的六名將——顧大成,郭知行,鞠七七,蘇鳴,阿摩藍和方鑒明。但戰(zhàn)后不久便因為各種原因死去。后來被士兵們和帝旭一起繪成《軍神卷》供奉于軍祠之中。
鵠庫
在鵠庫的傳說中,他們的部族是由天馬所生,而天馬是龍的女兒,“鵠庫”在蠻語中既是“龍孫”之意。而草原上其他的部族則輕蔑的稱呼他們?yōu)椤安凡濉薄s種的馬駒兒。因鵠庫人的身材較一般蠻人更高些,又是金發(fā)碧眼,人都說他們是蠻族于夸父族、羽族分別多次混血的雜種,甚至不能算是蠻族的一支。然而這個四處流浪的部族卻如同一只離群的孤狼,默默長大。在他們離開故土四百年之后,巴藍王統(tǒng)領下的鵠庫,已稱為草原上屈指可數的強盛部族之一,在巴藍王的年代里,東陸徵朝的疆土已推進到毗羅山脈以南。鵠庫部橫掃瀚北、吞滅右金部、淳支部之后,繼續(xù)舉兵南下,數度攻入黃泉關。自那以后,為易守起見,黃泉關更將關門閘口改建為之容一人牽馬而過的提閘門。
伊瓦內
伊瓦內是鵠庫清修教中密技,意即“血中金”,原是河洛煉金秘術之一支,專門研究自牲畜血中提煉黃金之法,數百年均未成功,卻只能自血中煉出精鐵來,于是漸漸衰敗。后來不知如何,伊瓦內漸漸演化為一門以身化鐵的武藝,修習者亦稱為伊瓦內,傳說容貌無異常人,卻可令肌膚如鐵。